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分析(修訂版)

攝影作品分析(修訂版)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唐東平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864733
  • ISBN13:9787806864739
  • 裝訂:平裝 / 10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分析作品,是一件困難且不討好的事。

分析不比欣賞那麼愜意,欣賞完全可以憑主觀感覺,可以不顧及作品的語境、語言方式與特定語言中所包含的特定內容,可以不考慮個人欣賞時所持的態度與立場,以及所采用的表達方式上的分歧,甚至可以不計較後果;而分析則不然,得嚴肅審慎,客觀公允,切中肯綮,中規中矩。鞭闢人里,人木三分。比如說,何謂大師?大師“大”在哪里?何謂“好”作品?它究竟“好”在哪里?到底是難得的好作品。還是普通的好照片?好作品與好照片的區別又在哪里?既然是分析。就得有章法,得按規矩辦事,必須熟悉作者的成長、作品形成的過程與所采用的語言及其表達上的技巧。與其他藝術類型的作品相比,攝影作品更有其獨特的一面,它所采用的是攝影語言。因此,分析攝影作品,就必須充分尊重攝影的本體語言,以及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同的個人化的表述方式,不能照搬美術作品與文學作品的分析手法來進行。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攝影作品都是藝術作品,許多優秀的而非藝術的攝影作品,是斷不能用所謂的藝術標準來衡量的。對攝影來說,最重要的還不是藝術,其中尚有比藝術更重要的事。


作者簡介︰
唐東平,筆名廣言,1964年生。 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副教授。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攝影構圖》、《人像攝影》、《彩色攝影》、《攝影作品分析》、《光線處理》、《攝影造型基礎》、《圖片攝影》(首都十五所高校公共選修課)等。主要著作有《廣告攝影》(與人合著,遼寧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人像攝影》(中國攝影出版社2000年出版等)。
 

目錄

自序︰散木充材 勉為其難
1.關于攝影
攝影是什麼
攝影是什麼
攝影與藝術——關于“攝影是一門藝術”的反思
藝術與藝術性
攝影藝術性往往是指攝影這種獨特的表現方法
重要的還不是藝術
攝影的分類研究
圖片攝影分類研究的迫切性與意義
圖片攝影分類研究的方法
圖片攝影分類的表述
給攝影師定位
攝影師與藝術家
攝影師與社會學家
攝影師與人道主義者
攝影師與商人
攝影師的素質
給攝影作品定位
掌握攝影史知識,熟知攝影創作現象
充分理解攝影作品中所隱藏的各類信息
在傳統文化的土壤里找到作品的“根基”,理清其方方面面的脈絡
思考與練習
2.關于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的立意——攝影師真實的拍攝意圖
表意的範圍
表意的角度
表意的深度
攝影作品的選材——攝影師精心選擇自己認可的題材
選材的實質
選材的依據
選材的角度
選材的常用方法
攝影作品的構思——攝影師選擇適合自己又適宜于被攝對象的具體表現方法
景別
拍攝角度
構圖方案的選擇
光線處理
色彩處理
技巧策略
思考與練習
3.關于攝影作品的分析
創作成功的評判標準
難易程度
創新程度
思想深度
美感程度
攝影作品分析的一般性步驟和方法
看立意——瀆懂畫面的含義
看表達——分析畫面內外的各種表現技巧
攝影作品的比較分析法研究
從攝影創作風格的演變(歷史角度)來比較分析
從師承關系上分析
從攝影師自身的創作中尋找可比較因素
東西方同類創作的比較(橫向比較)
歷史上同類創作的比較(縱向比較)
比較分析法舉例
思考與練習
4.攝影作品實例分析
系列攝影作品實例分析
攝影專題分析
非連續性系列照片的簡要分析
單幅攝影作品分析前的準備工作
獲取有關攝影家的背景資料
了解相關攝影家的攝影創作觀念
歷屆入學考試樣卷題解要點說明
審題
綜合造型技巧的詳細分析
分析總結
樣卷答題要點的簡要說明
思考與練習
後記︰語言的另一面
 

