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簡史

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簡史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任一鳴 @編/著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84669
  • ISBN13:9787563384662
  • 裝訂:平裝 / 20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女性文學是誕生于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開端,具有現代人文精神內涵,以女性為經驗主體、思維主體、審美主體和言說主體的文學。在這一界說之下,女性文學的視野是開放的、發展的系統,而不是封閉靜止的,應該是女作家基于性別主體意識、生別視角表現的關注女性命運、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學,或者是基于超性別意識(隱含性別主體意識)、超性別視角(隱含性別視角)表現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內的、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文本。女性文學仍是一個有待探索和完善的命題。

本書以女性文學重要文本的闡釋為主體,同時兼及女性文學思潮與美學風貌,既突出由女性文學文本主體構成的感性的文學“史”,又凸顯涉及女性文學思潮的演化與美學風貌嬗變之“論”。力求“史”“論”結合,文化批評與美學批評相結合,文本、思潮、審美融為一體,盡可能清晰地勾勒出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歷史發展的基本面貌。


任一鳴,女,漢族,教授。1945年生于烏魯木齊,畢業于新疆大學中文系,1993-1994年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新疆婦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新疆昌吉學院女性文化研究所所長。1987年始專攻女性文學研究,有《女性文學與美學》《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抗爭與超越——中國女性文學與美學衍論》《解構與建構——中國女性主義文學與美學衍論》等專著,《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女性文學美學風貌的現代嬗變》《關于女性文學宏觀研究若干理論問題的思考》等論文百余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十七年”與“文革”時期女性創作
第一節 性別視角于整體疏離中的潛在認同
第二節 散發著人性芬芳的“百合花”
第三節 知識女性人生道路選擇的淒美
第四節 革命激情與女性柔情的融匯
第五節 壓抑之下女性的“潛在寫作”
第二章 女性文學的時代感應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崛起的女作家群
第二節 人性、人道主義的呼喚(一)
第三節 人性、人道主義的呼喚(二)
第四節 社會進步與變革的企盼
第五節 女性性別意識的復蘇
第三章 為了愛的尊嚴與權利
第一節 呼喚愛情中的獨立人格
第二節 揭破女性神話的生命悲劇
第三節 質疑傳統道德
第四節 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
第五節 謳歌真善美
第四章 傳統性別角色的文化質疑與抗爭
第一節 職業女性雙重角色的兩難抉擇
第二節 對雙重角色雙重標準的詰問
第三節 知識女性的憤激抗爭
第四節 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
第五節 剛健不屈的人格美
第五章 女性性別的認同與自豪
第一節 女性個性的獨立
第二節 女性愛情婚姻觀的獨立
第三節 改革開放前沿新女性的告白
第四節 性別主體意識的成長
第五節 女性形象的時代神韻
第六章 女性文學審美的先鋒風範
第一節 追求與阻遏的永恆矛盾
第二節 深層文化心理滯重的隱喻
第三節 生存的夢魘與荒誕
第四節 女性哲學意識的覺醒
第五節 審美追求的先鋒風範
第七章 女性文學從理想走向現實
第一節 充滿煩惱的生存狀態
第二節 物質生存與精神貧困
第三節 普通人生存境遇的趨同書寫
第四節 認識我們自己的生活
第五節 “新寫實”︰描摹凡俗人生
第八章 女性生命意識的覺醒與審視
第一節 女性原初生命力的象征
第二節 女性生命的扭曲與審視
第三節 女性生命的沖突與痛苦
第四節 女性“性意識”的文化意義
第五節 女性形象的審美拓展
第九章 女性話語浮出歷史地表
第一節 女性話語浮出地表的信號
第二節 質疑女性主體
第三節 解構男性中心敘事模式
第四節 從女性文學到女性主義文學
第五節 後結構主義的美學追求
第十章 女性“個人化”寫作向度的拓展
第一節 “黑夜意識”的獨白
第二節 女性身體經驗的主體言說
第三節 女性身體成長與逃離宿命
第四節 女性“個人化”寫作的意義與局限
第五節 悖離傳統女性美學
第十一章 女性主義文學與歷史、現實連通(一)
第一節 一則現代女性的寓言
第二節 一部女性歷史的神話
第三節 解構男性中心文化霸權
第四節 連通中國文化、現實、歷史的豐富異質
第五節 東方神秘文化的隱喻系統
第十二章 女性主義文學與歷史、現實連通(二)
第一節 書寫個人與中國的滄海桑田
第二節 女性日常生活構築的歷史
第三節 改寫女性在歷史中的緘默形象
第四節 女性新歷史書寫景觀
第五節 女性新歷史文本多樣的美學追求
第十三章 女性主義文學與歷史、現實連通(三)
第一節 女性恆久位置的反諷
第二節 拆解男女平等的神話
第三節 解構男性知識精英形象
第四節 對當下本國本土文化的關注與思考
第五節 “嬉戲諸神”的言說
第十四章 女性(主義)文學的建構意識
第一節 都市女性的性別生存狀態
第二節 現代獨立女性的主體建構
第三節 兩性平等和諧的呼喚
第四節 女性(主義)文學的建構意識
第五節 自由、自在、自覺的審美主體
第十五章 關注底層的女性書寫
第一節 同一性別身份的命運差異
第二節 黑土地上艱難溫情的人生
第三節 底層女性的經驗與聲音
第四節 更具中國特色的女性經驗書寫
第五節 鄉土之美‧人性之美‧和諧之美
第十六章 超越性別的性別書寫
第一節 超性別書寫︰民族生命與文化的載體
第二節 性別書寫︰民族文化中女性的生存狀態
第三節 關注人的生存與人性困境
第四節 超越性別的性別書寫
第五節 鄉土之美、本土之根
第十七章 女性詩歌的調整與轉型
第一節 “女性詩歌”的概念及80年代回顧
第二節 日常化書寫與回歸現實
第三節 通向精神世界的靈性書寫
第四節 關注底層生存的艱辛
第五節 90年代以來女性詩歌的調整與轉型
第十八章 女性散文的勃興與發展
第一節 當代女性散文的勃興與發展
第二節 親歷歷史疼痛
第三節 父權制下女性精神血脈的探尋
第四節 女性身體經驗的詩意書寫
第五節 個體生命的哲理思考
第十九章 少數民族女性文學
第一節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少數民族!
第二節 藏族女性生存與民族歷史的反思
第三節 維吾爾、哈薩克族女性命運的書寫
第四節 把雲南邊地女人寫進“歷史”
第五節 對民族與女性經驗的體認
第二十章 台灣女性文學
第一節 台灣女性文學的現代演進
第二節 審視女性的一面鏡子
第三節 抗爭男權的一篇檄文
第四節 塑造台灣新女性形象
第五節 台灣女性文學的審美嬗變
第二十一章 香港女性文學
第一節 香港女性文學的多元景觀
第二節 香港本土的文化認同
第三節 香港社會的多面寫照
第四節 香港“故事新編”
第五節 香港女性文學的審美特色
後記(一)︰《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簡史》的由來
後記(二)︰我的家園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商業進程的更大推進,中國女性的主體意識在經濟全球化和隨之而來的中國社會意識形態解構與建構的過程中面臨著新的困惑和生機。進入20世紀90年代,婦女文學的創作和批評始終呈繁榮景象,為女性主義活動在中國文學與文化領域打下了廣泛持久展開的基礎。有關婦女文學和文化的研究發展迅速,批評對象從文學擴展到大眾傳媒如電影、電視、網絡、廣告、時尚雜志,以及美術、設計和城市建築等,已對中國社會意識形態及文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有關女性主義文學和文化的課程在中國高校較之其他純社會性別理論的課程更受學生歡迎,而文學文化領域在過去20多年里一直處于發掘、開創最新思想和理論的前沿,加強這些領域的學科建設,從長遠意義來說,對改變人們深層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模式、推動保護婦女權益的社會活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鑒于國內女性文學和文化學科教材缺乏的現狀和有限的資源情況,“發展社會性別在文學文化學科中的建設”項目組在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下,經過三年的共同努力,編撰了本套學科建設叢書,以供高校相關教學參考使用。

