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羅伯特·穆西爾小說《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主人公特爾萊斯總是對現實中那些理所當然的事物進行哲思,在同一瞬間進入不同的兩個世界,穆西爾借此開始了他對20世紀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以及人類認識能力深層次的探討。小說通過論述這個特殊人物從進入困惑到擺脫困惑的令人不可思議過程,探究穆西爾如何捕捉微妙的「另一狀態」。

《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是穆西爾的處女作,發表於1906年,為作者在大學撰寫哲學博士論文期間所寫,先後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絕,最後Rowohlt接受了這部作品,被評論界譽為第一部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特色的小說。不過,獨具特色的穆西爾式精神探索在這部小說中初露端倪,他精細地分析了青少年發育成長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穆西爾非常神奇地預測到日後被印證的事實——理性化的現代社會走向專制與暴力的必然性,以及制度對個人的壓制。
 

捕捉理性之外的瞬間

  穆西爾一直在構思一部不同與一般的發展小說,從1898年開始,斷斷續續在四年多的時間里草擬他的拉丁文標題小說「Monsieur le vivisecteur」,中文可譯作「可能性的人」或「試驗的人」,實際上就是他的處女作《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的雛形。但穆西爾一直沒有成功的寫就,其中難以成文的原因,乃是穆西爾找不到彤式,也不具備技巧將心中己有的材料變成小說,他不得不中斷了寫作。幾經周折,到1906年他終於寫成了這部名為《學生特爾菜斯的困惑》的小說,值得一提的是,他寫成這部小說是在1906年,也就是穆西爾在柏林攻讀哲學博士學位期間。從1903年至1908年,穆西爾系統地研修了實驗心理學、哲學、物理學、數學、邏輯學等,他最后的博士論文題目是《論有關馬赫理論的評判》,轉向能輔以成文的心理學和哲學,特別是實證主義大師馬赫的認識理論為他開辟了另外一條道路,來讓纏繞自己已久的「可能的人的」小說變成現實。據穆西爾自己稱,雖然他認為自己是作家,但哲學的概念在他越來越重要,以至於覺得哲學於己之重要性甚於文學。穆西爾在這部小說中成功地選取一個可敘述的片斷一學生特爾萊斯發育即青少年時代的經歷,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真實探討人對事物、人的語肓以及人對白身理性和感牲把握程度,因為青春朦朧發育的階段蘊藏着一切的可能性與穆酉爾一貫欲捕捉的「另一狀態」吻合。

該小說講述生性敏感而最終成為美學家的特爾萊斯回憶自己在充滿暴力與壓抑的貴族寄宿學校里刻骨銘心的經歷。年少的特爾萊斯由於追求另外一種存在而不斷進行精神試驗,但問題是自己也不知道那種存在到底是什麼,最終陷人了自己設計的精神迷惑,對少年心理毫不知情的校方最后卻判定特爾萊斯是因涉足同伴間的私刑事件,擅自逃離學校麗將他開除出校。

《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的獨特之處在於:小說主人公始終試圖將日常的、瞬間即逝的、現實性的和可以看到的一面同潛伏在生活表面之外的、與理性相符的一面進行對照,隨時隨地進入「另一狀態」。「另一狀態」顧名思義,是「此狀態」—ˉ每個人眼前經歷口常生活的對立面——「彼狀態」,在穆西爾的這部小說中它不同於宗教意義上的「彼岸」,主要是指主人公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里,由於失去了原有的秩序與倫理道德參照系,在同一瞬悶走進兩個自我,主人公始終認為所有的事情本來都可以「另外一種樣子」地發生。作為發育階段的未癬年人對不可思議的東西充滿好奇與沖動,所有的東西都是不確定的,與成年人相比,他們不易滿足於現實的生活,他們的視覺往往是普通人評判標准的對立面。穆西爾正是把握了這種不確定性,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精細地探討了人對事物、人的語言以及人對自身理性和感性的把握程度。

小說從火車小站開場又從火車站結束,在火車站與父母告別,標志着特爾萊斯下個發展階段的開始。父母把他接走又以火車站為結束,穆西爾象征性地將兩個事件通過火車站和鐵路連接起來,結構性地瞎示,特爾萊斯的發展在經歷各種困惑之后,會繼續發展;所有的一切只是成長的一個暫時的過程:正如逢接火車站向兩端是無限延伸的。此外,文中還有多次提到火車站。火車站和鐵路是工業文明的標志,象征着「科學和技術立於自然之上」。與火車站相連的鐵軌就像數學里的無隈循環小數,它來源子無限的遠方,匯集於火車站,同時又射向無限的遠方。在一般人的眼里火車站是我們乘車和換車的地方,但作者要表達的是火車站就像現代社會一樣,一切是由條理郗秩序構成,正如火車站長程式化的動作:「站長重復着公式般的動作,掏出懷表,然后搖搖頭,文消失了,反反復復,令人想起准時的古老塔鍾。」穆西爾從一開始就將小說的結構和圭題融為一體,從而為小特爾萊斯敏感而又不足解決的心智困惑埋下了伏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