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又話(修訂版)

書林又話(修訂版)
定價:174
NT $ 151
 

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評書論藝憶人之作皆為首次結集出版,原發表于香港等地各種報刊,具獨特的知識性、欣賞性及史料參考價值。

對于一生著述頗豐的曹聚仁來說,筆耕不輟的背後,往往依托的是閱讀的廣博,與讀書的勤勉。作者“看的書很雜”,又“相當的隨意”,往往“想起點什麼,就寫下來”;點滴文字中“又流露出作者對書,對文、對人及對生活的態度和見解,也看得出作者深厚的學術根底”。

一篇短短千余字的“書話”,就可牽帶出晚年的曹聚仁或是親身經歷過的文壇掌故,或是閱讀後寫下的筆記心得,或是談詩論藝時的即興體會,或是關于文學諸多層面的理論探討。這些在書內四輯中都各有側重,同時也兼及學問、書趣、政治立場與人生感悟的發揮。

本書所收文章,多系作者晚年在香港賣文為生時期,發表于報刊的專欄,生前未曾結集。今由其家人整理,修訂,納入“曹聚仁書話系列”。相信今天的讀者,即使沒看過他談到的那些書,看了他寫的書話,也會有一定的收益。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蔣畈村現劃屬蘭溪)。中國現代作家、學者、記者。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1921年到上海教書,後任上海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以散文創作立足文壇。30年代初主編《濤聲》、《芒種》等刊物。1937年抗戰開始,從書齋走向戰場,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記者,曾采訪淞滬戰役、台兒莊戰役及東南戰場,並主持《正氣日報》編務。抗戰勝利後回上海,在大學任教,並從事報刊新聞工作。1950年到香港,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文章,並參與主辦《循環日報》、《正午報》。1956年後,曾數次回大陸采訪,並致力于祖國統一大業。1972年7月病逝于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
 

目錄

曹聚仁作品系列總序
第一輯
書架
書房的災難
“紅樓夢一箱子”
“博古”與“通今”
“孔夫子的門徒”
書林揚觶
太炎先生是吾師
我不識樊宗師
《莊子》與《文選》
歲暮辭
關于《現代中國通鑒》
《書林新話》前詞
談《浮過了生命海》
未名社
《大公報》的傳統
有懷《新中華》
南星書店
“文星”的風格
文摘
我與文藝
四十之年
“假使我明年要死了”
第二輯
讀《史通》雜識
蘇叔黨《颶風賦》
《滕王閣圖》
艾南英
《舟車所至》
匡超人論
曹雪芹《行樂圖》
談《中國近代史》
讀《九一八事變史述》
辜鴻銘“狗屁不通”
《五講三噓集》
“□□□×××”
伯夷、叔齊與鹿
“胡適批判”
胡適與“《水經注》案”
黃遠生《記太炎》
“林語堂啟事”
《清囈集》
梁實秋談寫信
李劫人的《大波》
談蕭一山
《北窗夜鈔》
“假石濤像”
蔣碧薇的敗筆
“某君”
枝巢《回憶篇》
羅敦偉的回憶錄
良醫的“人情味”
女人寫的文章
海外夢回
《香港舊事》
抄一段筆記
從《任卓宣評傳》說起
“這中間”
英雄與英雄譜
連士升的散文
“《風蕭蕭》的作者”
韓素音的小說
蔡思果的散文
《擺江》
紹興水鄉行
女作家
台灣女作家
《不按牌理出牌》
百科全書派
《性史》與《性藝》
關于《小江平》
馬可孛羅
《雪萊傳》及其他
《羅素傳》
談康拉得
海倫‧凱萊的生平
《關于短篇小說》
《冰點》
新《小學生活》
《母子之間》
“上帝是黑人?是白人?
《我是神父,我要結婚》
第三輯
讀詩小記
“病後覺衰”
臥病
老境
王昭君‧青冢
虔州
沈園
李延星的一首詩
《河北地震詩》
第四輯
中國的民歌
賦詩
律詩
巧對
四六判
書簡
便條
數字詩
黃老
談明代文士之陋
談乾嘉學派
掌故與考據
再談抒情小品
再談武俠小說
盡與不盡
談“不盡以求其達”
“言外之意”
談修辭上的問題
後記
曹聚仁書話系列編後語
 

曹聚仁先生是位多產的作家。從1921年來到上海時起,到1972年臨終前一個月,他手中的筆就未曾放下過。他幾乎每天都寫,有時一日要寫三四千字。他曾為自己統計過,自稱一生寫了不下四千萬字。他的文字散見于海內外多種報紙及雜志刊物上,抗日戰爭時期,更見諸他發的戰地通訊和專欄中。這些文字中的一部分,曾先後結集成書,約七十種。

曹聚仁的一生執過教鞭、當過記者、辦過報紙。他的文字,涉及面甚廣。早期以雜文隨筆見長,上世紀30年代曾出版過《文思》、《筆端》、《文筆散策》等。他對國學也有研究,較著名的有他年輕時為國學大師章太炎筆錄整理的《國學概論》和晚年在香港出版的《國學十二講》(後以《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為書名由北京三聯書店在大陸出版)。

