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基雅維里從政治關系的角度來考慮基督教。他將有組織的宗教當做一種社會控制的設置和工具,但他也確信宗教有害於社會的演變,因為它引導群眾關心虛幻的身后世界而非實在的當下世界。對於馬基雅維里而言,《聖經》就像許多古典作品一樣,它用玫瑰色的眼鏡來透視世界。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達的觀念就是馬基雅維里認為的那種不根據真實的人性來定義現實世界、實踐現實世界的思想典型,希臘的哲人用不可能企及的理想來構建他們的觀念。馬基雅維里也用評價柏拉圖理想系統的方法來評價基督教的道德。對於馬基雅維里而言,基督教營造的教義結構是不現實的和不自然的,因而無真實價值可言。

如此這類的意見並沒有使馬基雅維里名噪一時。事實上,馬基雅維里的名字遭到詛咒是因為他1527年逝世前幾年有人盜版印制、抄襲、傳播了《君主論》。不過那時的馬基雅維里也習慣了被人不屑一顧。那些曾經想對他表示尊敬的人,尤其是那些其行為被他鮮明剖析過的君主,都會在馬基雅維里闡述的真理世界面前感到難有其立足之地。而那種不屑一顧完全是馬基雅維里主義的寫照,它意味着大多數統治者和君主對一本揭示他們手段的書本身毫無興趣可言。
 

目錄

第一章 享受愛而非金錢
第二章 馬基雅維里時代的歐洲
第三章 身不由己
第四章 與狼共舞
第五章 馬基雅維里名揚佛城
第六章 與尚武教皇周旋
第七章 百感交集
第八章 囚禁
第九章 放逐
第十章 《君主論》
第十一章 復出
第十二章 最后的歲月
第十三章 馬基雅維里的遺產
附錄Ⅰ 馬基雅維里的主要著作
附錄Ⅱ 馬基雅維里的生平和時代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