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明(全二冊)

中華文明‧中國少數民族文明(全二冊)
定價:708
NT $ 616
  • 作者:何星亮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453441
  • ISBN13:9787533453442
  • 裝訂:平裝 / 93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以歷史學和人類學相結合的方法,綜合歸納了歷史上中國少數民族的精神文明、特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等等。

從空間角度分析探討其結構、功能和象征意義;從時間角度整合梳理其產生、發展、融合和變遷過程。以文明史為切入點,創造性地研究中國少數民族文明,填補學術空白。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文明與中國少數民族
第二章 民族結構
第三章 語言與文字
第四章 經濟文化類型
第五章 社會制度
第六章 社會組織
第七章 政治制度
第八章 婚姻制度
第九章 宗教信仰
第十章 生態文明
結語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下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課題《世界文明通論》,經過二十余位學者的協力合作,歷時五載,付出了辛勤勞動,其成果終于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繼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世界文明大系》和《世界文明圖庫》之後又一關于世界文明的多卷本專著。如果說《大系》和《圖庫》的目的是對世界上一些主要文明做分別的研究、介紹和論述,那麼《通論》則試圖從總體上對有關世界文明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綜合研究,並將中華文明納入全球文明的視野,以三卷的篇幅做進一步的較全面的論述。在我國,關于世界文明的綜合性的理論研究還剛起步不久,我們組織這一課題研究希望能引起學術界對世界文明的理論問題更多的關注。

近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對文明問題的研究興趣日益高漲,在某些國家甚至有成為顯學的趨勢,這是與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的變化有關的。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速,科技進步帶來了便捷的交通運輸和通訊,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大大地縮短了人類的地理和心理距離,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人員往來和信息交流。各國和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依賴性增強,整個世界越來越像麥克盧漢所謂的“地球村”。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現時代的主題,是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而這兩大問題的解決需要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推進世界和諧發展。但是,世界並不太平,金融危機造成的動蕩尚未過去,地區戰亂和沖突不斷,貧困和社會不公正現象嚴重,加上各種自然災難、氣候變化和流行疾病等等,對人類生存環境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世界上存在著多種文明的情況下,如何認識和處理各種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以共同應對人類所面臨的挑戰,這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大實際意義。如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一席地位和發揮作用,不僅要依靠其經濟和軍事實力,也需要有強大的所謂“軟實力”,因此文明和文化的力量將對未來的世界發展進程起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由于人們的立場和觀點不同,在當代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文明理論,有的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成為公眾注意的熱點,如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福山的“歷史的終結論”、薩伊德的“後殖民理論”以及曾鼓噪一時的所謂“後現代主義理論”等等。這些理論主要在西方國家流行並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有的帶有強烈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色彩,表現出妄想以西方文明一統天下的意圖。有的理論雖然對宣揚文化霸權的西方中心論有所批判揭露,值得借鑒,然而並不能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規律和各種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做出科學的說明。因此,總的說來,當代西方各種文明理論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全面系統地研究有關世界文明發展的問題,建立科學的文明理論體系,仍然是有待于解決的一項迫切任務。特別是對我國學者來說,研究文明理論還必需緊密地聯系中國的實際,在充分吸收和借鑒世界文明一切積極成果的同時,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制定適合于中國國情的文明發展戰略。這也是我們組織這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科學研究不應從抽象的原則出發,而應從現實出發,以事實作為根據。文明理論亦應如此,縱觀歷史,人類自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自古至今歷時數千年,各個時代、各地區、各民族所創造的文明真可謂色彩繽紛,千姿百態,就像一個茂盛的百花園,使漫長的歷史顯得如此豐富而又精彩。文明雖然都是人類的創造,在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和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方面有其共性,但由于客觀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各種文明在表現的方式上卻各有其特殊性,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不同面貌和彼此間的明顯差異。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