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
定價:78
NT $ 68
 

內容簡介

過新橋的時候,從那稱不上霧的九月清晨的煙靄中傳來了通知發車的第二次鈴聲。葉子聽着仍若無其事的樣子,車夫卻飛快地奔跑起來。車子轉過街角一家名為鶴物的客棧,在穿過總人馬聚集的公用井一帶時,只見一個青年守着八成已關閉了的停車場入口大門,和正要關大門的站務員爭吵着,一面朝這邊張望。

「哎呀,來遲了,真對不起……還來得及嗎?」

葉子說着走上台階。青年微微掀了掀粗陋的麥秸草帽,一聲不響地遞過一張藍色車票。

「啊,為什麼不是頭等票,我是一定要坐頭等廂的呀,請去換一下吧。」

葉子想這樣說,可心急火燎的站務員在催促,葉子只得默默地和青年並肩邁着碎步,匆匆朝惟一一扇仍開着的檢票口趕去。剪票員極為不快地望着這兩名乘客,一面伸出左手等着。兩人正要各自掏出車票的時候,剛才那個號衣上帶着濃重的靛青味兒的車夫,肩上斜搭着一條粗紋薄嗶嘰圍毯,慌慌張張地追來,一面說着:

「少夫人,您忘了這個。」一面遞過橄欖色綢手帕裹着的小包。

「快,快,再不快點車要開了!」檢票員忍不住生氣地嚷道。

在青年面前被稱作「少夫人」,又被檢票員大聲呵斥,針一般敏銳的神經立刻使葉子別扭起來,她頓時停住一直匆忙的腳步,向車夫走去。

「您辛苦了,回家就說我今天可能回來得很晚,讓小姐們自己去校友會吧。另外要是橫濱的近江屋——賣西洋雜貨的近江屋有人來,就說我今天自己上門去了。」

車夫焦急地望了望檢票員,又看了看葉子,就像自己要誤車了似的,十分緊張。檢票員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在眼看就要關閉通道時,葉子快步走來。

「實在對不起。」

她一面說着掏出車票,一面對檢票員示以花兒綻放般的微笑。檢票員顯得挺尷尬,但還是乖乖地在車票上打了孔。

月台上站着的所有人,無論站務員還是送行的人們,都將目光投向他們。葉子渾然不覺似的與青年親密地並着肩,從容而行,一邊說着猜猜車夫給的包裹里有什麼啦,再沒有像橫濱那樣吸引自己的城市啦,把票放在一起收好啦之類的話,並不時用音樂家那種纖細的手指有意似的尋找機會碰觸青年的手。由於兩人牽動了車上所有人的視線,青年像極不成熟的少女一般害起羞來。葉子饒有興趣地望着青年自己跟自己生氣的樣子。(P1—2)
 

目錄

譯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有島武郎(1878—1923)是日本白樺派的重要作家。他出生於東京貴族官僚家庭,父親是薩摩藩士,明治維新後曾在大藏省任重要職務,後來就職於政府支持的公司(日本輪船公司、日本鐵道公司等)恩。有島武郎出生於富貴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在為貴族子弟設立的學習院學習。

但是,由於時代的關系,有島武郎沒有繼承父業,而是走上了一條獨特的人生之路。它於明治34年(1902年)7月在札幌農業學校畢業,同年12月作為志願兵入第一師團,但在翌年11月即退伍。有島武郎在札幌農業學校學習期間寄宿在該校任教的新渡戶稻造( 1862—1933)家,新渡戶稻造是明治維新時代名人,農政學家,對有島武郎產生了很大影響,後來又島在去東京時又受到內村鑒三(1861—1930)的影響而信仰基督教,並在1901年加入了札幌獨立教會(於1910年退會)。

處在東西文化激烈碰撞中的有島武郎為了更深入探討人生的意義,決定「離開身邊一切情勢,用自身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有島武郎語)在恩師新渡戶稻造的勸誘下赴美學習。有島武郎是於明治36年8月25日乘日本郵船伊予丸號從橫濱出發的。9月8日抵達芝加哥,9月24日到達賓夕法尼亞後,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他在這里學習的是英國史、中世史、經濟( 勞動問題) 和德語,並於第二年( 1905年)6月提交《日本文明的發展——從神話時代至將軍家的滅亡》的論文(依據小玉晃一——《有島武郎與美國》一文) 而獲碩士學位。接著他去了一所教友會的精神病院做了兩個月的護理工作(這是以內村鑒三為榜樣而為)。這一時期,有島武郎處於青春彷徨期,可以說是他思想上的「混沌時代」。在這所病院里有島武郎的枕邊書是英文版的《聖經》、日本版的《聖經》、但丁的《神曲》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四冊書。在同醫院患者的接觸中有島產生了對基督教的懷疑。

精神病院的服務結束之後,有島武郎於同年9恩月末再去波士頓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的科目有《1815年以後的歐洲的擴張》、《中世和文藝復興的藝術》《勞動問題》《宗教史概論》等。在這一年的12月同亡命美國的社會主義者金子喜一相識,經常出席無政府主義者的集會,由金子喜一介紹與律師彼貝相識,彼貝是位惠特曼的愛好者,每晚都向住在他家的有島武郎朗誦惠特曼的詩。有島對於惠特曼的詩不僅作為文學的經典來閱讀,而且惠部特曼詩里的許多思想成了有島的信仰。他從中接受了惠部特曼的宗教觀,他要仿效惠部特曼成為日本的「自由人」(自然人)。同時他也是在日本最早介紹惠部特曼的人。在明治36年(1905年) 6月他在美國北方一農家勞動,9月以後去美國國會圖書館學習文學與歷史。在這段時間他禁絕其一切而醉心讀書。他在這里傾心於勃蘭兌斯、易卜生、托兒斯泰、克魯泡特金、屠格涅夫等人的著作,易卜生的《布蘭德( 1866年)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易卜生的這出劇譴責了資本主義的丑惡現實,痛斥宗教道德,但是也張揚了極端個人主義,劇中的「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無所有」成為有島的生活信條。在翌年(1906年)5月易卜生影響之深。他於明治39年(1906年)9月離開生活了三年的美國,從紐約赴意大利。1907年4月回到日本。在這一年的2月,他曾在倫敦會見克魯泡特金。美國、歐洲的讀書和游歷對於作家有島武郎來說起到了關鍵作用。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惠部特曼詩中「自然人」的啟發,他要把自己「從一切權威中解放而獲自由,主張自己生命的惟一的(價值),作為自然人、自由人而使生命完全燃燒,這即是有島的理想。」(小玉晃一《有島武郎與美國》,見利澤行夫 編《越過國境的文學》,英潮社,1975年版,第53頁。)他在大正11年(1925年) 寫的隨筆《不要主義》里寫道:「所謂主義是每時每刻都由多余的第三者而被固定下來的。但是在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主義更沒用的東西了。不管什麽主義里假如有主張固定襲來的主義的世界消失的話,將會出現怎樣讓人心情愉快的好的世界啊。草木萌生沒有什麽主義,水的流淌也沒有主義。」一直到他逝世前寫的《永遠的叛逆》仍強烈地顯示了對「自然人」的憧憬。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