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美國財富史

一本書讀懂美國財富史
定價:294
NT $ 256
 

內容簡介

美國的財富是如何形成的?其財富如何塑造了美國的社會?

這是一部講述美國財富如何形成的政治經濟史。

這是一部展示美國金融投資歷史的宏篇巨著。

同時,這還是一部講述美國人對技術狂熱追求的現代史詩。

從18世紀9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到19世紀30年代的房地產業、70年代的鐵路行業、90年代的鋼鐵、鐵路和石油產業,再到20世紀20年代的汽車和石油產業、80年代的石油、零售和房地產業、90年代末的技術行業。最後再到作者對21世紀財富如何影響美國前途和命運的思考。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財富史將展現在你面前。

歷史的厚重感——

本書對歷史的講述可從現在一直追溯到1776年甚至更久遠的時代。

鮮活地展現激動人心的歷史畫面——

風起雲涌的股市狂潮,讓投資者歇斯底里的技術泡沫,以及震驚美國企業界的安然破產事件。

內容翔實,資料權威——

在本書中,菲利普斯通過引人入勝的歷史描述和對當代美國的大膽分析,闡明了財富過度集中所造成的危險政治局面。從阿斯特到卡內基和洛克菲勒,再到當代美國的大富翁。通過對美國歷史上巨額財富所有者的經歷描述,詳細呈現美國億萬富翁發家致富和保持財富的獨特方式,並揭露了金錢文化和金融權力所滋生的政治腐敗。

本書還對其他一些曾經佔據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地位的國家進行考察,探討這些國家財富地位衰落之前發出的信號。其中包括金融投機、國際債務增加、財富創紀錄、收入兩極分化和政治不滿等。

對于想深入了解美國財富史、美國財富根源的讀者來說,這是一部不得不讀的宏篇巨著。

凱文‧菲利普斯是美國著名的經濟、政治評論家,他做過三十多年的相關評論。作為美國白宮前戰略決策智囊人員,他還經常為《洛杉磯時報》、美國全國公共電台和《時代》周刊撰寫稿件。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18、19世紀︰從私掠船主到強盜資本家
1 1776-1790︰殖民地時期和建國初期美國的戰爭財富
2 1791-1860︰早期美國的財富
3 1861-1864︰內戰與美國財富結構的重組
4 1865-1900︰美國財富的偉大崛起
第二章 20世紀的三次財富爆炸
1 進步時代(1901-1914)的美國財富
2 一戰(1914-1919)和經濟泡沫時期(1925-1929)的美國財富
3 羅斯福新政、二戰和50、60年代的美國財富
4 “隱性蕭條”時期(1966-1982)的美國財富
5 “貪婪年代”(1980年代)的美國財富
6 技術爆炸和經濟泡沫時期(1990年代)的美國財富
第三章 千禧年的財富圖景︰世紀之交美國的財富與不幸
1 美國財富的基本圖景
2 被富翁甩在身後的普通美國人
3 1980-2000年美國的金融化
4 企業與美國經濟結構重組
5 技術、財富與不平等
6 過度工作、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美國人
7 金融繁榮與社會衰落
第四章 世界經濟強國的興衰與演變
1 世界霸主的興衰史為美國敲響警鐘
2 全球化是經濟霸主的利益所在
3 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並不完美
4 國際化是世界霸主的雙刃劍
5 盛極而衰的世界霸主
第五章 身居高位的朋友︰政府、政治影響與財富
1 權力與利劍︰工業革命前的政府與財富
2 美國的政治分水嶺和財富重組
3 美國的財富與政府經濟政策
4 超越美國︰美國的財富與跨國政府
5 工業、企業、技術與政府的角色
第六章 美國財富中的技術因素與不穩定根基
1 技術與美國主要的財富浪潮
2 技術變革與財富兩極分化
3 世紀之交的技術與財富不平等
4進步理論和技術狂潮的出現
5 技術狂潮與泡沫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6 世界領袖與技術轉移
第七章 美國的財富與政治
1 財富創造與美國政治
2 美國政治中反對金融業和企業的因素
3 歷史上最有威望的總統與反精英政治
第八章 財富、金錢文化與腐敗現象
1 政治腐敗與投資高潮
2 個人罪惡與公共美德
3 20世紀末經濟繁榮時期的貪婪與公德
4 民主與精英階層
5 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的不同步發展
第九章 貪婪、投機泡沫與改革
1 集市、賭場及市場和投機的起源
2 投機文化與世界經濟領導權
3 美國投機泡沫破滅的四架馬車
4 金融民主化編造了2000年的神話
5 投機泡沫破滅與政治改革重組
第十章 大國衰落與挫折政治
1 荷蘭與英國革命情緒的蔓延
2 “中產美國激進右派”(1970-2000)
3 美國的經濟衰退
4 戰爭、愛國主義和經濟改革
後記 財富與民主︰新世紀的美國
1 進步主義的幻想
2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
3 公司地位上升中的政治變化
4 民主赤字與非選舉機構地位上升
5 民主與市場的緊張關系
6 美國政治的新生與例外論的終結?
附錄
附錄A
附錄B
 