分析作品,是一件困難且不討好的事。

分析不比欣賞那麼愜意,欣賞完全可以憑主觀感覺,可以不顧及作品的語境、語言方式與特定語言中所包含的特定內容,可以不考慮個人欣賞時所持的態度與立場,以及所采用的表達方式上的分歧,甚至可以不計較後果;而分析則不然,得嚴肅審慎,客觀公允,切中肯綮,中規中矩,鞭闢入里,入木三分。比如說,何謂大師?大師“大”在哪里?何謂“好”作品?它究竟“好”在哪里?到底是難得的好作品,還是普通的好照片?好作品與好照片的區別又在哪里?既然是悶熱,就得有章法,得按規矩辦事,必須熟悉作者的成長、作品形成的過程與所采用的語言及其表達上的技巧。與其他藝術類型的作品相比,攝影作品更有其獨特的一面,它所采用的是攝影語言。因此,分析攝影作品,就必須充分尊重攝影的本體語言,以及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同的個人化的表達方式,不能照班美術作品與文學作品的分析手法來進行。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攝影作品都是藝術作品,許多優秀的而非藝術的攝影作品,是斷不能用所謂的藝術標準來衡量的。對攝影來說,最重要的還不是藝術,其中尚有比藝術更重要的事。

攝影主要體現在“拍”上,即如何“做”上(按常理,“做”也是需要動腦筋的,但可能“想”的終究要少一些),而分析則主要表現為“看看—想想—說說”(明顯地,這里“想”得較多)。按通常標準定性,所謂分析就是“事後諸葛亮”,也許還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眼下,在全世界範圍內,攝影師絕對數量最多的中國,與攝影師絕對數量並不太多但已很有成就的歐美國家相比,明顯缺少點什麼。在許多領域,似乎我們想的還不如別人多,做的也不比別人好。很多人的“做”與“想”是彼此分割的,單從作品中看,很難發現其內在的統一與有機的聯系。更糟糕的情況是,我們的“做”往往是在人家“做”了之後,“想”也在人家“想”了之後,即使是在國內較有影響也確實較有個性與想法的攝影創作,也還是缺乏完全意義上的獨闖經審核思想底蘊。當然,個中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但如何將“做”與“想”結合起來,依愚之間,拋下浮躁,先坐下來,定一定神,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攝影師的成熟不僅僅是技法上的成熟,更應該是思想上的成熟。說得再準確些,是思想與智慧表達的到位,這是技法與思想境界的圓熟,兩者已是全然不可分割。當然,對攝影作品分析而言,技法方面的分析相對來說要容易些(如果能將技法與思想分開說的話),而對思想的分析就很難說得清晰明了了。

許多人熱衷于創作單幅照片,而不太願意在多幅照片和系列照片的拍攝上下工夫。他們覺得攝影如果那樣做的話,會太花費精力了,至少要減少一半的樂趣,因為將注意力集中投入到一處,很多別樣的攝影樂趣就無暇體驗了。絕大多數的攝影比賽與展覽,也較側重于單幅照片的評比與展示。節目前的條件來說,多幅照片的評比與展示還不能像單幅照片那樣靈活方便,尤其是在宏觀的操作上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其實,許多人都明白,對于作品(創作與鑒賞)本身來說,單幅作品難以說明問題︰一幅照片要闡明一個事實或某種主張,表達一種真正視覺上的深刻見解,創造一種激動人心的視覺形象,那簡直是奇跡,事實上往往並不容易做到,可以說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應當說,單幅照片的成功純粹是一種歷史現象(而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歷史現象至今仍在被大肆宣揚,難免會誤導攝影創作),大凡成功的單幅照片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或者有較為密集的視覺宣傳攻勢。這在社會意識形態大一統的時代較為常見,它們一般都是以巨大的發行數量來取勝。如今看來,單幅照片一統天下的神話早已成了歷史。

