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珍藏圖文版)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珍藏圖文版)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吳曉波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12108
  • ISBN13:9787508612102
  • 裝訂:平裝 / 155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會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最精彩的華章。今天中華兒女又能因我們的經濟成就昂首挺胸面向世界,這種成就是政治家智慧和企業家智慧交織的結果。吳曉波用他的心和他的筆為我們編織了這三十年間大政治背景下企業和企業家的“貨殖列傳”,我覺得其重要程度和精彩程度不亞于“本紀”。——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商業評論》執行主編何志毅

中國企業的崛起是過去三十年里,世界經濟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讓人遺憾的是,迄今沒有一部完整記錄這段令人激動的時代的書籍,吳曉波先生的《激蕩三十年》彌補了這個重要的空白。——哈佛大學亞太區研究中心主任勞維信教授

吳曉波敏銳地發現,過去30年中國企業的幾乎所有重大機遇都只是政治變革的伴生品。未來30年,我們理應期待由更多與政治無涉的商業智慧構成中國企業的歷史。——《經濟觀察報》總編輯劉堅

以往,但凡稱得上“史”得書籍,往往給人枯燥生硬之感,但吳曉波得這本《激蕩三十年》講得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商業歷史,卻用冷峻的靈性之筆,描繪了一個充滿刀光劍影的真實江湖,讀來令人有種莫名的感慨。——《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行人沈灝

盡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國,卻是最不可能重復的,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口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本書記載了中國1978-2008年間的企業變革,作者細致地描述了中國企業變革的草莽時代,人們從他的文字中可以重溫改革開放初期洶涌的商品大潮和整個社會的躁動與不安,年廣久、步鑫生、袁庚等早期中國改革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一一重現。同時,作者對海爾、聯想、萬科等知名企業的創業期有非常生動的記錄。

書中沒有用傳統的教科書或歷史書的方式來寫作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間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揚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

作者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個國際和國內的政策、社會和當時的現實這樣的大背景中,以整體和個別相結合的描述手法,將一部中國企業的曲折發展歷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規模宏大,史料翔實,筆調細致,整部書稿再現出人們在歷史創造中的激情、喜悅、吶喊和苦惱。

吳曉波,1968年出生,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策劃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職《東方早報》社。常年從事公司研究,被聘為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員。
 

目錄

序言 我們的面孔,時代的面孔
第一部分 開放與激活(1978~1983)
民心思變,鄧公奮起開國門
錢從何來,吸引外資遭寒流
特區先行,南下深圳開窗口
首鋼改革,國企復活難破局
鄉土星火,意料之外顯活力
第二部分 騷動與喧嘩(1984~1992)
企業元年,各路英豪齊登場
到海南去,價格雙軌出奇招
物價闖關,冒險失利掀驚瀾
治理整頓,南巡春風再出發
第三部分 激進與夢想(1993~1997)
鐵腕治亂,清債分稅救國企
價格大戰,民族品牌狂飆起
五百強夢,激進主義成主流
意外轉折,國退民進新國策
第四部分 震蕩與博弈(1998~2002)
闖地雷陣,改革進入深水區
莊家凶猛,股市怪胎成痼疾
跨越彩虹,國企換血大重生
風景獨好,中國制造顯威力
第五部分 責任與理性(2003~2008)
SARS沖擊,經濟過熱再調控
成長陣痛,外貿急增引摩擦
網絡經濟,青春飛揚新勢力
大國崛起,奧運昭示強盛夢
十字路口,中國道路待探索
致謝
 

我一直迷戀于視覺的力量。在某種意義上,歷史就是一連串瞬間鏡頭的組合。很多年後,當人們追憶一個時代的時候,在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首先是一個或若干個經典的鏡頭。

這是我出版這本圖文書的初衷。在過去的四年里,我從商業演變的角度出發,致力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研究和寫作,已經發行的《激蕩三十年》是這項工作的成果。本書的文字是該書的縮寫版——我把70萬字的文本壓縮到了6萬多字,而增加的則是超過250張的新聞圖片。

從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中國經濟崛起的重要時期,它甚至被看成是全球經濟在這一時間段內最令人注目的事件。今天,當我一一翻看這些圖片的時候,我仍然驚心于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它們帶給我的沖擊一點不遜于文字本身。我不禁一次次地暗問自己︰“這真是同一個中國嗎?”“這真的是我們創造的歷史嗎?”在小崗村農民按下血紅手印的聯產承包“契約書”上,我讀得出改革在民間萌生時的不安與決然;透過天安門廣場上大學生打出的“小平您好”橫幅,我仿佛听到了歷史呼喚的聲音;在那張模糊的張瑞敏砸冰箱的老照片上——我和我的助理們實在找不到比這更清晰的版本了——我分明目睹了一代中國企業家骨骼生長的瞬間;還有,透過那些微笑、迷茫、狂歡的臉龐,我們不得不驚嘆于變革的偉大力量。

我喜歡的日本紀實攝影家小川紳介曾經說,在重大歷史事件爆發的時候,徹�些生動的故事、人物,一定在廣場的背後。”本書所記錄的人們和他們的影像,絕大多數便是“廣場背後”的普通人。這也體現了30年中國變革的基本特征,那就是,這是一場“民眾基于自由的創造”——這句話的發明者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德國思想家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中如先知般地宣稱,“歷史的必然性所安排好的任務,將要由個人來完成,或者非其所願地完成。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中國的30年改革似乎正內含著這種歷史的必然,它在很多時刻頑強地呈現,然後又會被各種偶然或必然事件所打斷,但它一直存在,像一個不滅的幽靈。

今天,我們把這個幽靈,稱為市場經濟。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