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最新譯本 終身典藏

至今唯一一本全面、系統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各國頂尖學者權力推薦

本書經過五次修訂亞當‧斯密畢生最重視的作品

本書是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了六個版本。書中主要闡釋了道德情感的本質和道德評價的性質。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丑、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展的秘密。

斯密反對神學家用宗教來說明道德的根源,而是把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征。這種道德情操永遠植根于人的心靈深處,這就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
 

目錄

第一卷 行動的適宜性
第一篇 論適宜性
第一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相互同情的快樂
第三章 論通過看他人情感與自己情感是否一致,判斷其是否適宜
第四章 續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論與適宜性一致的不同程度的激情
引言
第一章 論從肉體獲得的激情
第二章 論因想象的某個傾向或習慣而產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論關系到行為適宜性的順境和逆境對人類判斷的影響,以及為什麼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得到贊同
第一章 雖然對悲傷的同情通常比對歡樂的同情更為強烈,但它常常沒有當事人感受到的那麼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及地位的劃分
第三章 論由贊賞富人和大人物、鄙視或忽視窮人和小人物傾向引起的道德情操的敗壞
第二卷 論優點和缺點、或獎賞和懲罰的對象
第一篇 論優點和缺點的感受
引言
第一章 任何表現為適宜的感激對象的行為值得報答,同樣,任何表現為適宜的憎恨對象的行為應受懲罰
第二章 論感激和憎恨的適宜對象
第三章 不贊同施恩者的行為,就不會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贊同損人者的動機,就不會同情受難者的憎恨
第四章 對前面幾章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對優點和缺點感覺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正義和悔恨的感覺,以及優點的意識
第三章 論天性構成的實用性
第三篇 就優點或缺點的行為,論財富對人情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章 論這種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命運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最終原因
第三卷 論評判自己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及責任的感覺
第一章 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揚和值得贊揚的喜愛,對責備和應受責備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權威和影響
第四章 續
第五章 論自我欺騙的本性,及普遍規則的起源和效用
第六章 論道德普遍準則的影響和權威。以及它們被公正地看作神的法則
第七章 何種情況下責任感應是我們行為的唯一原則,何種情況下應該與其他動機一起發揮作用
第四卷 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效用的表現賦予所有藝術品的美、以及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的表現賦予人品性和行為的美,以及美感在何種程度上能被看作原始的贊同原則
第五卷 論習慣和風尚對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習慣和風尚對美與丑觀念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慣和風尚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卷 論美德的品性
第一篇 論個人的品性,就其影響個人幸福而言;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個人的品性,就其對他人幸福的影響而言
第三篇 論自我控制
第一章 論天性使個人成為關心和注意的對象的次序
第二章 論天性把社會團體作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章 論普遍施行的仁慈
結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