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楊寬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73481
  • ISBN13:9787208073487
  • 裝訂:平裝 / 25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部分,內容包括中國皇帝陵的起源與變遷,關于古代陵寢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古代陵寢和陵園布局的研究。

本書以文獻資料結合豐富的考古發掘成果 , 並經過許多次的實地考察 , 以皇陵為重點,從而縱觀了中國墳丘墓的發生及其演變過程。所涉及的年代,上起春秋、戰國,下至明、清,達二千幾百年。它的特色,不僅在于敘述了皇陵的形態和規模,而且詳盡地闡述了相關的祭祀制度及其相應的設施。

楊寬 1914年生,上海青浦人。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年任上海市博物館館長兼光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53年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60年轉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70年始專任復旦大學教授,1986年赴美國定居。著有《中國上古史導論》、《中國歷代尺度考》、《西周史》、《古史新探》、《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展史》、《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等,發表論文225篇。
 

目錄

上編 中國皇帝陵的起源與變遷
日文譯本序
一 前言
二 陵墓的起源(春秋、戰國之際)
1 殷周時期的墓葬
2 墳丘墓的出現
3 墳丘墓的普及
4 墳丘墓普及的原因
5 墓的名稱的變化
6 “陵”出現的原因
三 陵寢制度的創始時期(從戰國中期到西漢)
1 廟、朝、寢、宮
2 宗廟的“寢”
3 陵與廟、寢的結合
4 陵與廟、寢結合的原因
5 寢的所在地點
6 寢的機能
7 陵寢制度和禮制
8 秦的陵寢制度
9 中山王墓與陵寢制度
10 秦始皇帝陵和寢
11 墓側的“寢”的起源
12 宗廟制度和陵寢制度
13 陵寢制度和墓祭
14 “寢”的設備
四 陵寢制度的確立時期(東漢)
1 上陵之禮和陵寢制度
2 明帝的上陵之禮
3 “上墓”的禮俗
4 推行“上陵之禮”的歷史背景
5 宗廟制度的改革
6 陵寢規模的擴大
五 陵寢制度的衰退時期(魏晉南北朝)
1 曹魏時期
2 晉代陵墓的構造
3 南北朝時代的陵墓
4 北魏的陵墓
5 永固陵的構造
6 北魏陵寢制度的特色
六 陵寢制度擴張和改革時期(唐宋和明清)
1 唐代的陵寢制度
2 昭陵的構造
3 唐代陵園的發展
4 北宋的陵寢制度
5 北宋的“上宮”
6 北宋的“下宮”
7 南宋的陵園構造
8 明清陵園的特色
七 歷代陵寢制度和身份等級制
1 漢代墳墓的高低問題

2 墳丘的形制和等級
3 唐代陵墓的各種形制
4 唐代墳丘的高低問題
八 代表等級地位的墓前神道兩旁的石刻群
1 霍去病墓前石刻
2 東漢時期的狀況
3 東漢石刻的特色
4 南北朝的石刻
5 唐代皇帝陵前的石刻群
6 石刻群和身份等級制(唐與宋)
7 明代以後的石刻群
九 結語
日文譯本後記

中編 關于古代陵寢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
一 前言
二 再論古代墓地上建“寢”的制度
三 再論先秦墓上建築
四 “古不墓祭”問題的討論
五 周武王“上祭于畢”是否墓祭的問題
六 殷墟王陵東區排葬坑的祭祀對象問題
七 墓祭的起源和祭壇的設置
八 上冢的禮俗和上陵之禮
九 西漢中期以後墳墓前的祠堂建築
十 東漢墓前石祠及“寢”的建築
十一 先秦、秦漢之際陵寢布局的變化
十二 漢代祠堂前的闕的建築
十三 漢代闕前的罘■建築
十四 墓前神道上華表(石柱)的起源和演變
十五 東漢和南朝墓前的石神獸
十六 墓碑的起源及其發展
十七 再論封建時代墳墓的等級制
十八 陵區的形成及其發展
十九 唐宋以後陵園建築的演變
二十 西夏陵園的布局

