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英漢對照)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英漢對照)
定價:108
NT $ 94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保羅‧巴恩(Paul Bahn)是英國著名考古學家、翻譯家和考古節目主持人,1979年獲劍橋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發表論著四百多篇,出版專著八部,其中部分被列入大學考古專業的參考書目。他善于把高深、艱澀的學術概念用通俗、活潑、有趣的文字表達出來。他說︰“如果考古學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那它就一錢不值。”在今天這個繁忙喧囂的社會中,這非常符合讀者的需要。不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強調學習要盡量與興趣相結合,且要持之以恆。本書為你打開了一扇古老的門,請你不要輕易將此門關上。

非常生動,絢爛無比,娓娓道來,細致入微,帶你探訪考古學的珍奇世界。
 

目錄

前言
導言
1 考古學的起源與發展
2 確定年代
3 技術
4 人們怎樣生活?
5 人們怎樣思想
6 居所與社會
7 事物如何與為何改變?
8 少數與女性
9 將過去呈現給公眾
10 過去的未來
索引
英文原文
 

馬克思在講到一般意識形態和德國哲學時說:“我們不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說到歷史,我們首先想到提人類自身的歷史。

什麼是我們自身的歷史?一般將其理解為以文字記錄的歷史文獻。可是,無論中外,自古以來就有人對此持懷疑的態度。

“疑”字多義。《詩‧大雅‧桑柔》︰“靡所止疑”,毛傳“疑,定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辯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注“疑,度也”;《逸周書‧王佩解》︰“時至而疑”,注“疑,猶豫不果也”;《說文解字》︰“疑,惑也”,“惑,亂也”;宋《文韻》︰“疑,恐也”、“不定也”。

《後漢書‧桓譚傳》︰“數從劉歆,揚雄辨析疑異”;《曹褒傳》︰“互生疑異,筆不得下”;《鄭玄傳》︰“聞玄善算,乃召見于樓上,玄因從質諸疑義”;陶淵明《移居》中的名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南宋朱熹在《近思錄‧致知》中指出︰“學者先要會疑”;近代胡適也提到,“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

在西方,17世紀的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認為以懷疑方法可以找到不容置疑的真理,對“懷疑論”(skepticism)的影響很大。

歷史是什麼?從認識論出發,當今的史學家如詹京斯(Keith Jenkins,1943—)等,大力彭吹“後現代”(postmodern)史學。後現代史學家的觀點有:歷史是“一門科學或一門藝術”,“歷史可說是一種語言的虛構物”,“其內容為杜撰的與發現的參半”。人們因而要問:歷史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可信的呢?

今天,我們歷史學的工作者習慣于把歷史學的組成分為三個基本部分:一是歷史文獻,如我們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等等;二是民族學(ethnology)、民族志(ethnography),特別是15世紀以來葡萄酒、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殖民國家在世界各地調查、記錄下來的那些原始土著居民的現狀和知識,如摩爾根(L.H.Morgan,1818—1881)的《古代社會》等等;三是18世紀中葉以來因發掘意大利龐貝古城、埃及陵墓、美索不達米亞和小亞細亞遺址而建立起來的考古學,其中著作很多,舉不勝舉,例如柴爾德(V.G.Childe,1892—1957)的《青銅時代》、《工具發展小史》等等。

關于歷史文獻,人們大多深信不疑。因為列強侵略,西方思潮涌入,學者反躬自省,對古文獻的價值產生懷疑。近代梁啟超指出:《二十四史》不過是一部“帝王家譜”,是帝王家族的“相斫書”。上世紀30年代,以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學者為首的“古史辨派”曾對我們的古史全面質疑。馮友蘭又提出“信古、疑古、釋古”三階段的歷史劃分。

西方16世紀啟蒙思想家、懷疑論研究者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告誡人們,不要“知之最少,信之彌篤”。

克羅齊(B.Croce,1866—1952)指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思是說一切歷史都必須從當代出發,歷史總是後人或別人的論述,只反映了後人或別人的歷史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