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食物的往事追憶

細味:食物的往事追憶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李子玉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112366
  • ISBN13:9787300112367
  • 裝訂:195頁 /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食物往事回憶。你最喜愛的食物是什麼?最痛惡的又是什麼?與誰人共餐最為開心?與誰同食又最為不悅?何處的佳餚讓您惦念不已?何地的菜食又令你嘆而卻步?把這些問題的答案串起來,並擴及相關的人事時地,生命的況味即隨然而至。

  從令人懷念的豬油撈飯、招賊入屋的紅燒元蹄,到麥當勞的漢堡包,詩人的酸辣湯、平常日子的飲食,輕巧健康;同桌友儕,笑談香鴨青菜間。一道道的美食佳餚、家常小食,在滿足口腹之余,亦不着痕跡地記錄下點滴人生滋味。

  在本書第五章「名士佳餚聚溫情」中,作者也寫出了和多位名士一起吃飯、交往的情景,包括金庸、聶華苓、黃苗子、夏志清、余英時等,讓讀者感受到這些名家的另一個側面,讀起來饒有趣味。

最美好的一頓,除了包含視覺享受,還有那些味覺回憶引起的舊事舊情。每段人生都有百般滋味縈繞在心頭。請跟隨「真心女人」李子玉,一起細細分享這世間的美味與情味。

  本書作者從兒時食物開始一一細數:豬油撈飯當早餐,婆婆教煮的涼瓜牛肉,搭伙食的詩人獨愛酸辣湯,患抑郁症那幾年冷冷的麥片,找到真愛之后的七色菜,直數到灰色爬上發梢。李玉瑩以文字回溯半生,外婆猝然而逝、與前夫留學美國、孤獨對抗抑郁症,和現在的丈夫李歐梵享受平淡生活,每時每刻,都有一道喚起回憶的菜。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借食物為題發揮,在細味食物之間細味她的五味人生。


李子玉,又名李玉瑩,香港著名散文家,李歐梵筆下的「真心女人」,70年代中期畢業於浸會大學中文系,隨后赴美國南伊利洛伊州立大學取得社會學學位。2002年開始寫作,近期主要作品有《雲想衣裳》、《憂郁病就是這樣》,曾和丈夫李歐梵合著《過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日子》和《戀戀浮城》,講述二人海外日常生活的悲與喜、笑與淚。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兒時食物
 小廚師牛刀小試
 小學時代的早餐——豬油撈飯
 婆婆魂兮歸來,嘗嘗我的涼瓜牛肉
 詩人的酸辣湯
 一飛沖天——「一條龍」雲吞面
 赴湯蹈火也要吃的碗仔翅
 情痴老師的糟溜魚片
 廣東式的揚州炒飯
第二章 小巧婦伴讀又掌廚
 麥當勞店的甘苦回憶
 招賊入屋的紅燒元蹄
 當壚賣餅苦經營——咖喱餃
 可樂雞——母女訴衷情
 手足情深的星洲炒米粉
 皮蛋瘦肉粥暖透游子心
 五香豬腳補筋骨
 廣東燒鴨情系一線牽
第三章 憂郁記愁 
 吃素吃葷俱隨緣
 情緒指標的五味牛腱
 生命存在的證據——清蒸魚
 孤獨而實在的花生醬多士
 過年蘿卜糕
 憂郁的菜式——毛豆干炒雞胸肉
 哈佛廣場的好面包
 一碗麥片粥吃出幾種心情
第四章 平常日子的食譜
 龍鳳呈祥的三杯雞
 七色菜——為平淡生活添加色彩
 在劍橋的健康早餐——煎蛋卷
 栗子冬菇炆鴨歡度感恩節
 空前「絕味」的馬六甲海南雞飯
 油條脆燒餅香 絕配咸豆漿
 蓮藕情義長 紅豆最相思
 左宗棠雞——不是廣東菜的廣東菜
 酸話梅排骨好滋味
 素凈心境吃素樂
第五章 名士佳餚聚溫情
 心靈雞湯憶難忘——聶華苓女士
 可敬可愛的黃苗子
 大俠金庸
 夏志清先生印象記
 無懼膽固醇的余英時太太烤鴨
 三文味馥郁 兩女玉娉婷
 從「酒蟹居」到「晚晴軒」
 養女婿的麻婆豆腐
 砂鍋魚頭的緣分
后記
 

我妻李玉瑩(現改名為子玉)的《細味:食物的往事追憶》的新編簡體字版,終於在內地出版了,感到最得意的不見得是她,而是我這個老公。

在我的心目中,這本書——也是子玉獨自寫作出版的第一本書——早已成了「經典」,因為在眾多有關食物的書本中,它的確與眾不同: 它不是食譜(雖然也列了幾個食譜),也不是小說(雖然「往事追憶」一詞使我想起普魯斯特),更不是自傳(但有點自傳的成分),而是一本頗為獨特的個人散文集。重讀這本書,也為我帶來無限甜蜜的追憶。

