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概評注

書概評注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書概》從總體上說,可分為「論」和「史」兩大部分。

「論」的部分,包括:一、本質論,論及書法藝術的本質,特別是書法藝術與書家的「意」、「志」、「心」等的關系;二、方法論,論及學書的方法、途徑;三、技巧論,論及書法的用筆、點畫、結字、章法;四、書品論,論及書法藝術的「筋」、「骨」、「力」、「氣」以及品第、風格等;五、創造論,論及書法的創作動機、藝術構思、創造過程、表情達意等。

「史」的部分,包括:一、書體演變史,論及大篆、小篆隸、八分、正書、行書、章草、今草等書體的產生、發展、概念、特點,其中特別是對八分概念的辯證、對草書特點的闡發最富於獨創性;二、書藝發展史,論及歷代有代表性的書家作品,時代從《石鼓》開始,歷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劉氏不但論述了歷代著名的書家、作品,而且對歷史上不甚有名,甚至被人忽視、遺忘的書家、作品也加以評述。他論述書體、書藝的歷史發展,同樣頗多真知灼見,而且不囿於門戶之見,這是《書概》中「論」的部分的具體運用和發揮。

《書概》對種種書法現象的論述,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因為劉氏往往把它們提到哲學、美學的高度來認識和加以論述的。因此,《書概》中不論是「論」的部分,還是「史」的部分,都貫穿着劉氏的書法美學思想,而
這又以其關於書法藝術的辯證思想為核心。可以說,這種辯證思想是《書概》中最可寶貴的精華。
 

目錄

序 吳調公
劉熙載及其關於書藝的辯證思想(代前言)
例言
《書概》評注
附錄
劉熙載有關書論匯輯
《清史稿·劉熙載傳》
《藝概》自敘
后記
 

古代名著之評注者多矣。但,要評注得真正准確,真正精辟,卻並非易事。根據個人淺見,要達到這一要求,主要應做到三點:注文必須有助於讀者理解原文,而不止於提供其出處,更應力避煩瑣。此其一。注文的繁簡應區別對待,而不應取平均主義方式處理。重點、難點則宜從詳,易於理解或無關全書要旨的則宜從略;並且,還須將一句一辭的詮釋,或多或少地通向全書的思想體系,以期有助於讀者對全書、全人的領會。此其二。有注無評,只要注得精當,固然也不失其為佳作;然而最好更能把注、評二者嚴密而有機地結合起來,既着力於辭、句本身,以疏通其含義,又進而在這一基礎上,爬梳一辭一句,甚至適當地勾畫文意所產生的背景,並理清與其有關觀點、命題的思想脈絡;既諳究章句的思想材料之「實」,又適當開拓、綜核全書思想結構之「虛」。一虛一實,相輔相成,相因為用。這樣,對一部名著的整理、研究,固然做出了極大貢獻,對於不同層次的讀者來說,這一種體例也能做到統籌兼顧。一般讀者由此對原著含義,了然於心,而具有一定造詣的研究者,也可以因此而擴大視野。

金學智的《(書概)評注》,就是符合這要求的一本傑作。學智對古代文學、古代美學以至劉熙載和他的名著《藝概》是富有研究的;同時,更因為學智早年對書法理論有所寢饋,進行了若干年書法美學的研究,因而他能夠看出《藝概』書概》的真正價值所在,用慧眼發掘其中精髓,還這位偉大古典美學家以歷史的真面目。其注文則務求征引確屬必須征引的古籍,評述則箋疏與考訂並用。引古的目的是為了「今用」;箋證的作用在於疏通全文,抉微發隱。而尤其難得的是,學智在注釋、評析之先,首先能夠探龍取珠、高屋建瓴,把握了劉熙載有關書藝的辯證思想,抓住了「立象以盡意」這一個核心命題。「意象」范疇的提出為時甚早,《周易》早已說過:「聖人立象以盡意。」「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系辭上》)后來唐代詩僧皎然的《詩評》則把哲理范疇的象、意應用到詩學中去,發揮了作為中國悠久歷史傳統的「比興」的藝術技巧,從而贊美江淹的「假象以見意」。劉熙載所說的「立象以盡意」,粗粗看來,好像也和皎然相同,然而卻有了深刻的發展。他用那體現現實具體之美的「象」來突出書藝之重視形體之美;他用創立形象之「立」來突出書藝之重視動態之美,有別於「假象」的「假」字之偏於消極;而「盡」意之「盡」,則更突出了「意」為書藝之本。這在繪畫上亦復如此。明末惲向就曾說過:「畫家……簡於象而非簡於意。」(見清人陳撰《玉幾山房畫外錄》)也正因為「意」是根本,所以劉氏要求書家把「意」表達得充分,條理於字中,磅礴於字外。這也誠如學智所發揮,認為劉氏借用《周易》這一命題,正是為了闡明書家欲書之時「意在筆先」的藝術規律。不僅如此,學智更把劉熙載的文藝思想核心作為全書評注的契機,通過一點一滴的詮釋、考辨、闡述和發揮,顯示了原著的整體性。凡形神、虛實、動靜、奇正、疏密、生熟、剛柔、通變,既有提綱挈領的介紹,又結合原書中一條條札記的表述,落實到每一個觀點的具體內涵之中,而並不囿於局部解說。這就使人們既看到了劉氏書中各有其針對性的評論,又縱覽了《書概》
整個的書法美學體系以至於哲學思想和整個美學理論的源泉,人們大可從書藝一端觸類旁通,明了《藝概》中各「概」的總精神和總旨趣。

金學智的這本著作之所以獲得成功,不僅得力於其優異的才識,勤奮的鑽研,也還同他的為人純粹有關。無論「意象」、「意境」、「意趣」,我想,這里面都有個「意在筆先」問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審美主體的外化問題。劉熙載說:「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學智不但有學有才,而且有志有情。其志專而堅,其情朴而厚,「真體內充」的結果,自然也就表現為「外腓」的「大用」了。融齋先生地下有知,大概會有感於學智這一藝術知音而引為欣賞的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