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場論的哲學探究︰它的概念基礎、歷史發展與哲學意蘊

規範場論的哲學探究︰它的概念基礎、歷史發展與哲學意蘊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桂起權 高策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11227
  • ISBN13:9787030211224
  • 裝訂:平裝 / 25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規範場論在科學實踐上的成功,從它對破解自然界諸種相互作用之謎的關鍵作用來探究其哲學意義,汲取了歐洲大陸的“思辨哲學”和英美的“分析哲學”的優點並將它們相互結合運用。深入地分析了規範場論的基本原理、形而上學的基礎、概念及其由來、對稱性與宇宙設計和楊一米爾斯場等,並從科學哲學角度審讀了規範場論的研究綱領。

本書內容上層層遞進,概念把握準確,對規範場論的哲學解讀視角新穎,語文通俗,適合物理學、物理哲學和科學哲學工作者,以及相關專業大學師生參閱,也適合規範場和哲學愛好者閱讀。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規範場論的概念基礎
第一節 基本粒子與對稱性
第二節 規範對稱性與規範場
第三節 規範場方程
第四節 希格斯機制
第二章 從康德的科學哲學到規範場論
第一節 嚴密自然科學的純粹部分
第二節 嚴密自然科學與數學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 規範場論極好地體現了嚴密自然科學的純粹部分
第三章 規範場論的數學基礎和形上學基礎
第一節 規範場論的早期發展史和“史前史”
第二節 規範場論的數學基礎
第三節 規範場論的形上學基礎
第四節 對于康德科學哲學在當代應用的反思
第四章 量子場論概念之由來
第一節 粒子與波之爭新解
第二節 量子化的不同含義
第三節 場的量子化
第四節 真空
第五節 動力學相互作用
第五章 量子場論綱領中諸競爭子綱領的互動與發展
第一節 量子電動力學的本質特征
第二節 量子場論的歷史命運——曲折的道路
第三節 對量子場論重整化的不同態度
第四節 公理化的量子場論
第五節 S矩陣理論
第六節 部分守恆軸向流(PCAC)假設和流代數量子場論
第七節 定域算符量子場理論的反常行為
第八節 重整化群
第九節 歷史的回歸
第六章 對稱性破缺與字宙設計
第一節 對稱性——宇宙設計中的數學和諧
第二節 “對稱性破缺”是隱含的對稱性的曲折表現
第三節 現代規範場理論的思想淵源
第四節 對稱性自發破缺概念的歷史淵源和深刻意義
第七章 世紀之理論︰楊一米爾斯規範場
第一節 規範場概念的誕生
第二節 楊一米爾斯規範場
第三節 與泡利的一次討論
第四節 楊一米爾斯場的實驗檢驗
第五節 規範場的幾何化及對數學的影響
第六節 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及對規範場相關理論的評價
第八章 規範場論的研究綱領述評——按照畢達哥拉斯模式解讀
第一節 物理學幾何化綱領的畢達哥拉斯主義解讀
第二節 量子場論綱領的“生成論”和畢達哥拉斯主義再解釋
第三節 規範不變性思想的歷史淵源
第四節 規範場論綱領與物理學幾何化綱領是統一的
附錄 規範場論的形式體系
第一節 電磁規範場
第二節 楊一米爾斯規範場
第三節 引力規範場
第四節 弱相互作用和中間矢量玻色子
第五節 希格斯機制
第六節 薩拉姆一溫伯格模型
第七節 大統一:SU(5)模型
第八節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怎樣認識、理解和分析當代科學哲學的現狀,是我們把握當代科學哲學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推進它在可能發展趨勢上獲得進步的重大課題,有必要將其澄清。

如何理解當代科學哲學的現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明尼蘇達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于2000年出了一部書《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書中有作者明確地講︰“科學哲學不是當代學術界的領導領域,甚至不是一個在成長的領域。在整體的文化範圍內,科學哲學現時甚至不是最寬廣地反映科學的令人尊敬的領域。其他科學研究的分支,諸如科學社會學、科學社會史以及科學文化的研究等,成了作為人類實踐的科學研究中更為有意義的問題、更為廣泛地被人們閱讀和論爭的對象。那麼,也許這導源于那種不景氣的前景,即某些科學哲學家正在向外探求新的論題、方法、工具和技巧,並且探求那些在哲學中關愛科學的歷史人物。”從這里,我們可以感覺到科學哲學在某種程度上或某種視角上地位的衰落。而且關鍵的是,科學哲學家們無論是研究歷史人物,還是探求現實的科學哲學的出路,都被看做是一種不景氣的、無奈的表現。盡管這是一種極端的看法。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科學哲學在近30年的發展中,失去了能夠影響自己同時也能夠影響相關研究領域發展的研究範式。因為,一個學科一旦缺少了範式,就缺少了綱領;而沒有了範式和綱領,當然也就失去了凝聚自身學科、同時能夠帶動相關學科發展的能力,所以它的示範作用和地位就必然地要降低。因而,努力地構建一種新的範式去發展科學哲學,在這個範式的基去上去重建科學哲學的大廈,去總結歷史和重塑它的未來,就是相當重要的了。

