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地理學教授奧利維埃,多爾富斯的重要作品,極具閱讀價值。它巧妙地引入了一種看待全球化問題的思想模式,提供了一種認知全球化的思維方式,不僅具體翔實而且具有概念觀,可以讓讀者從實際和概念兩個層面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意義。

該書自首版問世至今已有十年,十年後的今天,這本書已經作為理解全球化的當代重要著作廣泛傳播。

作者在書中闡述了四個革新性觀點,這些觀點如今依然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世界是一種社會現實存在,可以作為社會現實來進行研究︰
‧地點構成世界,世界改變地點︰
‧全球化使度量體系倍增;
‧世界是一個行為體的體系,
 

目錄

第三版序言被馴化的世界 雅克‧列維
引言 全球化的含義
審視下的全球化
當代環境的特殊性
“世界突變”的可能性?
第一章 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
全球化的“因果”角色
全球世界︰“有限世界的時代開始了”
冪的極限
體系世界與體系地球的新關系
第二章 地域中的世界
人口和財富增長的不平等分配
城市化的世界
世界性特大都市群島
人口密度仍在持續增大
低密度區和空曠地帶
全球化︰聚集效應與空曠效應之產物
第三章 永恆的地域和變化的內涵
全球化之前的人類︰更加同質,更加多樣
“生活在遺產中且與遺產共同生活”
地點︰在偶然性和決定性之問
世界上的新舊聖地
從古至今的自然災害
永久的斷層與分裂
永恆的邊界
尋找空間的邏輯
同樣的測距方法
繼承下來的空間共性
活躍的交界處和荒涼的內陸
歷史積累的遺產
第四章 距離和地區化
距離的新含義
地點的含義和價值
網絡更加發達,但分配不均
地區化和自然環境
地區化與技術知識
“地點市場”
第五章 主要區域範圍和重要領域
一致與不符
地方層次
國家和地區︰老式與新型的行為體
影響範圍
美國霸權
區域整體
第六章 全球化範圍內的行為體
國際場所
國家的多樣性
被溢出的國家
臨時營地領土和網絡圈
跨國場所
國際場所與跨國場所結合下的實力
跨國範圍內的非法行為
社會團體與全球化
第七章 在旅行中理解全球化
地方——世界鏡像的表面
空間類別——詮釋之關鍵
地方——多種軌跡的匯聚
毛里求斯島——世界性廣闊空間的交叉口
幾內亞——對貧困人群的全球化效應
秘魯——對外市場的開放和地區差異拉大
尼泊爾村民的變化
伊斯蘭國家︰新身份和新空間
到處都在重組
第八章 從地方性到世界性
地方市場和世界市場
全球化市場的局限
地方性支配全球性
結論 世界會發生突變嗎?
延伸讀物
 

奧利維埃‧多爾富斯(1931~2005)是學術界公認的全球化研究領域的先驅。自1980年他提出“體系世界”這一觀點以來,一直孜孜不倦地證實其可靠性和邏輯性。當時,像其他學科領域的學者們一樣,地理學家們力圖在自己的領域走出禁錮他們一個世紀之久的知識僵局。僵化的知識尤其導致將世界僅僅視為一個地球上人類所居住的空間,也就是一個未知的對象,如此“地理概論”的實質也就只是描述性術語中對平面球形圖上的一個投影,而“世界地理”就成了一系列的區域性研究。奧利維埃‧多爾富斯則意在將對象世界置于理論的範圍。1990年,他在羅歇‧布呂內(Roger Brunet)主編的新版《世界地理》(Geographie universelle)中將序言部分的一半內容都用來談世界空間。羅歇‧布呂內、保羅‧克拉瓦爾(Paul Claval)以及伊夫‧拉科斯特(Yves Lacoste)都用各自的方式影響著這一時代的地理學家們,而與他們相反的是,奧利維埃‧多爾富斯則通過從他初期的地理地貌方面的著作中提煉一部分“爆冷”的內容,將研究的重心轉向類型多變但又有一定界限的地理區域,如安第斯山區和喜馬拉雅山區,這使他接觸到了一些在同樣的地方從事區域研究的非地理學研究者。這便是奧利維埃‧多爾富斯的優勢所在。

在20世紀70年代法語圜家地理學界尚默默無聞的奧利維埃‧多爾富斯頓時名聲大振,向世人展示了他多方面的才華︰他擁有對各具特色之不同地域的淵博知識,善于從事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這些能力形成了奧利維埃‧多爾富斯與眾不同的特點,他在知識上要求過硬,沒有陷入第三世界圭義者的結構主義片面觀點之中,而是注重理論與案例研究的密切結合,尤其重視發展的不平等性。他關注社會學領域的其他研究方法,證明了空問的效力。1980~1990年間,如此明確地從事全球性探索的學者寥寥無幾,這更說明了奧利維埃‧多爾富斯在該領域的杰出表現。巴黎政治學院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全球化》—書,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底蘊,他用淺顯的語言闡述了復雜的問題,從而面向更廣泛的讀者群體。

鑒于上述原因,奧利維埃‧多爾富斯的這一著作非常具有鬩讀價值。世界規模現實性的問世這一課題被納人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經歷了漫長干而矛盾的過程,而奧利維埃‧多爾富斯的這本書就像這一漫長過程中的里程碑。然而這本書再版的原因還不僅僅局限于此。自該書首版問世至今已有十年,十年 的今天,這本書可以作為理解全球化的當代重要著作廣泛傳播。奧利維埃‧多爾富斯在該書中闡述了四個革新性觀點,這些觀點至今依然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世界乃是一種社會現實存在,故可以作為社會現實來進行砑究。有人認為用研究其他對象的方法研究世界這個如此“龐大”的“事物”是不合實際的計劃,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類“認真地”研究“小系西”已經遇到了足夠多的困難。然而奧利維埃‧多爾富斯則反駁道,世界不比任何其他研究對象更復雜,也不會比它們更簡單。當然,奧利維埃‧多爾富斯的話是有道理的。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提出的“全息攝影原理”(整體在局部之中)和微觀史學研究(局部很好地體現著整體),或者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對加布里埃爾‧塔爾德(Cabriel Tarde)的重新解讀(整體小于部分),都讓我們理解了“小”對象(例如個人)其實表現出和“大”對象相似的復雜性。所有的對象都是研究人員按照最初提出的問題構成的,而最初的提問可能會隨著研究的深人而變得更加豐富。提問的質量決定了能順利展開研究線索,還是在研究的道路上制造更多障礙。世界固然錯綜復雜,但也被人為復雜化,原因在于人們常常為了不願知其真相而特意帶著有色的眼鏡去接近它,尤其是那些方法論民族主義者,他們把“現代”時期(1648~1945年)的國家變成一個不可逾越的現實。因此就需要掃清認識論的障礙,重寫國家及其空間性的歷史。面對著關于研究對象物的不同教條化傾向,奧利維埃‧多爾富斯采用了溫和批判的態度來展開自己的論述。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