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
定價:186
NT $ 186
 

內容簡介

這里的首要問題是一門感知、想象、時間、事物的現象學的問題。

這個「加工」的結果應當就是1928年在胡塞爾的《哲學與現象學研究年刊》(第9卷)中由馬丁·海德格爾編輯、以《埃德蒙德·胡塞爾的內時間意識現象學講座》為題發表的東西。這部1928年的著作在內容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905年關於內時間意識的講座」,「第二部分:1905—1910年對時間意識的分析的附加與增補」。關於這個由十三個附錄組成的第二部分,可說的東西不多:一方面是因為,除了唯一的一個附錄以外,所有其他附錄的底本都無法找到;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這里看起來的確放棄了任何方式的處理:這些文字似乎只是被謄寫了下來,並且被不連貫地排列在一起。與此相反,對「第一部分」的內容則可以通過與全面保存下來的。
 

目錄

編者引論
A 內時間意識現象學講座
 第一部分 1905年內時間意識現象學講座
  引論
  第1節 對客觀時間的排斥
  第2節 關於「時間起源」的問題
  第一章 布倫塔諾的時間起源學說
  第3節 原初的聯想
  第4節 將來的獲得與無限的時間
  第5節 由於時間特征而產生的表象變化
  第6節 批判
  第二章 時間意識分析
  第7節 解釋:對時間客體的把握是瞬間的把握和延續的行為
  第8節 內在時間客體以及它們的顯現方式
  第9節 關於內在客體之顯現的意識
  第10節 流逝現象的各個連續統。時間圖式
  第11節 原印象與滯留的變異
  第12節 滯留作為特殊的意向性
  第13節 一個印象先行於每個滯留的必然性。滯留的明見性
   第14節 時間客體的再造(次生回憶)
   第15節 再造的進行模式
   第16節 作為當下擁有的感知對立於滯留和再回憶
   第17節 感知作為自身給予的行為對立於再造
   第18節 對於有關延續與后繼之意識的構造,再回憶所具有的意義
  第19節 滯留與再造的區別(原生的和次生的回憶或想象)
  第20節 再造的「自由」
  第21節 再造的各個清晰性層次
  第22節 再造的明見性
  第23節 被再造的現在與一個過去的相合。對想象與再回憶的區分
   第24節 再回憶中的前攝
   第25節 再回憶的雙重意向性
   第26節 回憶與期待的各種區別
   第27節 回憶作為關於曾被感知的意識
   第28節 回憶與圖像意識。回憶作為設定的再造
   第29節 當下回憶
   第30節 在滯留變化中對象意向的保持
   第31節 原印象與客觀的、個體的時間點
   第32節 在對這一個客觀時間構建上再造的參與
   第33節 幾個先天的時間規律
  第三章 時間與時間客體的構造階段
   第34節 構造階段的划分
   第35節 被構造的統一與構造着的河流的區別
   第36節 構造着時間的河流作為絕對的主體性
   第37節 超越客體的顯現作為被構造的統一
   第38節 意識流的統一與同時和后繼
   ……
 第二部分 1905~1910年間對時間意識分析的續加和補充
B 表明此問題發展的增補文字
附錄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象學在漢語學術界引發了廣泛的興趣,漸成一門顯學。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此後基本上保持著每年一會一刊的運作節奏。稍後香港的現象學學者們在香港獨立成立學會,與設在大陸的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常有友好合作,共同推進漢語現象學哲學事業的發展。

中國現象學學者這些年來對域外現象學著作的翻譯、對現象學哲學的介紹和研究著述,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均值得稱道,在我國當代西學研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然而,我們也不能不看到,中國的現象學事業才剛剛起步,即便與東亞鄰國日本和韓國相比,我們的譯介和研究也還差了一大截。又由於缺乏統籌規划,此間出版的翻譯和著述成果散見於多家出版社,選題雜亂,不成系統,致使我國現象學翻譯和研究事業未顯示整體推進的全部效應和影響。

有鑒於此,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合作,編輯出版《中國現象學文庫》叢書。《文庫》分為「現象學原典譯叢」與「現象學研究叢書」兩個系列,前者收譯作,包括現象學經典與國外現象學研究著作的漢譯;後者收中國學者的現象學著述。《文庫》初期以整理舊譯和舊作為主,逐步過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漢語學術界現象學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庫》統一格式集中推出。

我們期待著學界同仁和廣大讀者的關心和支持,藉《文庫》這個國地,共同促進中國的現象學哲學事業的發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