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新詠》論稿

《玉台新詠》論稿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張蕾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67147
  • ISBN13:9787010067148
  • 裝訂:31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張蕾的博士論文,定在研究《玉台新詠》。而在此領域已有劉躍進、傅剛兄等名家領先聲於前。張蕾先時有些怯場。當然,要想似他們那樣從頭做起,先版本,後文本,有系統的研究,要想趕上幾位名家,是不太可能的。我與張蕾商量,不求系統,以問題為綱,就研究薄弱或存疑之處人手,寫成若干專題,對《玉台新詠》研究,也是新的貢獻。論文做得比較艱難,但最後還是鍥而不舍地完成了選題計划,順利通過答辯,而且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論稿》分上下兩篇,圍繞《玉台新詠》文本及其傳播過程中出現的現象,開展了專題研究,取得了新的可喜成果。

首先,《論稿》對《玉台新詠》的編輯理念進行了新的認識,揭示出《玉台新詠》的編輯與「情」在梁代文人語境中日益狹隘化及其娛情走向的關系。

論文還從梁代文學發展的主流出發,分析了《玉台新詠》與《文選》選詩相重的現象。過去,我們只注意到了二書選詩的不同,而很少有人顧及相同的選詩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學現象。而張蕾的論文則從此切人,論述新變與通變二派在批評觀念和審美趣味上存在的相同點,糾正和彌補了舊說的不足和片面。

自《玉台新詠》問世後,雖然批評之聲不絕,但其影響也同批評一樣存在。先後出現了增益本、續集和大量的擬玉台體詩。詩的增益,續集的編寫以及擬玉台體詩的創作,不僅反映了歷代文人對玉台體的不同程度的接受,同時也反映出文人對玉台體的感受與體認。
 

目錄


緒言
上篇
第一章 《玉台新詠》的編輯旨趣
一 鮮明的詩史意識
二 敏銳的詩體意識
三 詳近略遠,關注「當下」的熱情
四 趨新的文學觀念
第二章 《玉台新詠》之「情」
一 情之狹隘化
二 情之娛悅走向
三 情在「閨房」之外:《玉台新詠》錄詩的別調
第三章 《玉台新詠》與《文選》選詩相重現象
一 相重的情形
二 相重的原因
第四章 關於編者徐陵及其他
一 徐陵自收其詩平議
二 《玉台新詠》不收徐搞詩原因懸測
三 徐庾:從並稱到高下有別
下篇
第五章 明刻本增補《玉台新詠》的價值
一 回應原編旨趣
二 補原書之遺
三 增補作者所引發的思考
四 從增益行為看明人的「《玉台》觀」
第六章 關於《續玉台新詠》的幾個問題
一 續集與原編的關系
二 從續集看南北詩風融合的問題
三 關於編者鄭玄撫的批評觀
四 小結:兼及「類於蛇足」問題
第七章 從《唐詩玉台新詠》看唐詩與《玉台新詠》的因緣
一 「唐人淵源皆出於此」
二 「艷詩」之「全」與「備」
三 題材的承與變
第八章 擬玉台體詩與「玉台體」
一 擬玉台體詩對「玉台體」特色的捕捉與復現
二 擬詩的不同背景與相同指歸
三 「玉台體」即宮體:約定俗成的感受
第九章 紀昀的《玉台新詠》研究管窺
一 「《玉台新詠考異》為紀昀所作」說補遺
二 精審的考與論
三 成熟批評理念的貫徹
四 儒者立場與詩家慧心的較量
第十章 程琰刪補《玉台新詠箋注》發微
一 刪補原則
二 充實作者小傳與知人論世之旨
三 穿插評點之語與賞讀批評之趣
四 補釋、考校及其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玉台新詠》序跋補錄
附錄二:程琰增補吳兆宜《玉台新詠箋注》作者小傳簡表
後記
 

先師詹鏌先生主持河北大學古代文學博士點招生培養工作時,有一不成文的規矩,不招女博士生。理由說也簡單,沒有可供女生的宿舍。因為那時古代文學博士點是在天津馬場道河北大學古籍所,宿舍有限。所以詹先生自一九八七年招收博士生到一九九七年不再招生,十年問招了四屆博士生,首屆丁立群、陶新民、張瑞君三位師兄,第二屆我一個人,第三屆周延良、張一平,第四屆胡大雷、阮堂明,包括最后以他名義招進來、由我培養的翁傑明都是男學生。但是就在胡大雷還在校時的一九九四年,劉崇德老師在津招收碩士生,其中就有周亞梅、李小芹和曹慶鴻三位女學生了。由此看來,宿舍問題是理由,但不是唯一的理由,是否還有其他理由?詹先生沒說,因此也就不得而知了。

