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麥金太爾的巨大影響下,美德倫理學在西方已經流行了二十余載,研究著作大量涌現,而中國美德倫理學者手中的資源卻依然非常有限。在復興美德倫理學的進程中,阿奎那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堪稱包羅萬象的論域成為西方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近年來對阿奎那思想的重視和重新解讀無疑與美德倫理學在西方的回歸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本書是對阿奎納美德概念的系統研究,無疑可以填補國內對這位“天使博士”缺乏了解和重視的缺憾;同時本書最後一章將阿奎那的美德倫理思想置于當今西方美德倫理學的語境中進行審視,聯系了諸多美德倫理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對于國內學人了解西方美德倫理學的發展動向也大有裨益。另外,作者還在專門為中譯本寫作的序言中,提到了阿奎納對于復興我國儒家傳統可能具有的借鑒意義。

安德魯‧J.德洛里奧教授,現任美國Hope College哲學系主任、亞洲研究項目主任。他在Rutgers College獲得學士學位後,于Columbia University先後取得文學碩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在1993年任教于Hope College之前先後就職于Iona College、Hunter College和Wittenberg University。德洛里奧教授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倫理學、中世紀哲學、宗教哲學以及中西比較哲學,並在這些方面發表了大量論文和專著。
 

目錄

中譯本序言
英文版序言
縮寫對照表
導言
一 本書的基本思路
二 一種有關善的理論的重要意義
第一章 美德的框架
一 自然法的濫用
二 神聖命令vs.與上帝相像
第二章 善的形而上學
一 阿奎那的善的形而上學
二 自然的善
三 分有的善
第三章 上帝與人類的善
一 神聖的善與人類的善
二 上帝的形象
三 終極目的再探
四 此生的幸福
第四章 諸美德之間的聯系
一 美德的本質
二 各種美德
三 諸美德之間的聯系
四 愛與智慧
五 獲得性美德在愛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六 新柏拉圖主義模型下的完善生活
第五章 阿奎那與當代美德倫理學
一 美德與道德自我
二 自我與善
三 上帝與善
四 美德與形而上學的樸素性
五 托馬斯主義的當代活力
六 總結性反思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本書通過考慮上帝在道德自我性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反思有神論與倫理理論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與美德倫理學的關系。近來,托馬斯‧阿奎那的美德理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書以闡釋他的美德概念為核心。我會通過考察《神學大全》中有關自然美德與神學美德的關系,將他的美德理論置于完整的神學框架之中。之前人們頻繁地從阿奎那的有神論背景中抽取其倫理思想,我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阿奎那美德理論的豐富性,並且會低估這一理論在我們當今討論終極存在、善、美德以及道德自我之間的復雜關系過程中的巨大貢獻。

本書一方面是一本歷史研究著作,力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位中世紀的主要哲學家;另一方面它也是當今道德哲學對話的一部分。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美德倫理學在英語道德哲學界強勢復興,使得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以及阿奎那這位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時期最重要的評注者的興趣大大提高。特別是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的著作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阿奎那的道德思想。自從這本書寫就以來,又有很多有關阿奎那倫理思想的重要著作問世。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史蒂芬‧波普(Steven J.Pope)編輯的《阿奎那的倫理學》 (The Ethics of Aquinas,New York︰Routledge,2002),伊莉奧諾‧斯湯普(Eleonore Stump)的《阿奎那》(Aquinas, New York︰ Routledge,2003), 禾�奧‧艾‘水彳患斯 ( Le。J.Elders)的《聖托馬斯‧阿奎那的倫理學︰幸福、自然法和美德》 (The Ethics of Sto Thomas Aquinas︰Happiness,Natural Law and the Virtues,New York︰Peter Lang,2005),以及托馬斯‧希布斯(Thomas Hibbs)的《阿奎那、倫理學和宗教哲學︰形而上學與實踐》 (Aquinas,Ethics,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Meta-physics and Practice,Bloomington︰Indiana,2007)。

雖然有這些更晚近的研究著作,但是將阿奎那大體上闡釋成一個亞里士多德主義者的風尚依然如故。而我認為阿奎那雖然是一個亞里士多德主義者,但他同樣是一個奧古斯丁主義者,從而是一個柏拉圖主義者。本書正是要密切關注阿奎那道德思想中的柏拉圖主義或新柏拉圖主義維度。我尤其關注阿奎那如何采納新柏拉圖主義中分有的形而上學,以及這種形而上學在阿奎那倫理學說中的基礎性作用。正是這種分有的形而上學使阿奎那得以將現實與道德、自然與超自然這兩個序列統一起來。世俗的與精神的兩個序列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阿奎那區分二者最終是為了統一它們。在阿奎那看來,人類的兩個終極目的——自然的和超自然的,是人類分有善的兩種方式。阿奎那作為一個基督教柏拉圖主義者,將善等同于上帝。所有的事物都用它們各自的方式分有上帝。人類通過兩種方式分有神聖的善︰首先,通過他們的自然或本質,就像所有事物以此分有神聖的善一樣;第二,通過一種特殊的與上帝的相像,這只有通過神聖恩典才可能。這樣,自然的和神學的兩個美德序列就通過分有的形而上學在個人之中得到了統一,由此人類生命的世俗和精神性層面就得以結合,道德自我的統一性也就得以保全。

托馬斯主義這種獨特的綜合自然與恩典、世俗與精神的方式對于如今的美德倫理學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它一方面嚴肅看待人類自身的行動對于發展自我的作用,而同時又使人類面對超越以及上帝(中國的“天”)或恩典保持開放性。它既承認我們通過訓練和教化而變成有美德者的自然能力,同時又克服了當代哲學家過分狹隘的“排他性的人本主義”(查爾斯‧泰勒語)阿奎那的道德視域確實是人本主義的,但並不是排他性的,因為它承認對于上天的開放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