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李歐梵
  • 譯者:王宏志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258200
  • ISBN13:9787802258204
  • 裝訂:309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2版
 

內容簡介

新文化運動還沒有火熱展開的時候,林紓、蘇曼殊已經為中國現代文學播撒下浪漫的種子。做普羅米修斯似的英雄,還是做維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這樣的情感始終糾結在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無論是郁達夫、徐志摩,還是郭沫若、蔣光慈、蕭軍都沒有擺脫這種心結。李歐梵先生出文入史,復原了一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文化地圖,樹立了幾個顯著的地標,作家本人私生活之零珠碎玉也串綴其間,於杳然逝去的浪漫風聲中泠泠作響。


李歐梵,哈佛大學教授,1939年生於河南,後隨家遷台灣。197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專攻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鐵屋中的吶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學的徊想》、《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現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隨筆集《狐狸洞話語》、《世紀末的沉思》等。
 

目錄

中譯本自序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一章 文學界的出現
第二節 文壇和文人現象
第三章 林紓
第四章 蘇曼殊
第二部分 兩位倡導者
第五章 郁達夫:孤寂者的漂泊
第六章 郁達夫:自我的幻象
第七章 徐志摩:感情的一生
第八章 徐志摩:伊卡洛斯的歡愉
第三部分 浪漫的左派
第九章 郭沫若
第十章 蔣光慈
第十一章 蕭軍
第四部分 浪漫的一代:同一主題的變奏
第十二章 現代文人與中國社會
第十三章 情感的旅程
第十四章 浪漫主義傳統
譯後記
 

《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英文原著是根據我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刪節改編而成,論文於1970年寫完,書於1973年出版,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早已成了明日黃花了。

承蒙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各位同行學者不棄,早在七十年代即有人分章摘譯,尤其是內中的郁達夫和徐志摩部分,但因種種原因,此書的中譯本一直未能面世。在此要特別感謝香港中文大學的王宏志教授,在他百忙之中重新組織了一個「翻譯班子」把全書譯了出來,並交由陳子善先生安排出版,令我不勝榮幸。但也有點汗顏,總覺得這本舊作早已過時,不值得重讀,又沒有用任何文學理論,當時全是閉門造車的成果占我的指導教授史華慈對我特別愛護,論文照章全收,而另一位導師費正清教授則僅建議我把原來的一千余頁的論文刪減一半始能出版。如今這兩位恩師皆已作古,我也剛從哈佛的教職退休,非但整個世界變了——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浪潮早已席卷一切——而旦文學研究的學術典范(paradigm)也變了;文學研究和文本細讀已被擯棄,代之而起的是「文化研究";然而,對我而言,文學仍然是歷史的一部分(或可謂是歷史的「表征」),而歷史也依然蘊藏於文學之中,二者互為表里,密不可分,在中國的文化脈絡中尤其如此(這是否是文化研究,暫且不論)。此書寫的雖是歷史——「五四」時期作家的浪漫心態——但用的卻是文學的體裁,文史不分家,我至今仍視為做學問的座右銘。

書中的第一章討論的「文壇」和「文人」兩個概念,今日早有學者 MichelHockx以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oBourdieu)的理論將之重新處理。徐志摩的部分也有梁錫華的專書補足;郁達夫則有「文革」後上海年輕學者許子東的第一本轟動全國的著作;而革命浪漫傳統的研究(也可能是本書最弱的一章)也後繼有人:劉劍梅最近在美出版的英文著作《革命加戀愛》(夏威夷大學出版社, 03年),更把這個動人的故事講到現在,並側重「女性身體」的層面,因此也反照了拙著的另′一個缺陷:沒有專章討論女作家,也沒有關注女性的角度。

不論如何淺陋,本書仍然是我個人心愛的一本著作,因為在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中,我竟然走火人魔,不知不覺地也步「五四」先人——特別是徐志摩——的後塵,開始浪漫起來,甚至在自己的第—本中文著作《西潮的彼岸》中人加發揮,把個人感情上的心路歷程作為寫作的主旨,甚至建立了一種文風,也真是「情」月旦包天,不亞古人。現在看來,連這種自我探索的情操表現也被當今更露骨的「欲望」描述所取代。我不能說這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只能說當身體取代心靈、商品取代藝術品之後,文學研究變為(批判式的)「文化研究」也成了一種必然的現象。

走筆至此,我也不必再為這本舊作白辯了。有心的讀者——特別是初入門的大學生——或可把這本「學術專著」作為歷史故事來讀,如果仍覺余味猶存,我就心滿意足了。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