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之道:陳漢平文集(1982—2007)

針灸之道:陳漢平文集(1982—2007)
定價:420
NT $ 365
  • 作者:陳漢平
  • 出版社: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11210495
  • ISBN13:9787811210491
  • 裝訂:474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欲悟針灸之道,要有不斷探秘、永遠求新的觀念和相應的正確方法。所以,對於「針道」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僅從學術上去認識,還應當有對治學精神和態度的要求。國畫巨匠齊白石告誡人們要努力創新,「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畫壇大師徐悲鴻也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采者融之。」這些對於「針道」的研究,乃至於針灸學的繼承和創新,都是可以借鑒的。

「針道」研究之興衰浮沉,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世道,世道旺則針灸興。近5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中,針灸事業取得顯著的成就,針灸學術獲得巨大的發展,已是不爭的現實。這其中演變發展得最多最快的,當首推「針器」這一領域。而通過「針道」研究,雖也產生了不少關於針灸作用的新認識、新概念和新學說,但是,迄今除了針刺麻醉和針刺鎮痛原理之外,尚未能形成被學術界公認的「針道」研究的重大成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有觀念的因素,也有學術方面的原因,因為要站在前人成就的基石上,作新的學術攀登,其難度之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目錄

第1輯 秋陽之念
努力開創針灸事業新局面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而作
自強不息 多辦實事
——為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成立而撰
中醫之生命力在學術
針灸科學 科學針灸
加強臨床研究 發展針灸學術
——上海針灸學術回顧暨賀《上海針灸雜志》創刊5周年
優勢下的思考
發展實驗針灸 推動學術進步
——為中國針灸學會實驗針灸分會成立而撰
發展中醫 貴在創新
中醫特色 時代氣息
——淺談中醫藥傳統方法研究問題
為促進針灸學術而努力
——《中國針灸年紀》前言
針灸與「腦的十年」
致力於研究成果的轉化
21世紀針灸學的重要特征——開放性
——《針灸與「腦的十年」》專題筆談小結
以《經絡的研究》為針灸學術攀登新起點
——1993年度針灸學術概況回顧
治病·「試管」·外語
——再談針灸學的開放性
重視研究方法學 提高針灸臨床研究水平
——三論針灸學的開放性
針灸學任務——探索生命科學並應用其成果
——1995年度針灸學術動態和進展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996年度針灸學術主要動態
正確理解針灸現代化
——1997年度針灸學術主要動態
創造性——針灸學術發展之關鍵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1998年度針灸學術動態和進展
科學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簡介1999年度針灸學術動態和進展暨紀念中國科協首屆學術年會召開1周年
關於針灸學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若干認識
跨越老祖宗 跨越自己
——淺談針灸學術的跨越發展
共使靈蘭秘鑰開
——為《上海針灸雜志》實驗版創刊而作
試論針灸學研究與創造性思維
科學研究與創新是同義詞
——規划教材《實驗針灸學》讀後
針灸學發展需要原創性研究
綠色的中醫「膏方」
——兼論針灸與亞健康
以先進文化引領中醫針灸學術發展
第2輯 摸石問路
第3輯 芹洲鑼鼓
第4輯 閩江扁舟
第5輯 登瀛橋頭
第6輯 青藍雙蠃
渴望虹橋(代跋)
 

「道者」,規律也。與「道」相對者,「器」也。「器」,指具體事物。刺灸技術叉其相關療法,屬於「器」的范圍,可總稱為「針器」。在選定的腧穴上,以某種術式操控「針器」所誘發的調節作用以及相關諸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的規律,即拆謂「針道」(針灸之道),它從臨床治療和實驗研究中探求,並在兩者實踐中立用和驗證。

「針道」與「針器」是密切聯系的,後者之「利」是前者之「善」的基礎或前提。雖然,針灸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針道」和「針器」,但「針道」之研究,畢竟是針灸學的首位任務。「針道」乃針灸學術之靈魂,只有正確理解和把握「針道」,才能合理、有效地應用「針器」。恰如深知為兵之道者,可以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

針灸有道,然有道者不惟針灸。

在中華民族輝煌的科技又化中,同中醫藥(含針灸)相近者甚多,如中國畫、民族音樂、圍棋、中國象棋、京劇和太極拳等。國畫有畫道,民樂有樂道,弈棋有棋道,京戲有戲道,習武有武道。它們雖各有其道,但均以獨特的思維、深邃的理念、簡單的工具手段,來表達對自然界和社會的理解,並探討這些事物的變化發展,提示某些共同的內在規律。某些武俠小說中,精通魚:道的高明劍士,手中無劍,劍在胸中,摘花采葉皆可為劍。此種描述雖屬於戲說性質,但說明凡精通於某道者,必先深刻地把握其事物的內在規律,才能達到術由心發,自如發揮的境界。

1998年,某博士研究生畢業時,我以「至重惟生命,最難乃針道」作為互勉之贈言。

誠然,在「針器」改革或創新方面取得進展非輕而易舉之事。但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針道」,更時下分不易的,這需要針灸醫師和科學工作者艱苦探索,細心領悟,更何況「知兵未必無敗局」(裘沛然詩句)。可見悟針灸之道,決非坐而論道者所能企及的。

強調「最難乃針道」,是極而言之,旨在批評那種輕視針炙學科,一切醫療活動獨尊藥物的取向。

簡而言之,針灸之道的核心,只有「調節」二字。《靈樞·根結》接線員出,「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節是針灸最本質的作用。從表面上看,這似乎很簡單,實際上要闡明不同情況下針灸調節作用以及與此相關的種種問題,是極為艱難復雜的學術任務。

欲悟針灸之道,要有不斷探秘、永遠求新的觀念和相應的正確方法。所以,對於「針道」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僅從學術上去認識,還應當有對治學精神和態度的要求。國畫巨匠齊白石告誡人們要努力創新,「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畫壇大師徐悲鴻也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采者融之。」這些對於「針道」的研究,乃至於針灸學的繼承和創新,都是可以借鑒的。

「針道」研究之興衰浮沉,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世道,世道旺則針灸興。近5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中,針灸事業取得顯著的成就,針灸學術獲得巨大的發展,已是不爭的現實。這其中演變發展得最多最快的,當首推「針器」這一領域。而通過「針道」研究,雖也產生了不少關於針灸作用的新認識、新概念和新學說,但是,迄今除了針刺麻醉和針刺鎮痛原理之外,尚未能形成被學術界公認的「針道」研究的重大成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有觀念的因素,也有學術方面的原因,因為要站在前人成就的基石上,作新的學術攀登,其難度之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原為博士生孫德利畢業(1998年)而作,后經修改作《中國針灸手冊》前言,《中國針灸手冊》,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04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