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簡史

中國民族簡史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呂振羽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70245
  • ISBN13:9787010070247
  • 裝訂:平裝 / 22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第一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民族史著作,作者在民族關系史的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漢民族形成理論、民族融合理論、民族戰爭理論和民族人物評價理論等一系列一家之言。

民族史與國家史是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研究中國各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無疑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它的艱巨性不僅在于歷史資料和語言文字方面的困難,也還由于各民族社會歷史狀況的差異,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理論探討。民族史研究特有的艱巨性,往往使人望而卻步。編寫一部綜合探討各民族歷史發展的著述,更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作者1948年在哈爾濱編著本書時,不僅不能像50年代以後那樣可以獲得各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調查資料,而且在利用舊有資料和前人成果方面,也面臨很多困難。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見的。

呂振羽,歷史學家,湖南邵陽人。1926年畢業于湖南大學。曾任大連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東北人民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及考古研究所和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著有《中日問題批判》、《最近世界之資本主義經濟》、《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政治思想史)、《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等。
 

目錄

初版序
增訂版序
一 問題的提起
二 中國人種的起源
一 蒙古和馬來都是人類起源的聖地
二 中國人種的第一個主要來源——蒙古人種
三 中國人種的第二個主要來源——馬來人種
四 中國人種的其他成分
三 漢族
一 漢族的起源形成和初步發展
二 漢族的發展和民族的斗爭(一)
三 漢族的發展和民族的斗爭(二)
四 農民土地饑荒和漢族人口的移動
五 百年來的革命和反革命
六 全國解放前的兩種傳統和兩種社會形態
四 滿族
一 滿族的起源和形成
二 女真(滿族)的奴隸制度革命
三 滿漢關系的歷史過程
四 滿族的衰落
五 是否還有一個作為民族看待的滿族存在
五 蒙古族
一 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
二 蒙古族的奴隸制度革命
三 蒙古奴隸主國家對外侵略的影響
四 蒙古族的衰落
五 蒙古族的解放
六 回族
一 回族(突厥族)的起源形成及其不平衡發展
二 突厥族和回教
三 被壓迫的回族和其斗爭
四 回族的解放
七 藏族(圖伯特族)
一 藏族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二 喇嘛教的封建統治和外力支配
三 解放前夜的藏族現狀和斗爭方向
八 維吾爾族、羅羅族、唐古特族、苗族、�族、黎族、鄂倫春族及其他
一 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札薩克族、布魯特族
二 唐古特族
三 羅羅族
四 苗族
五 焚、撢、瓦崩、卡箐、緬甸等族
六 黎、“土番”、“晝民”、“畬民”等族
七 鄂倫春族、達呼爾族、呼爾克‧黑斤奇勒族及其他
八 結語
九 結論
一 歷史的矛盾發展和百年來民族斗爭的總結
二 全國各兄弟民族人民在偉大毛澤東的旗幟下繼續前進
附一 我國若干少數民族的原始公社制或其殘余
附二 地下出土的遠古遺存和我國原始公豐土制時代的歷史過程
附三 重讀《中國民族簡史》
重印說明
 

中國國內民族問題,客觀上已迫切需要解決;在我們的主觀上也早已提到行動的日程。但我們對國內各民族,尤其對各少數民族歷史和現實情況的了解,還相當隔膜。外國資產階級學者對中國各民族的研究,大都從侵略主義的觀點出發;國內資產階級學者的研究,則大都從大民族主義的立場出發;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御用的著作,尤其是“陶希聖校對”的《中國之命運》,便不過是封建買辦法西斯大民族主義的扯謊宣傳,是其對中國各民族和人民的挑戰。這對于我們,基本上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因此,我這本小冊子——《中國民族簡史》稿,由于主觀能力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雖有不少缺點;但把它印出來,提供給工作者和研究者作參考,我以為不是全無意義的。

這本小冊子,是在工作和行動過程中寫的;所根據的材料,由于條件的限制,基是︰(一)自己在工作和行動中的實地接觸與調查,(二)身歷國內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同志們的口述,(三)在工作和行動中所能搜集到的一些書籍雜志等。內容上,由于著者生活的繁忙、動蕩和材料搜集不全面,不僅可能有不少錯誤,而且對有些民族僅能粗枝大葉地敘述,甚至沒能加以敘述。為彌補缺點和糾正可能發生的錯誤,自己將從實際工作中實地體驗和調查研究,不斷加以充實和修改,並希讀者和同道幫助。

我們在工作和行動中實地接觸幾個少數民族的情況後,不只發見了一些書本材料大多不可能,且改變了我自己過去一些部切實際的認識。因此,我更深的感覺到,從事研究工作的進步史家和民俗學者,應從單憑書本等死材料出發的方向,轉入實地調查研究和具體斗爭出發的方向,掌握活的情況,獲取活的材料,並從這種基礎上去認識、抉擇和應用書本材料。同時,我也更加相信,在這偉大時代的偉大斗爭中,較年輕的一代將從實際斗爭里面,鍛煉和涌現出大批優秀的史家和民俗學者——他們將遠遠勝過我們這一代。

我自己在過去的一些著作中,由于實際生活的不夠,常不免為人們書本的虛偽與片面材料所蒙蔽,而構成一些部切實際的擬制錯誤的論斷。如在一九三三年的《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即《中國原始水史》)里面,關于中國人種的起源問題,我忽略了第二個主要來源的馬來人種,同時把一些馬來人種系統的民族,誤認為蒙古人種的系統;在一九四O年的《簡明中國通史》里面,對于回族,也強調了他們的宗教性,不自覺地作了人家的尾巴;在一九三四年的《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 即《中國奴隸制及初期封建制度史》)和一九三六年的《中國政治思想史》里面,于歷朝封建統治者對國內人民和少數民族所叫囂的“正統”問題、所施行的改良政策,都相當忽視,沒有足夠的去把握其實際意義……,這都是我自己已明顯感覺到的。以訛傳訛,好些進步史家也跟著我形成同樣缺點,犯了同樣錯誤,我應向他們和讀者道歉;不過我又當聲明,表現在那些拙著中的我的系統見解和認識,到今位置,並沒有基本改變。如我一九三O年在《益世報》所發表的《中國社會之史的發展諸階段》關于中國社會史發展階段的劃分,已承不少新史家贊同,我自己也還沒有改變那個基本見解。但這不是說那已是完全正確的,恰恰相反,在今後由于新史料的發現與史學水準的提高,是完全可能把那種論斷推翻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