抗日戰爭烽火燃起,曹聚仁帶筆從戎,穿上軍裝走上戰場,當了一名戰地記者,寫下了大量新聞通訊。這些新聞類的文字在抗戰中曾結集出版過《大江南線》;抗戰勝利後曾與著名新聞攝影家舒宗僑合作出版了《中國抗戰畫史》,收一千多張真實的照片,四十萬字文字史料,是當時最為完整的有關中國抗戰這段歷史的記錄。以後在香港又陸續出版了《采訪本記》、《采訪新記》、《采訪二記》、《采訪三記》、《采訪外記》、《北行小語》、《北行二語》、《北行三語》、《人事新語》等新聞采訪、時事評論類的著作。其中也真實地記錄、剖析了自己思想的演變過程。

作者對文史研究有濃厚的興趣,他著述的《文壇五十年》、《上海春秋》(曾以專欄形式發表在香港報紙上,後由作者家屬依手稿整理在大陸出版)、《萬里行記》 《萬里行二記》以及他晚年致力編著的《現代中國通鑒》(他原本計劃寫五卷,但只完成了甲編,就因病重元力寫下去了),應都屬于這方面的著作。

曹聚仁先生一生博覽群書,寫下了許多書評和讀書筆記。在他生前,曾出版過《書林新話》;在其身後,他的家屬又將他多年來發表在報刊上的這方面文字整理出版了《論杜詩及其他》、《曹聚仁書話》和《書林又話》。

由于集作家、教師、記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曹聚仨生前曾廣泛接觸過文壇、政界、新聞圈等各方人士,留下了“人物志”一類的大量文字。其中一部分他曾收在自己未完成的自傳《我與我的世界》中。他故世後,遺槁中的人物類文字由女兒曹雷編纂成《听濤室人物譚》和《天一閣人物譚》二書,在上海出版J作者生前與魯迅先生友情甚篤,60年代他在香港出版了《魯迅評傳》和《魯迅年譜》。前者于上世紀末曾在大陸和香港再版。而作者的《蔣經國論》和《蔣百里評傳》二書,在香港出版後,也曾在台灣和香港再版。

作者生前也寫過小說。抗戰時期,他寫過反映一群學生在戰亂中生活和命運的小說《燈》,在戰時的報上連載。他還曾打算用說書的形式結合評述戰況分多天來講潢這部小說,不料場子接洽好了、海報也張貼了,卻趕上日機炸毀了發電廠,也炸毀了他當一囡說書人腳夢想。50年代初,他在港報上連載過小說《新雙城記》和《夜半》,都未成書,原稿也失散了。他的小說《酒店》,反映了50年代從大陸流落到香港的一個特殊人群的苦悶和彷徨,曾在香港出版,並于近年再版。他生前在香港出版的另一部章回體的小說《秦淮感舊錄》,則描繪了國民黨政壇人士逃離大陸時的紛亂和錯綜復雜的心理。

《論杜詩及其他》是作者的妻子鄧珂雲根據作者遺槁《杜詩二十證》整理,並補加作者生前有關舊體詩的論述成書出版的。

《浮過了生命海》則是作者晚年病中的隨筆。

作者喜愛中國的戲劇,一生未曾停止過對中國戲劇發展史的研究。他曾寫過相當數量的劇評和有關戲劇史研究的文字,在他的《人事新語》和《萬里行二記》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這方面的評述。作者晚年正值圍內文化大革命時期,他深愛的祖國藝術瑰寶和他崇敬的藝術家們大受摧殘。在這樣的蕭瑟氣氛中,作者將他收集多年的藝術類刊物、雜志、剪報,加以編輯影印,出版了一本《現代中國劇曲影藝集成》。書中收入兩千多張自1949年以後國內各舞台居J種及電影劇照,設立了梅蘭芳、周信芳等多位藝術家的專輯,這是他努力想保存下來的資料。《集成》中還有作者的撰述、評介文字二十多萬字。1985年,這本大書中的文字部分,經女兒曹雷整理,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書名為《听濤室劇話》。

作者晚年寫下的那部未完成的自傳《我與我的世界》,先後有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三個版本,均面世于作者身後。每版都對前一版有所增補,以山西北岳文學出版社的最為完整。詳情可見各書的出版說明。

作者生前所寫文字已不可能收集完整。結集成書的作品,除三四十年代上海出版的以外,大陸見到的不多。80年代後,大陸的出版社陸續再版了他在香港的一些作品以及由作者家屬從他的遺稿中整理出的作品。這二十來部作品分散在各個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東方出版中心、上海書店、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北京三聯書店等,其中以北京三聯出版書種最多。

此次北京三聯書店出版曹聚仁作品系列,計劃五年內將曹聚仁的代表性著作分批出版。其中有一些將重加整理,使其更為完善。 更有不少則屬首次在大陸與讀者見面。通過這些作品,讀者或可對作者及其文字生涯有一系統全面的了解,而有志于曹聚仁研究的學者自然也有了更豐富的文本資料和可靠的版本依據。

“曹聚仁作品系列”的出版,得到各出版社和上海魯迅紀念館等單位的支持,在此我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2006年11月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