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定︰政治經濟視角下的均衡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定︰政治經濟視角下的均衡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張繼民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64283
  • ISBN13:9787309064285
  • 裝訂:平裝 / 23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初,在全球金融危機全面升級並對世界經濟日益產生不利影響的背景下,構建良好和諧的中美經貿關系對穩定全球經濟意義重大。本書使用貿易政策決定的政治經濟分析方法,探討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制定如何受到制度和政治過程的影響,如何服從和服務于美國對華整體戰略的需要,如何受到美國國內政治以及利益集團的影響。本書著力探討影響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各種因素,對美國貿易政策制定及其對華策略提供一個全景圖式的分析,並強調貿易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博弈和妥協,以此為視角展望未來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並提出應對之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模型
 第一節 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文獻綜述
 第二節 貿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經濟分析框架
 第三節 貿易政策的決定:理論分析模型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美經貿往來與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 中美關系與經貿往來
 第二節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演變和特征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策機制與貿易政策
 第一節 美國貿易政策的決策過程
 第二節 美國貿易政策決策體制及歷史演變
 第三節 美國國會與對華貿易政策
 第四節 總統、行政部門與對華貿易政策
 第五節 總統與國會的分歧——以最惠國待遇問題為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美國的國家利益、全球戰略與對華貿易政策
 第一節 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全球戰略
 第二節 美國的對華戰略與貿易政策
 第三節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對華貿易政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利益集團與美國對華貿易政策
 第一節 利益集團與貿易政策概述
 第二節 對華貿易政策上的利益集團對立及其影響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決定的經驗實證——以對華技術出口管制為例
 第一節 美國對華出口管制
 第二節 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
 第三節 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的計量分析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及對策
 第一節 本書主要結論
 第二節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展望
 第三節 我國制定對美貿易政策的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
 

初識本書作者張繼民博士已是十年前的事了。1997年,一個經濟學的門外漢在大學畢業幾年之後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考人了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投人我門下從事世界經濟專業的學習和研究。三年學習期間,他表現出了對經濟學濃厚的興趣和較好的科研能力,不僅隨我參與了一些重要課題的研究而且還在《金融研究》等學術刊物和出版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碩士畢業後,作者長期任職于國內某證券機構,但其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學業。2007年,作者從實務部門回到高校從事了他喜歡的教師職業,日前欣聞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的著作《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定——政洽經濟視角下的均衡》即將出版,十分欣慰,並為之序。

貿易政策作為橫跨經濟學和政治學兩大學科的課題,其研究方法和結論向來紛繁龐雜。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傳統的貿易理論證明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自由貿易能夠實現福利的最大化,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都是不必要的,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大力推崇自由貿易時的理論基礎。但是,現實世界中人們發現除極少數的自由港外真正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的國家或地區卻是風毛麟角,就連以推廣“自由貿易”為己任的發達國家也以種種原因和借口實行各種各樣的貿易保護政策,如歐盟廣受詬病的農業補貼、美國對高新技術及其產品出口的審查和管制等等。

有鑒于此,經濟學家們轉而從其他角度來尋找貿易保護政策的理論依據。最優關稅理論、幼稚產業保護論和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等應運而生,從不同角度闡明了在一定條件下,一國實施保護性的貿易政策可提高當期或者未來的福利。然而這些理論仍存在兩方面的缺陷,一是它們的應用存在很強的前提條件,如最優關稅理論不考慮對方的反應和報復,戰略性貿易政策僅適用于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等。二是它們均無法解釋發達國家受保護的往往是一些目前相對落後的成熟產業,甚至是夕陽產業的現實。

在政治學研究領域,貿易政策並非是一個獨立的研究主題,通常情況下是放在對國家政策的一般性探討之下,或從國際關系視角或從國內政治視角來進行論述的。如吉爾平的“圉家霸權論”,從國際貿易體制的供給方(霸主國)揭示了貿易政策轉變的國際政治根源;而“利益集團”分析方法和“制度”研究範式則從貿易政策的制定過程、參與主體、權力分配以及利益集團間的矛盾和合作入手,研究了微觀主體在特定的泱策機制下對貿易政策的影響渠道和機制。但這些方法由于缺少了經濟層面的分析而無法洞見決策參與者的經濟動因,從而也無法很好地預見當經濟環境改變時,各主體的行為模式和利益訴求將發生怎樣的調整和轉換。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積極干預的凱恩斯主義盛行于西方世界時,�些經濟學家將40年代興起的公共選揮理論作為反對經濟干預的利器。其後,經濟學家又將其運用在貿易政策的分析領域,形成了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法,它從收人分配這一主題出發,抓住貿易政策作為“公共物品”的非市場集體決策的特征,在純貿易政策理論與政治學研究框架間搭起橋梁來分析貿易政策的“內生”過程及結果,為填補理論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奠定了基石,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正是在大量參閱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張繼民博士的這本著作運用政治經濟分析方法,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制定如何受到制度和政治過程的影響,如何服從和服務于美國對華整體戰略的需要,如何受到美國國內政治以及利益集團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書通過國際貿易政策決定的博弈分析模型,把歷史分析、理論研究與實證檢驗有機地結合了起來,頗有新意。

首先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多學科多流派的綜合,在以經濟學分析法為主的基礎上,吸收了政治學分析方法的觀念、研究範式和工具,建立了融合國家利益、利益集團的影響和決策機制為一體的貿易政策分析框架。以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為核心,通過將國家非經濟利益納人到政府的社會福利效用中,構建了政府一利益集團博弈的經濟模型,對傳統的經濟學理淪僅注重經濟利益分析的缺陷進行了修正。

其次,本書使用了案例分析和計量分析方法進行了實證研究。前者有助于剖析行為主體的不同特征和利益差別,以及在決策過程中的利益訴求與沖突,使歷史事實更加豐滿生動,而後者則在驗證較長時期內的貿易政策及其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方面更具有說服力。做到了歷史分析、理論研究與實證檢驗的有機統一。

最後,在實用性方面,正是由于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制定過程進行了全面而深人的研究,就為分析和預測未來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走向以及我國的應對之逋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在當前對外貿易事實上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且美圉又位居我國重要貿易伙伴國的情況下,這樣的研究和洞見就更加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十年來,我見證了作者一步步的成長歷程,本書盡管仍有不足之處和有待繼續深化研究的問題,但仍不失為一本理論聯系實際,兼具一定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著作,可見作者必定也為此書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因此,在此專著即將付梓之際,謹向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賀,並希望他在今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能再接再厲,取得更多的成績。是為序。

張誠
2008年11月于南開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