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李普曼的個人經歷、性格特點、新聞生涯、著作要點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和論述,但它絕不僅僅是李普曼個人的傳記,它對一個世紀來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事務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記載,故原書名為《沃爾特.李普曼與美國世紀》。這本書對于我們研究美國的內政外交、美國新聞史以及新聞界與政府的關系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本書已被評為美國1980年最佳非虛構類暢銷書之一。

全書共分兩部分。上部是從1889年到1931年,記敘了李普曼的早年生活、求學經歷以及在報界的生涯。下部是寫他從1931年開始在《先驅論壇報》上發表專欄文章,在全國一舉成名,一直到1974年逝世,這一階段是李普曼政治生活最為活躍、建樹最多、個人生活最富戲劇性的時期。

本書作者羅納德‧斯蒂爾生于伊利諾伊州,早年求學于西北大學和哈佛大學。他先後在得克薩斯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現為南加州大學國際關系教授。斯蒂爾在美國政治和外交事務方面頗有論著,並出版了《聯盟的終結︰美國和歐洲的未來》、《和平的美國》及《帝國主義者和其他英杰》等著作。
 

目錄

“世界傳媒大師”叢書出版總序
中文版序一 新版緣起
中文版序二 理智與情感
譯者的話
序 赫赫聲名開萬戶
上部(1889-1931)
1 獨生兒子
2 哈佛生涯
3 民眾之友
4 揭發黑暗
5 離經叛道
6 名望聲譽
7 自知之明
8 虛偽中立
9 戰時總統
10 投筆從戎
11 咨詢班子
12 軍中宣傳
13 並非和平
14 人世圖景
15 惹人注目
16 頂樓君王
17 大眾暴虐
18 號角無聲
19 秘密談判
20 命運之人
21 超然物外
22 “世界”末日
下部(1931-1974)
23 新人新政
24 勉強皈依
25 動蕩歲月
26 裹足不前
27 大門敞開
28 舉步重來
29 虛假和平
30 鐵不成鋼
31 慌亂蠢舉
32 現實政治
33 履薄臨深
34 逆流而動
35 戰爭恐慌
36 上層人物
37 臨陣磨槍
38 個人哲學
39 期待革新
40 在新邊疆
41 神話故事
42 當令之人
43 反戈一擊
44 告別論壇
45 危難時節
年表
 

2004年6月,我去哈佛大學當了三個多月的訪問學者,肯尼迪學院為我安排的住處就在查爾斯河邊上,每當日落,我都會一個人去河畔的草地上散步。河水很清緩,岸邊的亂石都沒有經過修飾,河上的石橋一點也不起眼,三百多年來,這里的風景應該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我每次走在那里,總會浮生出很多奇妙的感覺,我在想,這個河邊,這些橋上,曾經走過34位諾貝爾獎得主、7位美國總統,他們在注視這些風景的時候大概都不過30歲,那一刻,他們心里到底在憧憬一些什麼?

我還常常想起那個影響我走上職業記者道路的美國人。1908年,正在哈佛讀二年級的沃爾特‧李普曼就住在查爾斯河畔的某一座學生公寓,一個春天的早晨,他忽然听到有人敲門。他打開門,發現一位銀須白發的老者正微笑地站在門外,老人自我介紹︰“我是哲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我還是順路來看看,告訴你我是多麼欣賞你昨天寫的那篇文章。” 我是將近20年前,在復旦大學的圖書館里讀羅納德‧斯蒂爾那本厚厚的《李普曼傳》時遇到這個細節的,那天夜晚,它像一顆夢想的種子不經意掉進了我尚未翻耕過的心土中。

你很難拒絕李普曼式的人生。他是過去一個世紀里最偉大的美國記者,在將近60年的時間里,他寫出了1,4萬篇專欄,對于當年的很多美國人來說,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房門,撿起牛奶瓶和報紙,一邊吃早餐一邊看李普曼是怎麼評論這個世界的。他結交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重要的政要,他讓記者成為了一項“僅次于總統的職業”,有人甚至認為,他的素養足以擔任美國總統。任何一個行業中,必定會有這麼一到兩個讓你想想就很興奮的大師人物,他們遠遠地走在前面,背影縹渺而偉岸,讓懵懵懂懂的後來者不乏追隨的勇氣和夢想。在過去的很多年里,李普曼寫給大學同學、也是一位偉大記者約翰‧里德——他寫出過《震撼世界的10天》——的一句話常常被我用來做自我安慰︰“我們都成了精神上的移民。”