過去l0年的經歷使我萌生了寫這本書的念頭,其中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在1990年出版的《貧富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Rich and Poor)一書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二是,20世紀90年代,我轉向了對歷史的研究,不僅局限于經濟史。很難想象,在 世紀的最後10年中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出現了技術狂潮與泡沫、形成了金錢文化、產生了經濟周期不復存在的觀點、出台了市場極端主義政策、滋生了腐敗現象、助長了由競選捐助操控政治的局面。如果不對過去的股市經驗和“新時代”的常勝主義教訓進行總結,任由這些現象發展下去的話,將對美國產生極大的破壞力。

每當達到一個歷史高峰或是從此走向衰落之時,都會有一些書籍出版問世,這些書籍會詳細地解讀財富的歷史環境及其發展路徑。在西奧多 羅斯福任職總統期間和進步主義時期,“鍍金時代”徹底地終結了,此時,古斯塔夫斯 邁爾斯的《美國豪門巨富史》(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American Fortunes)一書面世。很多失望的美國人把投機泡沫和1929年的經濟危機歸咎于領導者的商業政策和金融政策,對此,1934年馬修 約瑟夫森出版了《斂財大亨》(Therobber Barons)一書。本書內容自1999年開始構思,其寫作主要目的與前兩者相同,都是在闡述大量史實的前提下,告知公眾所發生的一切,並激發他們改革的熱情。本書對歷史的講述可從現在一直追溯到1776年甚至更久遠的時代,包括對財富和民主的歷史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講述,其中對股市狂潮、技術泡沫和安然破產等豐富的內容都有論述。很顯然,本書的一些觀點在2002年時已獲得認可,但在1999年時卻沒有,因為1999年時,股指正在一路飆升,人們熱衷高檔消費,歷史看似將一直這樣繼續下去。2000年1月,此時距首輪經濟下滑只有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一場宣布拉爾夫 納德參選美國總統的儀式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舉行。在這里,人們宣讀了1864年11月21日林肯所寫的親筆信。林肯在信中寫道︰“我看到–場危機正在逼近我們,這讓我為我的國家感到不安。戰爭的結果使大企業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隨即出現了高層的腐敗,金錢的權力範圍在逐漸擴大。直到有一天,當所有的財富全部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時,美國也將被摧毀。此時,我為國家的安全感到十分焦慮,這種感覺勝過以往,甚至勝過戰爭時期。”人們沉浸在納斯達克股票瘋漲的興奮之中,對周圍發生的這一切都無暇顧及。

有些學者對這封信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因為信中直白的情感表達不符合林肯總統通常的表達習慣。當西奧多 羅斯福總統人主白宮時,他對大企業的反對力度超過了林肯,而且還經常性地重復和引用林肯當年的評論。西奧多 羅斯福認為,勞動應當優先于資本,並應當獲得比資本更多的支持。

共和黨的懷疑主義思想在艾森豪威爾和尼克松時期也有所體現。我在1990年出版的《貧富的政治》一書所取得的成功也有兩位政治家對該書所作推介的功勞,他們是——紐約州州長馬里奧 科莫,他在1992年非常有希望成為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理查德 尼克松,他完全了解那本書表達的對里根和布什執政時期惠及富人的政策的不滿。尼克松的父親曾經是一名電車工人,在得到“勞動者的煽動家”這一名號後,他離開了俄亥俄州來到加利福尼亞州。此後,老尼克松不再擁護麥金萊的共和主義,而轉向了對第三黨進步主義的支持,就如同1912年的西奧多‧羅斯福和1924年的羅伯特 拉 福萊特。當選總統之後,尼克松支持國家醫療保險計劃,確保窮人收人並對非勞動所得征收高額稅款。1972年,共和黨政府批評跨國公司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而在海外設立工廠的行為。

由于我有著共和黨的背景,所以對共和黨的歷史了解得更多一些。通過對歷史的了解,我很難回避一個事實︰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共和黨的經濟政策與偏見,已經形成了對共和黨歷史上兩位偉大總統(林肯和西奧多 羅斯福)精神遺產的背叛。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將留給以後的選舉去討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