此書的第一版出版於台灣,名叫《細味人生》。時當二○○三年,簡體字版旋即在中國大陸問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反應不俗。記得它出版不久之后,我們在台北街頭閑逛,在永康街遠遠看見兩個時髦少婦向我們迎面走來,面帶笑容,兩個人都眼睜睜地盯着玉瑩不放,待走到我們面前,其中一個就沖口說道:「你不就是瑩娘麼?我們剛看完你寫的《過平常日子》和《細味人生》,太精彩了,我們看了好感動!」

我聽了當然得意萬分。《過平常日子》是我們合寫的第一本書,她寫的部分,比我寫的動人得多!我多年來做慣了學者,用中文寫作時,語言枯燥無味,說理太多,感性便不足(連現在提筆寫這篇新序時,也有點捉襟見肘)。而玉瑩的文筆卻自成一體,筆峰常帶情感,處處表露真情,所以在讀者的心目中,我們合寫的三本書都算是她的著作。即便如此,《細味人生》依然脫穎而出,因為玉瑩追憶的「往事」,從她的兒時直到現在,娓娓道來,溫馨的文筆中,令我感受到她童年時代的心酸,我每次重讀那篇「婆婆魂兮歸來,嘗嘗我的涼瓜牛肉」,都禁不住眼淚汪汪的。我猜在台北街頭碰到的這兩位女士和我必有同感。

以食物表現人生酸甜苦辣的文學作品,中外皆有;以食物追憶個人往事的,可能也不少,但就要看作者怎樣來追憶了。普魯斯特可以為那塊法國小甜餅寫下數頁文字,但他寫不出「涼瓜牛肉」!涼瓜就是苦瓜,初食的時候有點苦,但吃后的味道——而且還炒牛肉——就不同了。這道菜一向是我妻的拿手好戲,看來平常,但我吃來並不尋常,總讓我想起她這篇回憶文章。

套用托爾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婚姻,家家都是一樣」,但托翁並沒有說:「端看你如何從食物中追尋幸福」,而這恰是我和玉瑩結婚九年來的「家庭座右銘」。

這本新版在內容上有所更動和補充,書名也把「人生」刪掉了,乃接受香港版編者的意見,也許談人生的大問題在香港沒有市場,但我妻和我一向以平常心來過平常日子,並從中得到一些日常生活的樂趣,在本書新版中,這種樂趣式的文章似乎增多了一點,特別是我們在友朋家中吃到的佳餚(見本書第五章),這也是向關心我們的朋友們表達的一點心意。相形之下,我們兩人平常日子的食譜,卻越來越清淡。不少朋友以為玉瑩的廚藝驚人,暗示我們在家請客吃飯,但我往往善意回絕了,一方面因為我不忍看她在廚房辛勞(我們都上了年紀),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吃得清淡慣了,突然大開筵席,反而搞亂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竟以粗食淡飯待客,又不夠禮貌,因而多在外面餐館宴客。

然而,「清淡」自有一番道理,至少,我們體會到一種日常生活中的「細致」感。每天吃我妻煮的早餐——每天都一樣,小黃瓜加小蕃茄或小紅蘿卜拌意大利醋、一碗現煮麥片(內加黑芝麻和各種營養食品,連我也搞不清楚)、一杯淡咖啡,我都不斷地邊吃邊說:「慢慢吃,享受,享受;品味,品味。」當然有時還不忘聽一段巴赫或莫扎特。早餐完后,才會精神百倍地去寫作、閱讀或教學。

中餐和晚餐,我們在家都不上餐桌,只見老婆端上一碗「菜飯」——上面是數種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蔬菜,外加幾塊肉或魚,下面是熱騰騰的五谷米飯,有時還有一碗廣東清湯——吃得我連連大叫享受,甚至會站起來向老婆行歐洲貴族式的鞠躬禮,故意揚手作揖表示感謝。

這種吃法,可能非港人所習慣,更非內地的作風。現在,內地城市中的生活早已進入「小康」階段,我們每次到內地游覽和訪友,都會被請到館子里大吃;在上海,光是「前菜」就有十數碟之多,正菜更是多得令人眩目。我在大快朵頤之際,往往也忘了老婆要我節食的忠告,或在餐桌上大演「拉鋸戰」,和老婆鬧來鬧去,故作楚楚可憐狀,博取朋友們的同情,往往令旁觀者失笑,但老婆卻苦在心里,因為我倆都知道這一頓大嚼大咽,暴飲暴食,又不知會使我的血糖高上多少度。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