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理念(增訂版)

大學之理念(增訂版)
定價:153
NT $ 133
 

內容簡介

在今日知識經濟時代,大學作為發展知識主要的地方,已經成為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種機體了。大學越變得重要,就越需要對大學之理念與功能作反思。何謂反思?知識是否是一種或一型?大學又是否只是求真,而與美、善無涉?不夸大地說,大學之發展方向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文明之性格。

作者簡介︰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校長。著有《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與文化》、《劍橋語絲》、《海德堡語絲》等。
 

目錄

簡體字增訂版前言
牛津版序
自序
一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二 二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
——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三 從“二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
——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四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
——凱只是哈佛的迷惑
五 大學的世界精神
——為“新亞書院龔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劃”之成立而寫
六 蔡元培先生象征的學術世界
——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七 卓越之追求
——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八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九 科學、社會與人文
——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十 劍橋書院制的特色
十一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十二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十三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十四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十五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十六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位序
附錄一 四十年來的中大
附錄二 訪問金耀基教授
增訂版出版後記
 

“什麼是大學?”這個問題,我真正認真思考是70年代中作客劍橋大學時開始的。想必是劍橋大學古典的浪漫氣象與現代的理性精神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從探索劍橋的歷史、文化、體制,一直探索到今日大學之源頭、流變與功能。我的探索之旅從英國劍橋延長到美國的劍橋(當時作客于麻省理工學院),還寫了《劍橋語絲》的小書。回港後不一年,1977年眷被聘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由是更不

時對書院、大學之功能與角色有所反思,就在這個時期,在理論與實踐的體認中,我對大學之理念、性格以及種種衍生的問題寫下了一系列的文字,1983年的《大學之理念》就是這些文字結集而成的。

《大學之理念》在80、90年代的台灣曾引起不少回響與共鳴,它一連印了十二刷,並且在台灣的大學改革運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影響,其中有幾篇文字還被有些大學指定為通識教育的讀物。中國是一個高度重視教育的國家,一個有教無類的教育家——孔子——被推崇到至聖先師的位置,這是其他文化所未有的。誠然,中國從古以來自有一套教育制度,漢代的“太學”是當時最高的學府,直到清代仍有國子監之設,它是與漢代太學一脈相承的。但清末以還,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1905年之“廢科舉,設學校”,是中國教育制度至為關鍵性的“現代轉向”。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型大學之開端,而北京大學之制度與精神,實是借鏡西方大學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大學是“橫向的移植”,而非“縱向的繼承”。由西方移植過來的大學,要在中國生根茁壯,無可避免地會經過一個制度建構的轉化過程,它的完善化、精致化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的。大學曾有人說是世上最美的一種機體,而在今日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作為發展知識主要的地方,已經成為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種機體了。誠然,大學越變得重要,就越需要對大學之理念與功能進行反思。何謂知識?知識是否只是一種或一型?大學又是否只是求真,而與美、善無涉?不夸大地說,大學之發展方向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文明之性格。我們對大學不應采取一種狹窄之工具主義的觀點。《大學之理念》是我個人對“大學之為大學”的一些看法。當然,在書中處處透顯出我的主觀的價值傾向。

《大學之理念》原版是17年前在台灣出版的,在這個新的牛津版本中,我刪去了原版中6篇短文,增加了4篇新的文字,我希望這個牛津版的《大學之理念》能繼續引起關心中國的大學前景的人一些思考。是為序。

2000年9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