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有關想象的哲學史,也是影像的現象學的再現。薩特研究並創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論」,他的分析穿越了傳統的形而上學重要體系,使之與現象學和胡塞爾的思想相契合。

薩特的想象理論,為他的現象學存在論的重要依據打下了基礎。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薩特及其思想不可繞過這本書。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法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法國存在主義的首倡者,被譽為「存在主義的鼻祖」,其主要作品有:《惡心》(1938)、《存在與虛無》(1913)、《蒼蠅》(1943)、《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16)等。
 

目錄

導言
一、諸多形而上學的重要體系
二、影像問題和心理學家們為得到一種實證方法而作出的努力
三、古典觀念的矛盾
四、胡塞爾
結論
索引
 

全部錯誤在於:人們是用綜合觀念到達影像,而不是從有關影像的反思那里獲得某種綜合觀念……影像是一種活動,而不是一個物。影像是對某物的意識。
——薩特

薩特的《想象》,1936年收入H·德拉洛瓦(H.Delacroix,1873—1937)主編的《新哲學百科》叢書(Alcan出版社)。這部薩特現象學早期代表作出自為高等學業文憑(DiplGme d』Etudes SupGrieures)所寫的論文,應該屬於薩特青年時期即現象學研究初始階段的成果。在這個時期,薩特強烈希望把現象學和他對人的存在的領會和感悟結合起來。在《想象》一書中,薩特主要對心理學、形而上學直至現象學的有關想象意識的研究進行分析。薩特的想象理論為他的現象學存在論的重要依據——受胡塞爾現象學感召的意識論——打下了基礎,和其他同期作品一樣,預示和涉及了他的現象學巨著《存在與虛無》中的諸多論題。也因如此,要了解和研究薩特及其思想,不可繞過這本書。

薩特的《想象》從哲學史上有關想象的「影像」(Image)的各種理論的比較和分析出發,希望在克服各種偏見和定論的基礎上打開一條通向想象意識的現象學的解放之路。首先,薩特指出對於解釋「影像」的各種錯誤觀點進行批判的必要性。薩特認為,在歷史上對「影像」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傾向:形而上學的和心理學的。建立在二者之上的解釋,有一個根本共同點,就是認為影像具有和超越物一樣的存在類型:即惰性的外在性。薩特以為這樣的解釋是純粹和先驗的,從本質上講就是把影像視為「物」。而薩特以一張白紙為例,明確指出「物」的「形象」(Image)和想象中的「影像」(Image)是不同的。六十多年來諸多關於影像的理論觀點,在薩特看來、都首先來自¨天真的存在論」,即先驗的理論。十七、十八世紀的一些重要的形而上學家們實際上已經出色地論證過這種理論。薩特指出,笛卡兒,斯賓諾莎,萊布尼茲,休謨等對影像的看法其實是相同的,只是在規定影像和思維的關系時才有分歧。對從錯誤存在論出發的影像解釋的這種批評成為《想象》一書的主題:即走出傳統形而上學,對傳統觀點的「矛盾」進行系統批判。《想象》的導言部分確立了這種批判的方向:它首先是歷史的,然后針對傳統觀念系統矛盾。

《想象》的第一章是對歷史上「重要的形而上學體系」的批判。薩特回顧哲學史上有關想象的傳統觀點,指出這些觀點共有的「影像一物」的偏見實際上意味着一種輪回。薩特首先談論的是笛卡兒的影像觀點:把影像和思維當作備不相同和不可還原的兩種存在類型。笛卡兒針對經院傳統把人設定為「半物質、半精神」本體的立場,提出要嚴格區分有機體和思維:思維着的主體性是由於與影像割裂才被確立:這就是我思,想象是心靈的一種思維方式。薩特認為,偉大的笛卡兒理論的欠缺,在於它只是描述了靈魂在「思」之時身體里發生的事情,只是指出在諸多作為影像的身體實在及其創造之間存在着什麼樣的毗連關系,因而笛卡兒的理論不能區分知覺和回憶、知覺和幻想(錯覺);或者如經驗論者休謨,他提出了聯想的概念,卻只描述了聯想的事實。他雖然否定影像和思維的互相還原,卻表現出第二種輪回:思維向影像的還原,這種還原實際上是把主體性融化到惰性的外在性之中,是休謨機械主義心理學傾向的表現。或者,如斯賓諾莎,他的影像具有雙重形態,即雙面論的`心身一元論。和觀念完全不同,影像是作為有限模式的人的思維,也是作為觀念′總體的有限世界的片斷。和笛卡兒一樣,斯賓諾莎的影像和思維是分離的,他的機械關系世界是想象的世界,並不和理智世界割裂。他比笛卡兒更加明確地肯定,影像問題不可能在影像的層次上解決,只有通過知性才能解決。所以,雖然他強調理性直觀知識的重要性,揭示理性在主動情感和意志行動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影像理論仍然和認識理論相互割裂。在薩特看來,與唯物主義機械論相對的萊布尼茲,把影像還原為思維,即許諾惰性外在性向思維着的主體性的還原。這是因為,他努力要在影像和思維這兩種認識模式之間建立連續性,影像被知性滲透。他認為想象世界是一種純粹的機械,無法在其中區分影像和知覺。唯有理性分析的真理才是清楚分明的。所以,影像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間涇渭分明。萊布尼茲提倡的是第一種輪回,即把影像還原為思維。他希望消除笛卡兒影像和思維的對立,以此清楚描述影像和對象的關系,揭示作為意識的直接材料的原始存在,但薩特認為他沒有成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