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三十年文學片斷:1978-2008我的個人敘事
      文學的政治:國家、啟蒙、個人——關於近代以來中國文學的三種話語方式權利訴求
      文學批評、公共空間、社會正義或道德律法——在「批評和文藝·2007北京文藝論壇」上的發言
      新媒介文學「革命」芻議
      網上的博弈之辨
      「新概念」文學的評論——作文、作品選、文學史
      關於「尋根文學」的再思考
      《暗示》的文體意識形態
      「中國作家」趙本夫
      90年代誕生的新一代作家——關於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現象分析
      第二輯
      中國當代「國家文學」概說——以《人民文學》為中心的考察
      新中國的第一場「文藝整風運動」——文藝整風學習運動(1951-1952)與《人民文學》
      組稿:文學書寫的無形之手——以《人民文學》(1949-1966)為中心
      另一種權利割據:當代文學與地方政治的關系研究
      政治變局的文學見證——關於《人民文學》的復刊
      現繞文學的政治博弈——《機電局長的一天》風波始末
      第三輯
      政治和性:昆德拉的文學——以《帷幕》和《無知》為例
      評論:薩德侯爵和三部譯作
      「新知識分子」之疑——關於安·蘭德的《致新知識分子》
      略薩的文學大道理——關於略薩的《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成熟的果子適時墜落——關於《洛麗塔》(全譯本)
      第四輯
      魯迅:暗夜獨行的希望者——紀念魯迅逝世七十周年在上海教育電視台「世紀講壇」的講演
      夏著心史:學理邏輯之書,亦同情體悟之書——夏中義著《王國維:世紀苦魂》評論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