中國佛教史(第三卷)

中國佛教史(第三卷)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費教的傳播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配合,形成了中國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即中國華的佛教。這種中國化的佛教,隨著中國文化與友好鄰國的交往,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這種佛教文化交流,起著聯系中外民族文化紐帶的作用。

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與文學、藝術(包括音樂、建築、雕塑)、哲學有著多方面的聯系。研究宗教,要有眾多學科的配合,才能互相啟發,取長補短,收到實效。

東晉以後,佛教傳播較以前更加廣泛。南北朝時期的漢譯佛經,基本上完成了介紹的使命。中國人士的著作,比重日漸增多,先手出現了許多「師說」,為後來隋唐佛教宗派的建立,作了資料和理論的准備。
 

目錄


第一章 南北朝時期的社會與佛教
第一節 南朝社會與佛教
南朝的思想文化與佛教
朝廷、士族與佛教
佛教的盛行和排佛之議
僧尼的參政和「謀反」
第二節 梁武帝與佛教
關於梁武帝舍道歸佛
梁武帝對佛教的提倡和支持
梁武帝的佛教著作和佛學思想
(一)三教一致和三教並用思想
(二)禁止出家人飲灑食用,嚴格僧團戒律
(三)以靈魂為佛性的「神明成佛」論
第三節 北朝社會與佛教
北朝的思想文化與佛教
佛教興盛的概況
北朝的排佛之論
北朝由僧徒發起的農民起義
第四節 北朝的廢佛與興佛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文成帝的興佛
北周武帝的滅佛
北周宣,靜帝的興佛
第五節 南北朝時期僧官制度的形成和寺院經濟
南北朝時期的僧官制度
寺院經濟
第六節 南北朝時期儒釋道三教的爭論和著作
南朝宗炳《明佛論》
南朝宋釋慧琳《均善論》
南朝齊張融《門律》
南朝齊顧歡《夷夏論》
關於《三破論》
北周甄鸞《笑道論》
北周道安《二教論》
第七節 南北朝時期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通過陸路的內外佛教往來
通過海路的佛教交流
第二章 南北朝的佛經翻譯、譯經及重要佛籍介紹
第一節 南北朝佛典翻譯
涼州譯經和曇無讖譯經集團
南朝譯經之一——佛馱跋陀羅、求那跋陀羅譯經集團
北朝譯經和菩提流支譯經集團
南朝譯經之二——真諦譯經集團
第二節 曇無讖的生平和譯籍
《方等大集經》及其鬼神系統
《金光明經》的衛世護法和懺悔思想
《大方等無想經》中的女王
《菩薩戒本》和菩薩戒
第三節 《大般涅槃》的基本思想
第四節 《大方廣華嚴經》思想剖析
第五節 真諦及其譯籍
第六節 《攝大乘論》思想剖析
第七節 《楞伽經》思想剖析
第八節 《大乘起信論》思想剖析
第三章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學派
第四章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著述
第五章 佛教信仰在民間的流行
第六章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藝術
附錄一:南北朝譯經目錄
附錄二:歷代佛教經錄所載南北朝譯經卷數
附錄三:中國佛教史大事年表(南北朝)
索引
 

南北朝時期是秦漢以後我國政局分裂持續時間最久的時期。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民主心理和傳統觀念,認為全國的統一是正常現象,而分裂則是不正常現象。從中國整個歷史過程來看,應當怎樣評述這一段歷史的地位?

舊史學家一般認為,東晉十六國以及北魏和後來的東西魏及北齊、北周時期,是亂世,東晉及南朝是正統,其余王朝都不是正統。這種觀點曾長期影響著人們對魏晉南北朝的如實認識。兩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起的重要作用,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察。

第一,民族大融合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多民族長期融合形成的偉大民族。我國民族大融合歷史上有五次。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列國紛爭,通過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文化往來以至戰爭的促進,使得南方北方西方各地區的不同民族融合。春秋以前,楚文化,秦文化還不被中原各族承認。進入戰國,楚、秦文化不僅被承認,而且還各自為豐富共同的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象《楚辭》,反映了楚民主的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字寶庫,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顆珍珠。秦文化通過秦始皇的政治統一,大大擴大了它對全國的影響,奠定了秦漢以後二千年封建王朝的政治格局。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吸收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技術,從而為後來中國軍隊肘戰爭手段打下了基礎。

第二次大融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次的民族融合所涉及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春秋戰國時期。因為這一次融合,持續時間很長,涉及面更廣,其范圍幾乎包括今天中國的黃河、長江、珠江、遼河等廣大區域。民主融合的方式也更為復雜多樣。有以漢族為主,吸收少數民族文化的;也有以少數民族為主,大量吸收漢族文化的。這種互相吸收和融合,大大充實和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為後來的隋唐形成統一的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各界了豐富的資料。

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又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南北朝初期,南北雙方,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如劉裕北伐,曾得到關中群眾的歡迎,即是明證。隨著文化的交流,更確切地說,由於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和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北方少數民族迅速被帶進了封建社會。國為封建制比奴隸制先進,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是不可抗拒的趨勢。這個轉折點的顯著標志是北魏孝文帝的遷都洛陽,大量接受華夏文化,禁胡語、胡服,改漢姓,學習儒家經史典籍,建立中國封建宗法制的政治管理體制。到南朝梁武帝時,南北朝對峙的民族色彩已經淡化,變成了單純政權的樹立。文人學者有了往來,雙方互相收容政治避難者。在南北交流中,民族偏見已不占主要地位。這時佛教僧團在南北雙方的佛教活動,也為促進南北融合起了積極作用。

第三次大融合是西夏、遼、金及早期蒙古,第四次大融合在元朝,第五次大融合在清朝,這都是後來的事,這里暫不說它。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