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學派科學倫理思想的歷史邏輯

法蘭克福學派科學倫理思想的歷史邏輯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陳愛華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62743
  • ISBN13:9787500462743
  • 裝訂:平裝 / 52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科學倫理學的視角,對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中的科學倫理觀的思想來源、內涵與歷史演進及倫理價值作了較為系統的探索。

該學派科學倫理思想在其演進歷程中,十分強調理性的批判性,以對科學技術的批判代替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其科學倫理思想主要包括︰批判的反實證的理性倫理觀、批判的科學——社會倫理觀、批判的自然倫理觀。

陳愛華,教授,哲學博士,江蘇海門市人。1978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自動控制系,2001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目錄

導論 批判理論科學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篇 範疇與歷史演進
第一章 科學倫理的追問
第一節 範疇厘定
第二節 科學倫理形上維度的問題式
第二章 批判理論視閾中的科學倫理思想的歷史邏輯
第一節 科學倫理思想生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科學倫理思想演進的歷史邏輯
第二篇 思想譜系解讀
第三章 黑格爾的理性倫理觀
第一節 作為理性本質的自我否定
第二節 作為能動的創化力量的理性總體性
第三節 作為意志自由的理性主體性
第四節 作為“善的理念”的理性自為性
第五節 關于黑格爾理性倫理觀的幾點評析
第四章 青年馬克思的科學倫理觀
第一節 青年馬克思科學倫理觀的生成及其問題式
第二節 青年馬克思科學倫理觀的問題式
第三節 關于青年馬克思科學倫理觀的幾點思考
第五章 韋伯《經濟與社會》中的經濟倫理思想
第一節 經濟行為合理性的倫理意蘊
第二節 經濟行為合理性實現的倫理本質
第三節 關于韋們經濟行為合理惟倫理思想的思考
第六章 青年盧卡奇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青年盧忙奇物化理論中的倫理思想
第二節 青年盧卡奇批判的科學倫理觀
第三節 青年盧卡奇批判的倫理觀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
第七章 海德格爾哲學追問中的科學倫理意蘊
第一節 《世界圖象時代》的倫理之維
第二節 《技術的追問》的隱性倫理
第三節 《科學與沉思》巾的倫理維度
第三篇 批判的理性倫理觀
第八章 批判理論的倫理觀
第一節 批判理性及其倫理問題式
第二節 批削理論倫理觀的特質
第三節 關于批判理論倫理觀的幾點思考
第九章 實證主義批判
第一節 霍克海默緣們批判實證主義與形而上學
第二節 科學與形而上學兩重關系的倫理透視
第三節 實證(經驗)主義演變及特征的倫理審視
第四節 邏輯經驗主義方法論局限的倫理觀照
第五節 批判理淪與實證(經驗)主義的異質性
第六節 實證主義批判倫理視閾的幾點辨識
第四篇 批判的科技—社會倫理觀
第十章 啟蒙及其倫理悖論
第一節 啟蒙、神話與啟蒙精神及其悖論
第二節 啟蒙概念辯證解讀的倫理維度
第十一章 作為政治統治的科學技術的倫理批判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新的控制形式
第二節 科學技術與新階級結構的形成
第三節 科學技術與作為單向度的思維方式的技術理性
第四節 作為政治統治的科學技術倫理批判的幾點思考
第十二章 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的倫理批判
第一節 韋伯的“合理性”和馬爾庫塞倫理觀批判
第二節 科學技術意識形態化的倫理解讀
第三節 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技術對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第四節 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動向
第十三章 批判的科技—社會倫理觀之辨識
第一節 馬克思經濟視閾中的科學倫理觀
第二節 兩種科學倫理思想的異質性
第五篇 批判的自然倫理觀
第十四章 自然觀的形上倫理意蘊
第一節 自然的社會歷史性
第二節 自然與社會的互維性
第三節 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的互動機制
第十五章 自然的控制與超越的倫理本質
第一節 “控制自然”的內在悖論及歷史生成
第二節 科學與自然的控制
第三節 技術與控制自然的內在悖論
第四節 控制自然內在悖論的超越
第十六章 兩種自然倫理觀的辨識
第一節 歷史辯證法視閾中的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
第二節 兩種自然倫理觀的異質性
第三節 兩種自然倫理觀與當代生態學視閾
結論 批判理論科學倫理思想演進的理論邏輯與倫理價值
第一節 批判理論科學倫理思想演進的理論邏輯
第二節 批判理論科學倫理思想的當代倫理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法蘭克福學派從20~40年代的發展,是2O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人本主義思潮生成、發展、再走向衰退過程的一面鏡子。從30年代開始,作為社會批判理論的最重要代表,法蘭克福學派的早期代表人物馬爾庫寨和弗洛姆通過解讀青年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延續和提升了由青年盧卡奇等人實際引發出來的人本主義辯證法,在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本學化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存當時的著述中,他們開始致力于一種人本主義對現實積極干預的社會批判理論,特別是結合對法西斯主義和西方工業文化現象的研究,使得他們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批判不斷拓展和深化,直至對整個西方理性主義傳統的批判。固然,在這一學派的中後期發牛了再要的“後現代轉折”,但早期批判理論所生發出的重大歷史影響卻始終是深遠的。就這一思潮的實際作用而言,他們不僅催牛了對整個西方社會轉型具有重大作用的6O年代社會運動,而且在理論上直接影響了此後的左派激進思想和預示了後現代思潮的崛起。