這些年來,我偶爾回頭翻看李普曼的文字會坐立不安。這個天才橫溢的家伙著述等身,但被翻譯到中國卻只有一本薄薄的《公眾輿論》,這是他32歲時的作品。在這本冊子中,他論證了“公眾輿論”的脆弱、搖擺和不可信任。他指出,“現代社會的復雜和規模使得一般人難以對它有清楚的把握。現代人一般從事某種單一的工作,整天忙于生計,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深度關切他們的生活世界。他們很少認真涉入公眾事務討論。他們遇事往往憑印象、憑成見、憑常識來形成意見。正因如此,社會需要傳媒和一些精英分子來梳理時政,來抵抗政治力量對公眾盲視的利用。這些聲音听起來由陌生而熟悉,漸漸地越來越刺耳,現在我把它抄錄在這里,簡直听得到思想厲鬼般的尖叫聲。”

盡管遙不可及,但這個人讓我終身無法擺脫。我常常會很好奇地思考這個國家的走向與一代人的使命——這或許是李普曼留給我們這些人的最後一點“遺產”,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大歷史的苦思中而不能自拔——當物質的繁榮到達一定階段、當貧富的落差足以讓社會轉人另外一種衍變形態的時候,我們是否已經儲各了足夠的人才和理論去應對一切的挑戰?我們對思想的鄙視、對文化的漠然、對反省精神的抗拒,將在什麼時候受到懲罰和報應?對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個人來講,這都是一些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

我還常常記憶起李普曼在他的70歲生日宴會上說過的一段話,那是在1959年9月22日,他的聲音听上去是那麼的遙遠、卻讓人在某些時刻會產生無比的堅定心,他說︰“因為我們是具有美國自由傳統的報人,我們闡述新聞的方法不是以事實去遷就教條。我們靠提出理論和假設,然後這些理論和假設要受到反復的檢驗。我們提出我們所能想到的最能言之成理的圖景,然後我們坐觀後來的新聞是否能同我們的闡述相吻合。如果後來的新聞與之相吻合,而僅僅在闡述方面有一些小小的變化,那麼我們就算干得很好。如果後來的新聞與之不符,如果後來的新聞推翻了早先的報道,就有兩件事可做。一是廢棄我們的理論和闡述,這是自由的、誠實的人的作為。另一種是歪曲或隱瞞那條難以處理的新聞。”

“我們以由表及里、由近及遠的探求為己任,我們去推敲、去歸納、去想象和推測內部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它昨天意味著什麼,明天又可能意味著什麼。在這里,我們所做的只是每個主權公民應該做的事情,只不過其他人沒有時間和興趣來做罷了。這就是我們的職業,一個不簡單的職業。我們有權為之感到自豪,我們有權為之感到高興,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

我相信在過去的20多年里,有無數像我這樣的人在年輕的時候讀到過這段文字。20多年來,時光讓無數夢想破碎,讓很多河流改道,讓數不清的青春流離失所,卻只有它還在星空下微弱地閃光。

于是,李普曼成了很多傳媒人成長的“私人記憶”之一。

對羅納德‧斯蒂爾這本厚厚的李普曼傳記的引進,是我創辦藍獅子時就已萌生的念頭。2005年底,我委托九久讀書人公司的彭倫洽談有關事宜,我很快得知,本書的1982年中文版並沒有得到任何授權,而沒有人知道版權到底在誰的手上。又過了一段時間,彭倫突然得悉,羅納德‧斯蒂爾尚在人世,他在美國一家大學教書,而版權已經從圖書公司轉回到了他的手上。 彭倫嘗試性地給他發去了電子郵件,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找到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接下來就是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就在我們都已經有點絕望的時候,斯蒂爾的回信突然來了,他對自己的圖書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在遙遠的中國出版非常吃驚,甚而有點不滿。所以,對授權事宜表現得非常之謹慎,他派出一位中國朋友到上海與彭倫接洽談判,授權合同幾經修改。與此同時,新版本的翻譯也進行得不太順利,我們數度努力,找到了原來的譯者,但三位譯者如今盡數留洋美國,聯絡頗為不便,幾經努力,我們找到原譯者中的談鋒先生,1989年赴美的他再度拾起舊作時,又有了新的體會,因此我們請他進行重新校譯,但因文字量巨大,這項工作也佔去了很長的時間。就這樣,在歷經了兩年多的周折後,此書終于由中信出版社再度出版。

而在時隔26年之後,“李普曼”再度歸來,“我們有權為之感到高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