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野戰軍,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末期晉綏解放區和陝甘寧解放區的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

晉綏野戰軍和晉綏軍區野戰縱隊是為適應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的需要而成立的。1945年8月11日,中央軍委命令成立晉綏野戰軍,隸屬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建制,賀龍兼司令員,關向應兼政治委員(後李井泉),張宗遜任副司令員,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員,張經武任參謀長(後許光達代),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後孫志遠)。下轄第358旅、獨立第l、第2、第3旅和以後成立的獨立第4、第5旅。8月21日,晉綏軍區從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建制內調出,直屬中共中央軍委領導。

1946年9月,從中原突圍的第359旅回到陝甘寧解放區,後轉隸晉綏軍區建制。

194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取消晉綏野戰軍和晉北野戰軍(于1946年6月組建,屬晉綏軍區建制)番號,將兩野戰軍部隊統一組成晉綏軍區第1、第2、第3縱隊。第1縱隊張宗遜任司令員,廖漢生任政治委員,轄第358旅和獨立第l旅;第2縱隊王震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第359旅和獨立第4旅;第3縱隊許光達任司令員,孫志遠任政治委員,轄獨立第2、第3、第5旅。並將第1縱隊調駐陝甘寧邊區。

西北野戰軍的成立,是為了迎擊國民黨軍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晉綏軍區第1縱隊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所轄新編第4旅、教導旅、警備第1、第3旅,共6個旅2.8萬余人組成陝甘寧野戰集團軍。張宗遜任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王世泰任副司令員,廖漢生任副政治委員,閻揆要任參謀長,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3月初,野戰集團軍以一部兵力出擊隴東,以調動準備進攻延安之國民黨軍。3月13日,國民黨軍以34個旅25萬余人,向陝甘寧解放區發動進攻。其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所部15個旅14萬余人從南線直攻延安。為了加強陝北地區的作戰指揮,3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所有駐陝甘寧解放區的野戰部隊和地方武裝,統歸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彭德懷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勛指揮。同時,成立西北野戰兵團,撤銷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番號。彭德懷兼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張宗遜任副司令員,習仲勛任副政治委員,張文舟任參謀長,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參謀長。下轄第1、第2縱隊(3月17日由晉中入陝歸建)、教導旅和新編第4旅,共2.6萬余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形勢和陝甘寧邊區的任務
第一節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中共中央的方針,陝甘寧邊區加強軍隊與根據地建設
第二節 適應戰略轉變,陝甘寧邊區部隊進行整編。積極進行自衛,準備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
第三節 南線出擊,接應中原突圍之第三五九旅
第四節 粉碎國民黨軍偷襲延安陰謀
第五節 榆橫戰役和策應陝北保安團隊起義
第六節 關中分區爭奪戰
第二章 國民黨軍對陝北發動重點進攻,西北野戰軍依靠邊區人民積極防御,各個殲敵
第一節 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的企圖,中共中央的戰略方針
第二節 隴東西華池戰斗,重創胡宗南部第四十八旅
第三節 延安保衛戰和西北野戰軍指揮機構組成,中共中央決定留在陝北
第四節 三戰三捷,奠定粉碎胡宗南軍對陝北重點進攻的基礎
第五節 西北野戰軍主力西進,收復隴東 三邊
第三章 挫敗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由內線防御轉為內線反攻
第一節 中共中央小河會議,研究部署全國的戰略進攻,對陝北戰場作出重大決策
第二節 進攻榆林,吸引胡宗南部主力北調,配合陳謝集團南下
第三節 沙家店戰役,殲滅胡宗南部整編第三十六師
第四節 出擊黃龍,開闢敵後游擊根據地
第五節 延清戰役,殲滅胡宗南部整編第七十六師
第六節 第二次進攻榆林,擊潰援榆馬鴻逵集團
第七節 晉綏解放區軍民積極配合陝北戰場作戰,全力支援西北野戰軍
第八節 冬季整訓,開展訴苦三查
第九節 中央十二月會議和西北野戰軍第一次前委擴大會議
第四章 由內線反攻轉入外線進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
第一節 1948年初全國解放戰爭的形勢和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
第二節 宜川戰役,殲滅胡宗南部整編第二十九軍
第三節 中共中央、毛澤東離開陝北。西北野戰軍圍攻洛川,開闢黃龍解放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