我和劉崇德老師招收博士生也就沿襲了這一傳統。從一九九六年到二000年,一連五屆招的都是男學生。其實我從一九九四年就回到了河北大學本部所在的保定,宿舍早就不成其為理由了。到了張蕾這一屆再堅持老規矩,實在沒有什麼道理,她考試成績合格,而且又是河北師大教古代文學的教師,有很好的基礎,如再堅守,對考生就不公平。於是破了規矩,張蕾就成為我帶的第一個女博士生。此后,胡遂、孫光、楊金花,一發而不可收。現在在身邊的竟有六人之多,已經不是半個天,而是多半個天了。

說起研究生,情況和條件有很大不同。不同地域,不同院校,不同性格氣質,差異很大。真應了劉勰的話: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女同學也不例外。張蕾屬於覃思深慮、用功而且用心的類型。那時讀書,石家庄與保定也就兩個小時路程,交通方便,但她卻堅持在學校讀書,十分刻苦,學習很扎實。

張蕾的博士論文,定在研究《玉台新詠》。而在此領域已有劉躍進、傅剛兄等名家領先聲於前。張蕾先時有些怯場。當然,要想似他們那樣從頭做起,先版本,后文本,有系統的研究,要想趕上幾位名家,是不太可能的。我與張蕾商量,不求系統,以問題為綱,就研究薄弱或存疑之處入手,寫成若干專題,對《玉台新詠》研究,也是新的貢獻。論文做得比較艱難,但最后還是鍥而不舍地完成了選題計划,順利通過答辯,而且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論稿》分上下兩篇,圍繞《玉台新詠》文本及其傳播過程中出現的現象,開展了專題研究,取得了新的可喜成果。

首先,《論稿》對《玉台新詠》的編輯理念進行了新的認識,揭示出《玉台新詠》的編輯與「情」在梁代文人語境中日益狹隘化及其娛情走向的關系。

論文還從梁代文學發展的主流出發,分析了《玉台新詠》與《文選》選詩相重的現象。過去,我們只注意到了二書選詩的不同,而很少有人顧及相同的選詩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學現象。而張蕾的論文則從此切入,論述新變與通變二派在批評觀念和審美趣味上存在的相同點,糾正和彌補了舊說的不足和片面。

自《玉台新詠》問世后,雖然批評之聲不絕,但其影響也同批評一樣存在。先后出現了增益本、續集和大量的擬玉台體詩。詩的增益,續集的編寫以及擬玉台體詩的創作,不僅反映了歷代文人對玉台體的不同程度的接受,同時也反映出文人對玉台體的感受與體認。因此,對這些接受現象的研究,也是《玉台新詠》研究的當然之義,而且也有其重要的文學史意義。論文結合中晚明士人的審美趣尚,研究明刻本的增補現象。研究流傳至今的兩個完整續集《續玉台新詠》與《唐詩玉台新詠》,接續起《玉台新詠》與陳、北朝、隋唐各代詩歌存在的關系。研究擬玉台體與各代文人感受與復現「玉台體」特色的動機與目的,都是從《玉台新詠》研究的薄弱之處着力開掘,從而取得新的研究成績。

《玉台新詠》雖然影響不絕,批評不斷,但對其注釋與研究並不是太多。到了清代,有了紀昀對《玉台新詠》的校勘和評點,有了吳兆宜和程琰的箋注,這是應該引起研究界注意的新現象。張蕾的《論稿》對紀昀所做的《玉台新詠》版本校勘及評點工作開展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正統文人對《玉台新詠》的復雜態度,讓我們看到紀昀對《玉台新詠》態度的典型意義。重道,自然尚雅。但是作為一個文人,又有其重情率性的一面,因此對以情為主的《玉台新詠》,紀昀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論稿》對此現象的論析是頗有啟發意義的。

關於博士論文的寫作,歷來有很高要求,對博士論文的評語,也多打上重大突破、填補空白之類的印記,以示論文的價值。其實,從這些年的博士論文來看,一篇博士論文,能夠實實在在地解決幾個問題,對某一研究課題有所推進,就應該是很不錯的研究了。張蕾的論文即屬於這一類。談不上重大突破,更不敢說是填補空白。它不求體系完整,是迎着問題而來,在比較深入的研究中,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我覺得還是這樣的論文看着踏實。

經過兩三年的修改,張蕾的論文即將付梓,有感於上,拉雜寫來,勉充為序。

2007年12月22日於國家圖書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