下編 古代陵寢和陵園布局的研究
一 先秦墓上建築和陵寢制度
(一)先秦墓上建築不可能用于祭祀
(二)先秦墓上建築當即“陵寢”的“寢”
二 秦始皇陵園布局結構的探討
(一)秦始皇陵園是在戰國君王陵寢制度的基礎上創設的
(二)秦始皇陵園布局結構的特點及其由來
(三)秦始皇陵園布局對西漢陵園的影響
三 秦漢陵墓考察
(一)秦始皇陵園的布局
(二)西漢諸帝陵園的布局
(三)東漢諸陵的位置和象莊的石象
四 先秦墓上建築問題的再探討
(一)殷墟“排葬坑”是否用于“墓祭”問題

(二)墓上建築的用途問題
(三)對三點評論的答復
附表一 西漢帝陵後陵規模表
附表二 東漢陵寢規模表
附表三 南朝陵墓現存石刻表
附表四 唐代陵寢規模表
附表五 唐陵原有石刻和現存石刻表
附表六 唐昭陵已定位的陪葬墓和現存碑刻表
附表七 北宋陵寢規模表
附表八 宋陵石刻存毀狀況表
 

我國現在許多古代重要的帝王陵園,都已設有管理和考古調查的機構,並對外開放,作為參觀游覽的場所,這對于保護文物和開展研究,都是有利的。

歷代封建統治者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規模巨大的陵墓以及用來供奉、祭祀、朝拜的建築,即所謂“陵寢”,作為推崇皇權和加強封建統治的一種手段。由于他們十分迷信,推行“事死如事生”的禮制,所以“陵寢”是按照帝王生前所居的宮廷格局設計的,又是按照當時禮制的需要而規劃的。從戰國時代開始建設“陵寢”起,下迄明清兩代,陵寢制度已有二千幾百年的歷史。

陵寢的建設方式是隨著供奉、祭祀、朝拜的禮制的變化,而不斷有所變革的。它發展成為明十三陵,清代東陵、西陵那樣的布局,有一個長期發展變化的過程。從先秦到西漢,陵園中設有“寢”,如同活人一樣,陳設有生活用品、家具和臥具,並住有宮女,如生前一樣侍奉。有的還設有游樂場所,如漢武帝茂陵設有白鶴館、馳逐走馬之館及西園等。東漢開始每年定期舉行“上陵”的朝拜祭祀儀式,于是擴大“寢”的建築,既用來日常侍奉,又用來定期朝拜祭祀。魏晉南北朝時期,陵寢制度曾經一度衰落。到唐代,又有進一步的擴展,既設有舉行“上陵”禮用的“上宮”,又有供日常侍奉的“下宮”。到明代,取消日常侍奉,廢除“下宮”,而重視定期“上陵”禮制,擴大享殿建築,形成三進院落的陵園規模。從東漢到明清,陵園南門外大道(即所謂“神道”)兩旁陳列有石刻群,用來表示皇帝的威嚴,其中人像和動物像的品種歷代也有許多變化和發展。各個時期陵園中的房屋和陳設,都是反映當時建築技術和雕刻藝術的代表作品。因此,我們今天對于歷代陵園的調查研究和考古發掘,已成為考古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今天對于陵寢制度歷史的研究,已成為探討文化史、建築史和藝術史的重要課題。

這部書,是我近兩三年來探討古代陵寢制度史的成果的匯編,共湖分上、中、下三編。上編是我應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邀請前往講學準備的一個學術報告,原來講題是︰《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的起源及其演變》。這個報告是1981年2月在東洋文化研究所做的,听講的有十多所大學和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六十多人。在講演完畢以後,又解答了听講者提出的一些問題。我的報告,承蒙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西峙定生先生組織領導,由東京大學教授尾形勇先生和慶應大學太田有子女士翻譯成日文,由日本專門出版考古圖書的學生社于1981年11月出版。經過協商,書名改為《中國皇帝陵的起源與變遷》。

這樣以未刊的講稿,先譯成日文而在日本出版,日本學者認為這是中日學術文化交流中的創舉。為了紀念這次十分有意義的中日之間的學術交流,講稿收入本書作為上編,未作改動,保存了原樣。只是調換了一張插圖,加上三則“追記”。

中編是《關于古代陵寢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這是在上編的基礎上提出了二十個問題來進行探討的。有的是補充上編討論的不足的,如先秦墓上建築的問題、“墓祭”的起源和發生時代的問題、封建時代墳墓的等級制的問題等等。也有是上編沒有討論到的,如祠堂、石祠、闕、罘、華表(石柱)、墓碑的起源及其發展演變等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