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正義》研究

《毛詩正義》研究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韓宏韜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9522
  • ISBN13:9787500479529
  • 裝訂:363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孔穎達領(彳金亍)編撰的《千詩正義》(下稱《正義》)是《詩》學史上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識和北學傾向。本書系統梳理了《正義》單疏本與合刊本的源流變化,重點考察了其體例的流變、流疏的分合與稱卷的不同。書中指出《〈毛詩注疏〉引書引得》編撰目的與體例的矛盾,對《正義》引書種類和次數重新統計,進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獻保存價值與學術認識價值,並通過《正義》與陸德明《經典釋文》相同引文的對比,考證出《正義》成書與《釋文》沒有必然聯系。《正義》通過構建集大成的《詩》學體系,樹立《詩》學的絕對權威,確定「詩人救世」的詩學指向,從而改變了《詩》學中衰與分立的局面,實現了《詩》學的「大統一」;又通過對《詩序》的特殊處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義」的重新界定,從而解決了《詩》學史上諸多懸疑,豐富了《詩》作為經學的闡釋空間;而且,《正義》對《毛傳》《鄭箋》並非一味墨守,也有諸多方面的批評,甚至包括《詩序》和經文。解經過程中,諸儒在文學本質、表現手法、整體結構等方面,體現了較為鮮明的文學思想。但《正義》對《詩經》文學性認識水平的提高,無法改變其文學思想的經學指向。總之,《正義》充分表現了初唐儒者弘揚理性的精神、集大成的氣魄,以及超越前賢的進步觀。
 

目錄

緒論
上編 文獻研究
第一章 《毛詩正義》的編撰性質
第一節 《毛詩正義》的編撰背景
一 政治背景與官學性質
二 學術背景與北學取向
第二節 《毛詩正義》的作者問題
一 孔穎達的學術權威與學術思想
二 作者的分工與協作
第二章 《毛詩正義》的版本和體例
第一節 《毛詩正義》版本考
一 單疏本流變考
二 合刊本流變略考
第二節 《毛詩正義》體例考
一 正義流變考
二 注疏分合考
三 卷變考
第三章 《毛詩正義》的引書價值
第一節 《毛詩正義》的文獻保存價值
一 《〈K毛詩注疏〉引書引得》有關問題的商榷
二 《毛詩正義》的文獻保存價值
第二節 《毛詩正義》引書的學術認識價值
一 漢魏六朝《詩》學發展的規律
二 《毛詩正義》的構成特點
三 《毛詩正義》與《毛詩釋文》的關系
下編 經學研究
第四章 《毛詩正義》的經學成就
第一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統一
一 建構集大成的《詩》學體系
二 樹立絕對的《詩》學權威
三 確定「詩人救世」的《詩》學指向
第二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發展
一 《詩序》觀:采用了富有啟發性的《詩序》處理方式
二 編次觀:開拓了《詩經》經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 體用觀:解決了傳統《詩》學「六義」說的懸疑
第三節 《毛詩正義》對《詩經》漢學的批評
一 對《毛傳》、《鄭箋》的批評
二 對「孔子刪《詩》」說的批評
第五章 《毛詩正義》解經過程中所體現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情志觀:《毛詩正義》對文學本質的體認
一 情志觀的理論背景
二 情志的貫通
三 情志觀的價值
第二節 比興觀:《毛詩正義》對表現手法的體認
一 比興觀的理論背景
二 比興觀的內涵
三 比興觀的價值和地位
第三節 語境觀:《毛詩正義》對整體結構的體認
一 語境觀的理論背景
二 語境觀的運用
三 語境觀的特征、價值及其局限性
四 語境觀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韓宏韜博士的博士論文《〈毛詩正義〉研究》出版,是令人欣喜的事。《毛詩正義》是中國傳統詩經學的一部重要著作,唐初以來作為權威性讀本,通行一千余年。至今仍是中外《詩經》學者必須研習的重要文獻。現代中外學耆對它已有不少研究,本書的研究又大大前進了一步。

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是將《毛傳》、《毛詩序》、《鄭箋》合刊,稱為《毛詩注疏》,本書用《正義》單疏本,專題研究《正義》。這個路子是對的,更能發現《正義》的成就和貢獻。在書中,著者提出了許多很好的見解。

《毛詩正義》是唐初產生的漢學《詩》解的集成大著作,除《傳》、《箋》之外,更吸收了漢魏六朝諸家《詩》解和文論的可取成分。著者充分地注意到這一點,在《〈毛詩正義〉的引書價值》這一章分節作出考察,而且提出自己的兩個新論點:一、創造說:《正義》作者不單是引用,而是有自我顯明觀點、有批評、有補充的再創作;二、北學說:在初唐整合南北的學術政策中,《正義》明顯「北傾」,這與《正義》主編孔穎達是衡水人,師承其同鄉二劉,《正義》的其他撰者,也是北方學者,與北學都有關聯。關於《毛詩正義》的文學研究,近年有不少學者在作研究,本書著者認為,有些研究具有「拔高」的傾向,而作出明確的結語:「《正義》的作者們已經體認到《詩》的文本結構特點,進一步豐富了《詩》學的語境理論……《正義》語境觀的目的不是在文學的鑒賞,而是追求經義的闡發。因此,《正義》沒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將《詩》的文學性特點闡釋得更加明顯。」這些見解都是很好的。

中國現代學術,尤其是現代《詩經》學,正處於新老交替的重要發展階段。一批年輕的博士,根底深厚,眼光開闊,而且虛心求教,勤奮治學。我讀過不少以《詩經》學為題的博士論文,欣喜他們可貴的學術品格和鮮明的學術個性,他們都有光明的學術前途,這是中華文化之幸,中華學術將來就是他們的,祝他們繼續努力!

夏傳才  
  2009年3月23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