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身︰中國低碳發展

綠色轉身︰中國低碳發展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徐漢國 楊國安
  •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2302312
  • ISBN13:9787512302310
  • 裝訂:平裝 / 19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單位GDP碳排放這個概念分析入手,認為單位GDP碳排放是一個結構關系,它的變化反映了以GDP為度量的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單位GDP碳排放變化的時間效應分析是由總體和結構兩大部分組成。前者表明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化石能源消費的整體變化趨勢特征,後者反映的則是經濟與能源整體變化的結構演進特點。它的高低取決于四個因素︰能源排放強度、能源結構、產業部門的能耗強度和產業結構。其中,能源排放強度取決于能源稟賦特征,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隨著產業部門的能耗強度的變化而變化,取決于技術進步。

書中分別對中國碳排放與能源消費、經濟增長、工業化及城市化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碳排放與能源消費之間不存在均衡協整關系。經濟增長與碳排放之間存在著單向 Granger因果關系,我國碳排放與工業化時間序列之間存在著均衡協整關系,我國碳排放與城市化時間序列之間不存在均衡協整關系。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低碳發展的背景
第二章 國際低碳發展和政策態勢
第一節 國際低碳發展的緣起
第二節 歐盟國家低碳發展的政策態勢
第三節 傘形集團低碳發展的政策態勢
第四節 基礎四國低碳發展的政策態勢
第五節 77國集團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低碳發展的政策態勢
第三章 單位GDP碳排放的理淪分析
第一節 單位GDP碳排放的變化
第二節 單位GDP碳排放的決定因素
第四章 中國碳排放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因果分析
第一節 中國碳排放與能源消費
第二節 中國碳排放與經濟增長
第三節 中國碳排放與工業化
第四節 中國碳排放與城市化
第五章 中國碳排放特征
第一節 中國碳排放的總量特征
第二節 中國碳排放的區域特征
第三節 中國碳排放的行業特征
第六章 中國低碳發展的決定因素
第一節 能源結構與能源效率改進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的演進
第三節 城市化
第四節 碳匯能力
第七章 中國碳市場研究
第一節 國際碳市場發展態勢
第二節 建立中國碳市場的基本設想
第八章 中國低碳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第一節 中國低碳發展的思路
第二節 中國低碳發展的對策
第九章 中國低碳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後記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應對氣候變化關系到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需要我們共同行動。碳排放及其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強的負外部性,已經危及當前和未來人類社會的總體福利,傳統的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為特征的高碳經濟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必須予以摒棄,代之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為主要特征的低碳經濟模式。低碳發展不僅是一種發展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新的理念,代表了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走向生態文明的共同願望。低碳發展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紛紛推出自己的低碳發展方案,旨在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我國當前的發展正面臨國際減排和國內發展的雙重壓力,能源結構調整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必將發生,探討中國碳排放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探討中國低碳發展的問題不僅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

但是,把溫室氣體排放納入到經濟體系內,必然涉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需要以能源的變革為核心,形成全新的能源、農業、工業、建築、交通等社會經濟體系,這談何容易!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將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的進程中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近30年來,中國在發展的進程中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從中國人民和人類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中國作出的貢獻主要有︰

(1)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先後制定和修訂了《節約能源法》、 《可再生能源法》、 《循環經濟促進法》、 《清潔生產促進法》、 《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把法律法規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
(2)中國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不斷完善稅收制度,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全面實施十大重’支節能工程和千家企業節能計劃,在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開展節能行動。深入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汽車,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

(3)中國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有序發展水電,積極發展核電,鼓勵支持農村、邊遠地區和條件適宜地區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長51%,年均增長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2.51乙噸標準煤。農村有3050萬戶用上沼氣,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萬噸。水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和光伏發電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4)中國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大規模開展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匯。2003~2008年,森林面積淨增2054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淨增11.23億立方米。目前人工造林面積達540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自願承擔相應的溫室氣體減排責任。中國主張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協議,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下,主動承擔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義務,即進行自主減排,主動提出在2020年前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45%的減排目標,並且把節能減排納入國家的中長期發展計劃,顯示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決心和信心。

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特別強調, “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要“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增加森林碳匯,新增造林面積不低于8880萬畝”。足見我國正在積極履行承諾。

現存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已經向我們昭示,發達國家在控制世界游戲規則和話語權方面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突出強調歷史排放量,強調歷史責任,強調先期工業化帶來的溫室氣體激增導致了氣候變暖這一負的外部性。而發達國家往往重視排放總量和共同治理,忽視或弱化對溫室氣體產生的歷史責任,淡化人均歷史排放和國際轉移排放。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