“批判理論”是一個影響了20世紀後半期西方思想的術語,該術語是l937年霍克海默在其《批判理論》這一文獻中明確定義出來的。霍克海默用它表示與傳統形式理性主義相對立的社會研究理論。霍克海默所言的“批判”則是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生發出來的。在霍克海默看來,“批判思想既不是孤立的個人的功能,也不是個人的總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體是處在與其他個人和群體關系之中的、與某個階段相沖突的、因而是處在與社會整體與自然的關系網絡中的特定的個人”。在這一點上,他正確地堅持了馬克思所開創的具體的社會認識論思想,把理論研究的任務與時代的變遷直接聯系起來,要求理論保持對“現在的批判”。在這一點上,他明確地強調,批判理論的任務正在于對流行的東西進行批判。可以說,這種批判理論實際地代表著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方向,它奠定了20世紀左翼人本主義激進話語的批判基調。

批判理論展示了當代社會理論的一個新的方向,這種新的方向既可以是說整個西方思想史傳統的自然升華,也與其獨特的時代背景直接相關。就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邏輯而言,從其早期重建社會批判理論的努力,到對晚期資本主義異化狀態的心理學分析和對極權主義體制社會根源的研究,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變化的探討,到對整個西方工業文明及其理性基礎的批判,在哲學邏輯上,毫無疑問,這種批判已經達到了那個時代可能的深度。

在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的眼中,由于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以合理性為本體,以科學技術為表現形式的強大意識形態的有效控制,整個社會生活實現了所謂資本主義的一體化。葛蘭西所說的那種對資產階級霸權的“同意”已在主要社會成員中得到贊許。特別是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作為資本主義否定面的無產階級,已經被同化于晚期資本主義的“單向度的社會中\〃,成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積極肯定者。這是他們的一種新的然而是消極的認識結果。

陳愛華博士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證法為指導,主要從科學倫理學的視角,對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中的科學倫理觀的思想來源、內涵與歷史演進及倫理價值作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探索。一是對該學派批判理論視閾中的科學倫理思想來源的思想譜系進行了梳理、闡釋和分析;二是揭示了該學派從對理性的倫理批判,到科學社會功能的倫理批判,再到自然觀的倫理批判的科學倫理思想演進的理論邏輯及其倫理價值;三是進行了若干具有一定開拓性的探索研究︰如對馬克思三部手稿(《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的科學倫理思想的研究,對《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自然倫理觀的研究,並且還探索了盧卡奇物化倫理思想與科學倫理思想,對霍克海默、馬爾庫塞、哈貝馬斯、施密特等人科學倫理思想的研究。另外,她還從不同的視角和層面分析和揭示了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視閾中的科學倫理思想與馬克思科學倫理思想的本質區別。這些理論探索,不僅對進一步深化對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研究,乃至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都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而且對于我們深化科學一社會一人一自然的倫理關系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啟示。同時,對我們進一步深化馬克思哲學及其科技倫理觀的本質的理解,認識我國現代化進程科技發展及其成果應用的復雜的倫理效應與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此書,是陳愛華博士在自己已經完成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所作的進一步的研究成果。據她說,全書寫作前後經歷了八年多的時間,這體現了她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對于理論的不懈探索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還應該再說一句,在我當時所帶的博士生中,她是最用功、最刻苦的一位,今天,她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當然也是讓我感到格外高興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