今天,我們評價一個攝影師的成就,則不能像過去的時代那樣,僅憑一兩張成功的照片(大多數情況是指獲獎或公開發表後引起較為強烈反響的那種),而應當終其一生(或主要的攝影創作歲月)看其綜合的成就,不僅看創作本身的成就,更應看到創作以外的工作實績。有位可敬的老先生說︰“仔細想來,攝影師拍了一輩子照片,最後真正能夠成為歷史、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也就只有那麼一兩張。”誠然,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說得更確切些,是深受“沙龍攝影”影響的中國近幾十年來攝影圈內的一種現象或狀況,而這一現象或狀況本身也值得我們去做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我們以往分析攝影作品,都一律將攝影作品當做藝術作品來分析,也不管它是不是藝術作品。即使是非藝術類作品,也非得從藝術方面去分析評價。很少有人能將藝術類作品與非藝術類作品區分開來,尤其是無法說清藝術類與非藝術類作品中的藝術性問題。今天,我們知道,過去將所謂的藝術化原則作為唯一衡量攝影作品成敗標準的做法,是何等的荒謬了。

按理說,分析攝影作品,更準確、更客觀的應該是針對某位攝影師整體的攝影成就,比如說,攝影師一貫的創作與風格。分析成組的或系列的照片,相對來說要比分析純粹的單幅照片顯得更為實在些。分析單幅照片,無論是對攝影還是攝影師來說都是有欠公允的。單就分析而論,也是單薄、蒼白、不夠分量的。遺憾的是,鑒于我國攝影界的實際情況,尤其本教材所針對的是廣大初學者與本專業的學生,為了操作方便起見,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這里仍將不得不側重于“單幅照片”的分析。當然,這絕不是孤立地去看問題,而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用有機的、聯系的和活動的方法來區別對待每一張“單幅照片”。

攝影走到今天,已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無論是從技術層面上,還是從創作觀念上,都給人一種改天換地的感覺。概括起來說,現代攝影的基本狀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分類細化;二、專業性強化;三、藝術攝影的含義趨于具體化;四、攝影手段日漸多樣化;五、攝影師構成多元化。要對攝影作品進行分析,就無法規避一連串的問題︰攝影究竟是什麼?攝影的本質特性如何?攝影的局限性體現在哪里?攝影如何分類?攝影語言究竟有什麼特點?攝影必須美嗎?攝影者該持何種心態?攝影與藝術的關系如何?攝影與文化的關系如何?攝影與科學的關系如何?攝影作品成功的標志是什麼?攝影的風格與流派又是怎樣?

通常,攝影作品分析的一般性步驟為︰首先從讀圖開始,了解畫面的真實意圖,進而解讀攝影師,包括掌握相關的背景資料,最後再回到對作品的解讀。聯系時代與歷史,聯系具體的創作者,我們可以講讀圖的過程簡化為“三步式”︰一看“說”什麼?二看怎麼“說”?三看“說”到什麼程度?但眾所周知,攝影創作倡導求異、求新、求變,目的是要不斷豐富和發展攝影的表達手段。攝影作品的分析同樣不能以公式化、概念化敷衍了事。我們分析攝影作品不是要有意無意地給攝影創作制定一個有形或無形的標準,而是恰恰要破除任何表達上的思想僵化與創造力的枯竭,提供更多的可選擇的思路與表達方案,來積極地影響我們的攝影創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舉一反三,可望觸類旁通,可望創作時的不拘一格。

本教科書將汲取眾家所長,分析攝影創作的某些個例,並結合近年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入學考試的攝影作品分析試題,力求對攝影作品分析方法作一些有益的嘗試,並與大家共同探討。

不斷怎麼說,不討好的事,還得有人去做,敝人汗顏,權當散木充棟一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