本套學科建設叢書由《中國女性文學讀本》、《當代中國女性文學文化批評文選》、《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文化譯文選》和《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構成,各書互相呼應,有一定系統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外女性主義對話和互補的特色,是項目組集體智慧的結晶。編撰工作在實際程序上包括項目前期論證、相關學科資源清理和理論梳理、項目進行中的商討和切磋、專家審讀初稿方案及定稿的修訂完善工作。每位項目組成員都承擔了該項目的具體而繁雜的工作。其中蘇紅軍、屈雅君和荒林在前期論證中做了更多細致深入的工作,陳惠芬負責操持上海會議,屈雅君負責操持西安會議,馬元曦負責海外翻譯工作和解決版權問題,柏棣承擔西方理論選文任務︰是大家的付出和努力才使本叢書得以完成。項目組邀請的學術委員來自全國各高校,學術委員們真誠的學術品格和認真負責的學術作風、為項目的完整和叢書的完善所貢獻的建議和提出的批評,共同凝結在叢書的構成之中。本項目在首都師範大學立項,荒林不僅負責項目的協調工作,而且為配合項目創辦了學科建設園地——《中國女性主義》,為高校師生進行女性主義學術交流開闢了平台。

叢書期待讀者批評指正,期待在教學參考使用中得到修改意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作出修訂。根據教學的需要,本項目也許還將推出新的選本和導讀本。

感謝福特基金會的支持!
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支持!
向所有為本項目和叢書付出勞動的朋友們致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