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與計量實證

國際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與計量實證
定價:234
NT $ 204
  • 作者:余淼杰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48232
  • ISBN13:9787301148235
  • 裝訂:平裝 / 30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理論模型和計量實證方面探討影響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因素。書中部分內容是作者在其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論文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中部分章節已在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有的章節已被國際上多名著名學者反復引用,有的則被美國芝加哥大學收為博士研究生推薦讀物。

書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當前貿易政治的主要理論模型(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理論創新)。第二部分則主要是對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詳盡的實證研究,以檢驗第一部分介紹的理論是否為真實世界所支持。


余淼杰,中山大學經濟學學士(1997),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2000),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博士(2005)。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講師、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客座助理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現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和教學領域有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應用微觀和應用計量。曾獲第十五屆全國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論文獎(2008)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杰出助教獎(2005)。攻博期間師從國際上久負盛名的經濟學家Robert C.Feenstra教授。博士論文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文研究獎(Humanity Reseairch Award of UC-Davis,2004),並已為國際知名學者多次引用。現已單獨在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十多篇,出版譯著一本,是多家國內外一流經濟學雜志(如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tics等)的匿名審稿人。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國際貿易中的政治因素
第二節 貿易的政治經濟學與國際貿易學
第三節 本書的安排
第二章 中間選民模型
第一節 貿易政策中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 中間選民模型
第三節 赫克歇爾-俄林框架下的貿易中間選民模型
第四節 中間選民模型與雙邊及多邊貿易協定
第三章 政治捐獻模型
第一節 “為銷售而保護”模型
第二節 貿易談判和貿易戰
第三節 自由貿易區與利益集團
第四節 政黨競爭和雙邊直接投資模型
第五節 競選與特殊利益政治學
第四章 貿易政治經濟學模型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中間選民模型的實證分析
第二節 美國的利益集團與公民福利孰輕孰重?
第三節 考慮貿易中間品時美國政府目標函數的估算
第四節 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及國有企業本土生產
第五節 墨西哥的外商直接投資與其關稅水平
第六節 澳大利亞的關稅結構及政府目標函數
第七節 含有工會力量的貿易政治模型
第五章 美國政黨的貿易政綱與國會競選
第一節 貿易與美國政黨的競選
第二節 理論模型
第三節 實證方法
第四節 數據與相關估計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民主、國際貿易及引力模型
第一節 國際貿易與貿易國民主度
第二節 含有民主程度的貿易引力模型
第三節 經濟計量方法
第四節 回歸結果的經濟分析
第五節 全球範圍內的民主進步如何影響雙邊貿易
第六節 主要發現與小結
第七章 貿易全球化和國家民主進步的相互影響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相關觀點的理論梳理
第三節 經濟計量估計
第四節 穩健性檢驗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民主與“入世”
第一節 入世之路的經濟學分析
第二節 入關/入世的相關決定因素
第三節 數據與相關度量
第四節 實證結果
第九章 實證研究中的各類民主指標
第一節 四類民主指標的簡單介紹
第二節 最常用的衡量民主的指標——政體數據庫
第三節 Przeworski等(1996)的民主兩分法指標
第四節 其他衡量民主的指標
附錄
參考文獻
 

自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以來,國際貿易學因各國經濟合作的加強而越來越重要。目前解釋國際貿易模式的西方成熟貿易理論大致有赫克歇爾一俄林要素稟賦模型和克魯格曼的規模遞增模型。前者主要用來解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模式,而後者則適用于詮釋發達國家間的同行業內貿易模式。這些理論也有共識之處,即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會在自由貿易中受損。也正因為如此,自由貿易成為國際貿易學上的金科玉律。但是現實中我們卻觀察到世界上很少有國家采取完全的自由貿易政策。那麼如何理解現實與理論間的這個差距呢?

同任何其他社會科學一樣,經濟學理論也要不斷接受各種過去的和新發生的現實經濟現象的檢驗,才能去蕪存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時,上層建築也會反過來影響經濟基礎。事實上,自20世紀on年代以來,政治因素如何影響一國貿易政策的制定從而影響該國經濟發展的績效,一直都是國際貿易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簡言之,在西方各國,特殊利益集團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通過政治捐獻等形式去游說政府采取有利于它們的貿易保護政策,而政治人物為了重新當選或其他政治目的也會與特殊利益集團合作。因此,對一個國家而言,實際采用的貿易政策就已不再是經濟學上最優的自由貿易政策了。

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對我國也有其現實的意義。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同時,我國也從封閉型經濟向開放型經濟轉變,並逐漸成為一個開放度很高的經濟大國。特別地,我國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而開放度也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10%左右提高到目前近70%的水平,遠高于美國同期的水平。同時,因貿易量增加而與世界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貿易談判、合作與摩擦。我們要在這些錯綜復雜的貿易談判與合作中獲利,就應該懂得各國在貿易談判後面所隱藏的政治考慮。因此,加強對貿易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余淼杰博士的這本專著《國際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理淪模型與計量實證》就是從理論模型和計量實證方面去探討國際貿易中的政治因素。該書大部分內容是從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博士論文發展而成的,其中部分章節已在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有些章節也已被國際上該領域多名著名學者引用或收人研究生教材。書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當前用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貿易政策的主要理論模型(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理論創新)。第二部分的實證研究則主要是梳理美國、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的經驗,以檢驗第一部分介紹的理論是否為真實世界的經驗所支持。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學術性很強的國際貿易學專著,我相信它的出版將有利于提高我國經濟學特別是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和教學水平。我很高興為其作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