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新探

唐宋古文新探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何寄澎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62146
  • ISBN13:9787301162149
  • 裝訂:平裝 / 20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文學問題如果運用非文學性資料、從非文學性角度去探討,是否更能有助于看清事實的真相?已經成為定論的說法,已經為大家所習焉而共認的見解,是否又往往隱藏著值得挖掘的寶藏?面對唐宋古文這個世所熟聞卻又日受輕視的舊題,《唐宋古文新探》便是根據前述理念,將有關運動本質、創作方法、關鍵人物及其主張等各個層面問題,分別作重新審視與探索,仍能從前人未嘗注意或開發未深之處屢獲新見。


何寄澎,1950年生于澎湖,先後畢業于輔仁大學中文系,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現為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散文、中國現當代散文。
 

目錄


唐代古文家與佛教之關系
韓愈古文作法探析
範仲淹的文學觀及其時代意義
歐陽修古文理論的核心——試論“簡而有法”
歐陽修古文作法探析
司馬光的文學觀及其相關問題I
唐宋古文運動中的文統觀
 

唐宋古文,世所熟聞,歷來研究,亦有可觀,本書自前人較少注意之角度,探索部分重要相關問題,提供研究者斟酌參考。其中雖不乏新意,但以學力所限,自知有待日後修訂補正之處恐不在少,未敢稱為定論,故名之曰“唐宋古文新探”。

全書收文七篇,皆近年教學之余研究所得之代表。第一篇探討唐代古文家與佛教之關系,旨在藉以深入了解唐代古文運動之儒學性到底如何,並企圖指出運用非文學性資料、從非文學性角度觀察文學問題之重要性。由于時間所限,探討之對象猶欠全面,柳宗元以外,如劉禹錫、白居易,乃至晚唐諸家,自須于今後繼續研究;而宋代古文家與佛教關系之探討,厥為接續所當從事之工作,自不待言。

第二篇韓愈古文作法探析、第五篇歐陽修古文作法探析,則屬同性質問題之論述。筆者所以撰此二文,實有感于元、明以來談古文作法者雖繁,而皆不免瑣碎抽象;而洎民國以來,又因新文學運動崛起,古文之學為世所輕,學子習文遂迷津渡,故斯文之作,務求具體,俾有助于讀者了解韓、歐二家究竟如何作文?又如何借此塑成其獨特風貌?筆者相信,經由文中所述,讀者當于韓、歐古文能有更深入之體會與更具體之掌握;從而亦能見其彼此間之傳承關系與互異樣貌。唯筆者必須強調,此種探討雖屬必要,但非充分,蓋作品內在之菁華、作品整體之美感,絕不能僅賴作法之分析得之;文學作品之表現,畢竟有其不可概念化者;而文學作品之藝術,亦終究須賴吾人親自涵泳咀嚼也。

第三篇範仲淹的文學觀及其時代意義、第六篇司馬光的文學觀及其相關問題,亦屬同性質問題之探討。蓋宋代古文之發展(文學整體亦然),頗受二種觀念之影響———即重文、一即重道。二者由分立而相容而終至完全對立、相互排斥,其間所牽涉之人物、所產生之變化,相當曲折復雜,未可一言而盡——而此正為研究宋代古文必須徹底了解之重要問題。二篇所論,系屬整個大問題中之關鍵探索。“範”文指出,範仲淹之文學觀乃柳開、楊億(重道、重文)二者之修正與融合,與日錫、王禹偶一路,其後為歐陽修繼承、發揚,北宋古文即依此兼重道、文之修正道路,漸漸演進成功。“司”文則指出司馬光之文學觀全然重道反文,較邵雍、周敦頤為更激烈,而切近于二程,乃北宋道學派文學觀發展過程中之樞紐,亦整個宋代重道觀之首度極致化表現。二文所具有之意義,固不僅重新厘定範仲淹、司馬光二人在宋代古文發展過程中之地位,尤要者乃指出———如前文已陳——重文、重道二種觀念之相互交涉及其對宋代古文可能發展之影響,確為吾人應予繼續全面深入探討之課題。

第四篇歐陽修古文理論的核心——試論“簡而有法”,則仔細分析歐陽修所謂“簡而有法”的確切意涵,進而探究其在歐陽古文觀念中的地位、其與歐陽創作之間的關系以及其在中國文學批評史與散文史上的意義等重要問題。文中有待繼續思考並進一步補充論證之疑點雖仍不免,但筆者自信拈出“簡而有法”以作為研究歐陽古文之鑰,並藉以觀察元、明以後古文之理論與創作,應為一正確途徑。

第七篇唐宋古文運動中的文統觀,則綜理唐宋古文備家文統觀之內涵及其增減分合情況。筆者企圖借此更清晰地掌握唐宋二代古文運動之變化並了解二者間之若干關系。該文寫作時間較本書他篇為早,昔年撰寫博士論文明亦曾觸及同樣問題,唯彼此詳略相去甚遠,其所論述又可與本書他篇相互參證發明,故特予收錄,權置本書之末。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