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集(插圖本)

陶淵明集(插圖本)
定價:72
NT $ 63
  • 作者:[東晉]陶淵明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91307
  • ISBN13:9787807591306
  • 裝訂:236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了使人們欣賞《陶淵明集》時沒有障礙,我們在編輯此書時為詩文增設了輔助性條目,包括題解、注釋、譯文等項目。題解和注釋將作者的生活經歷、自身心境以及時代背景全面准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譯文不僅把詩意正確地表達出來,而且文字優美,成為值得欣賞的現代詩。這些項目為讀者閱讀經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輕松地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使讀者真正理解文中「真意」。

其次,由於古今語言的變化,書中存在生僻字、古今異音字在所難免,這些都造成閱讀的間斷,對讀者體味詩文特有的音韻之美造成影響。並且有的生僻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無法查到,如果沒有注音,讀者閱讀會更加困難。對於這些字,我們經過各種努力確定讀音並加以標注。在加注音時,我們打破了一個字在正文中只標注一次的傳統做法,將所有重復字詞都反復標注,省去讀者前后翻閱查找之苦,也有助於讀者記憶。原文加注音,使讀者閱讀沒有障礙,更加順暢。

為了使讀者最大限度地理解詩意,我們為正文配了近二百幅珍貴古版畫。這些古版畫經過精心挑選,每一幅圖都線條清晰與正文相契合,創造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這些古版畫使讀者有更多的細節可以欣賞,使讀者的閱讀變成「悅讀」。

通過以上努力和創新,我們希望讀者領略陶淵明詩文的恆久魅力,希望讀者在學習詩文的同時能夠陶冶性情、提高修養和素質。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國學經典貼近大眾,貼近生活,使國學經典最大限度地得以傳播。
 

目錄

閱讀指南
國學與我們同在
編春的話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
 時運並序
 榮木並序
 贈長沙公並序
 酬丁柴桑
 答龐參軍並序
 勸農
 命子
 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
 九日閑居並序
 歸園田居五首
 游斜川並序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乞食
 諸人同游周家墓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答龐參軍並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連雨獨飲
 移居二首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於王撫軍座送客
 與殷晉安別並序
 贈羊長史並序
 歲暮和張常侍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言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干規林二首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還舊居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己酉歲九月九日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
 飲酒二十首並序
 止酒
 述酒
 責子
 有會而作並序
 蠟日
卷之四 詩五言
卷之五 賦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卷之七 疏祭文
 

國學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學問。因此.國學不儀包括數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經典,比如「四書五經」、《老子》、《庄子》、《孫子》、《史記》、《漢書》、唐詩、宋詞,也包含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廣而言之,國學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我國各民族的建築、服飾、飲食、音樂、繪畫、醫藥、戲曲等等。

國學是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學問。上面說的從「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近代以來,國學的研究范圍還在不斷地擴大,比如,敦煌學、甲骨學,是隨着有關文物的出土而興起的;比如紅學,是隨着文學理論和學術風氣的發展變化而興起和發展的。隨着時間推移和學術進步,必將有更多的學問被納入國學研究的范圍。

數千年來,中國人作學問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論、史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及訓詁學、考據學、音韻學等等。但這些理論和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史學研究領域,由於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國維等人提出了所謂以地下文物與傳世文獻相補充互證的二重證據法。近代以來,西風勁吹。國人主動借鑒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學問.王國維借鑒尼采的哲學等研究中國的文學戲劇,胡適以杜威的實驗主義研究中國的「國故」。國學從來沒有拒絕外國學問的介入,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改造,形成了中國獨特的佛學、因明學;自明朝末年西學傳人中國后,中國的天文學、數學等就已經融人了西學的因素。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后,不少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它們當然也是國學的一部分。因此,國學又是開放的、隨時代而進步的。那麼,當今我們研究、振興國學,不允許也不應該倒退,不允許也不應該僵化。

然而,國學又是與西學明顯區分的。國學是西學的對應物,是與西學完全不同的學術體系。在近代,西學挾船堅炮利強勢進入中國之后,中國人還視自我,對於中國固有之學問出現了中學、國故學、國粹、國學這樣的名稱。面對帝國主義的強大,中國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學習引進西學,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貶低、拋棄國學。雖然也有一些人,如張之洞為保護中華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如胡適,提出「整理國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聲音終被時代所淹沒。國學一再被嚴重曲解和輕視,以致造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大斷裂。也許,這一歷史過程是必然的。但回顧過去,中國在走向獨立富強的過程中,國學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太慘重了。

新中國成立,飽受屈辱的中國人從此站立了起來,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強,但沒有能夠及時認識到國學在新時代的重要性,甚至僅存的一點點國學遺產也進一步成為被拋棄的對象。在全面批判全盤西化的同時,卻走向全面西化。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強的國人終於猛醒,保護和振興國學逐漸成為全民的共識。一個強大的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必然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偉大的民族文化。中國人,從學術界到普通百姓,都在重新發現國學的現代價值。同時,在走向全球化的進程中,東西方各國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學問,中國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評價。中國不僅為了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國也面臨着以優秀的中華文化向全人類貢獻智慧的責任和機會。

那麼,這套國學叢書編纂就是可喜的,編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的。希望這套叢書能發揮點滴作用,如同涓涓細流與千百萬有志者的努力一道匯成大潮,去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