換句話說,當今科學哲學是在總體上處于一種“非突破”的時期,即沒有重大的突破性的理論出現。目前我們看到最多的是,歐洲大陸哲學與大西洋哲學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自然科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之間的彼此借鑒與交融;常規科學的進展與一般哲學解釋之間的踫撞與分析。這是科學哲學發展過程中歷史地必然地要出現的一種現象,其原因就在于︰第一,從20世紀的後歷史主義出現以來,科學哲學在元理論的研究方面沒有重大的突破,缺乏創造性的新視角和新方法。第二,對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困難,無論是什麼樣的知識背景出身的科學哲學家,對新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理論的解釋都存在著把握本質的困難,它所要求的背景訓練和知識儲備都愈加嚴苛。第三,純分析哲學的研究方法確實有它局限的一面,需要從不同的研究領域中汲取和借鑒更多的方法論的視角;但同時也存在著對分析哲學研究方法的忽略的一面,輕視了它所具有的本質的內在功能,需要對分析哲學研究方法在新的層面上進行發揚光大。第四,試圖從知識論的角度綜合各種流派、各種傳統去進行科學哲學的研究,或許是一個有意義的發展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任一種單純思維趨勢的片面性,但是這確是一條極易走向“泛文化主義”的路子,從而易于將科學哲學引向歧途。第五,由于科學哲學研究範式的淡化及研究綱領的游移,導致了科學哲學主題的邊緣化傾向;更為重要的是,人們試圖用從各種視角對科學哲學的解讀來取代科學哲學自身的研究,或者說把這種解讀誤認為是對科學哲學的主題研究,從而造成了對科學哲學主題的消解。

然而,無論科學哲學如何發展,它的科學方法論的內核不能變。這就是︰第一,科學理性不能被消解,科學哲學應永遠高舉科學理性的旗幟;第二,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不能被消解,它從來就是科學哲學賴以存在的基礎;第三,語言哲學的分析方法及其語境論的基礎不能被消解,因為它是統一科學哲學各種流派及其傳統方法論的基底;第四,科學的主題不能被消解,不能用社會的、知識論的、心理的東西取代科學的提問方式,否則科學哲學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前提。

在這里,我們必須強調指出的是,不弘揚科學理性就不叫“科學哲學”,既然是“科學哲學”就必須弘揚科學理性。當然,這並不排斥理性與非理性、形式與非形式、規範與非規範研究方法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統一。我們所要避免的只是“泛文化主義”的暗流,而且無論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泛文化主義”,都不可能指向科學哲學的“正途”。這就是說,科學哲學的發展不是要不要科學理性的問題,而是如何弘揚科學理性的問題,以什麼樣的方式加以弘揚的問題。中國當下人文主義的盛行與泛揚,並不證明科學理性的不重要,而是在科學發展的水平上,由社會發展的現實矛盾激發了人們更期望從現實的矛盾中,通過人文主義的解讀,去探求新的解釋。但反過來講,越是如此,科學理性的核心價值地位就越顯得重要。人文主義的發展,如果沒有科學理性作基礎,那就會走向它關懷的反面。這種教訓在中國的社會發展中是很多的,比如有人在批評馬寅初人口論時,曾以“人是第一可寶貴的”為理由。在這個問題上,人本主義肯定是沒錯的,但缺乏科學理性的人本主義,就必然地走向它的反面。在這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科學理性與人文理性是統一的、一致的,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個不同的視角,並不存在矛盾。在某種意義上講,正是人文理性拓展和延伸了科學理性的邊界。但是人文理性不等同于人文主義,這正像科學理性不等同于科學主義一樣。堅持科學理性反對科學主義,堅持人文理性反對人文主義,應當是當代科學哲學所要堅守的目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