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經絡調理

亞健康經絡調理
定價:300
NT $ 261
  • 作者:于天源/主/編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317657
  • ISBN13:9787802317659
  • 裝訂:平裝 / 18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人體生命活力和功能的異常狀態,不僅表現在生理功能或代謝功能的異常,也包含了心理狀態的不適應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異常,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尚無確切的病變客觀指征,但卻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種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狀態,自20世紀80年代被前蘇聯學者稱為“第三狀態”這個新概念以來,得到國內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與重視,並將其稱之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身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亞健康。亞健康是一個新概念,“亞健康”不等于“未病”,是隨著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的轉變而產生的,而“未病”的概念是與“已病”的概念相對而言,即非已具有明顯癥狀或體征的疾病,亦非無病,而是指機體的陰陽氣血、髒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疾病前態或征兆。因此未病學主要討論的是疾病的潛伏期、前驅期及疾病的轉變或轉歸期等的機體變化,其宗旨可概括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中醫“未病”的內涵應當是包括了亞健康狀態在內的所有機體陰陽失調但尚未至病的狀態。總體上講,亞健康學是運用中醫學及現代醫學與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研究亞健康領域的理論知識、人群狀態表現、保健預防及干預技術的一門以自然科學屬性為主,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學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完全突破了原來的思維模式。醫學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從原來的純“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使得西醫學從傳統的“治療型模式”轉變為“預防、保健、群體和主動參與模式”;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全面而明確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從而使對健康的評價不僅基于醫學和生物學的範疇,而且擴大到心理和社會學的領域。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狀態,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隨著人們的觀念進一步更新,“亞健康”這個名詞已經越來越流行,你有時感覺心慌、氣短、渾身乏力,但心電圖卻顯示正常;不時頭痛、頭暈,可血壓和腦電圖沒有什麼問題,這時你很可能已經處于“亞健康”狀態。
 

目錄

上篇 基礎篇
 第一章 健康與亞健康
  第一節 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三、健康的標準
  第二節 亞健康
   一、亞健康的概念
   二、亞健康經絡調理
   三、亞健康經絡辨證
 第二章 經絡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經絡
   二、經絡學與經絡系統
   三、經絡的起源
   四、經絡的生理功能
   五、經絡的病理變化
   六、經絡的臨床應用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命名規則
   二、十二經脈在體表分布的規律
   三、十二經脈表里屬絡關系
   四、十二經脈與髒腑器官的聯絡
   五、十二經脈的循行方向、交接規律、流注順序
   六、十二經脈的循行及病理變化
  第三節 經別
  第四節 經筋
  第五節 皮部
  第六節 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定義
   二、奇經八脈的特點
   三、奇經八脈的作用
   四、奇經八脈的循行、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
   五、奇經八脈的綜合作用
  第七節 絡脈
   一、絡脈
   二、浮絡、孫絡
   三、絡脈的循行及病候
 第三章 經絡調理使用的腧穴
   一、腧穴的定位方法
   二、經絡調理使用的腧穴
 第四章 經絡調理基礎手法
  第一節 手法總論
   一、手法的概念
   二、手法的基本要求
   三、手法操作時形體的基本要求
   四、手法操作時呼吸的基本要求
   五、手法操作時用力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手法各論
   一、揉法
   二、拿法
   三、撥法
   四、拍法
   五、摩法
   六、擦法
   七、推法
   八、抹法
   九、點法
   十、搖法
   十一、背法
   十二、抖法
   十三、屈伸法
   十四、按動脈法
   十五、梳頭櫛發
   十六、摩掌熨目
   十七、踩蹺法
下篇 應用篇
第五章 亞健康經絡推導
第六章 亞健康之特色按摩
第七章 保健點穴
第八章 亞健康常見癥狀經絡調理
第九章 部位經絡調理
第十章 亞健康經絡灸
 

醫學朝向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了,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在我國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提高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必須建立比較完善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服務網絡,推動衛生服務利用的均等化,逐步縮小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造成的健康服務不平等現象。有鑒于我們是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是窮國辦大衛生,長期存在著有限的衛生資源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之間的矛盾,醫療衛生體系面臨著沉重的壓力。為了緩解這種矛盾和壓力,國家提出了醫療衛生保健工作“重點前移”和“重心下移”的發展戰略,以適應新時期大衛生的根本要求。中醫藥是整體醫學,重視天人相應、形神一體,以辨證論治為主體,以治未病為核心,在醫療衛生保健過程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毋庸置疑,亞健康是健康醫學的主題之一,致力于亞健康專門學問的系統研究,厘定亞健康的概念,規範亞健康防治措施與評價體系,編寫系列教材培育人才,對于弘揚中醫藥學原創思維與原創優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確是一項功在千秋的大事業,對衛生工作重點移向維護健康,重心移向廣大民眾,尤其是九億農民,從而大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也有積極的作用。

回顧上個世紀西學東漸,知識界的先驅高舉科學民主的旗幟,破除三綱五常,推進社會改革,無疑對國家民族的繁榮具有積極意義。然而二元論與還原論的盛行也沖擊著傳統的優秀的中華文化,致使獨具深厚文化底蘊的中醫藥學隨之停滯不前,甚而有棄而廢之的噪聲。幸然,清華與西南聯大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趙元任與吳宓等著名學者大師雖留學西洋,然專心研究哲學文史,大興國學之風,弘揚中華文化之精髓,其功德至高至尚,真可謂“與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令吾輩永遠銘記。中醫中藥切合國情之需,民眾渴望傳承發揚。當今進入新世紀已是東學西漸,滲透融合儒釋道精神,以整體論為指導的中醫藥學,其深化研究雖不排斥還原分析,然而提倡系統論與還原論的整合,將綜合與分析、宏觀與微觀、實體本體論與關系本體論鏈接,共同推動生物醫藥科學的發展,為建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奠定基礎。晚近,醫界學人與管理者共識︰治中醫之學,必當遵循中醫自身的規律,然則中醫自身規律是什麼?宜廣開言路,做深入思考與討論。我認為中醫學是自然哲學引領下的整體醫學,其自身規律是自適應、自組織、自調節、自穩態的目標動力系統,其生長發育、維護健康與防治疾病均順應自然。中國古代自然哲學可用太極圖表達,其平面是陰陽魚的示意圖。其闡釋生命科學原理是動態時空、混沌一氣、高速運動著的球體,邊界不清,色澤黑白不明。人身三寶精、氣、神體現“大一”,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對生命本質的研究體現“小一”,論大一而無外,小一而無內;大一寓有小一,小一蘊育大一;做大一拆分為小一分析,做小一容匯為大一綜合。學習運用“大一”與“小一”的宇宙觀,聯系人體健康的維護和疾病的防治,尤其對多因素多變量的現代難治病進行辨證論治的復雜性干預的方案制定、療效評價與機理發現具有指導作用。

哲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規律的總結,對文化藝術同樣重要。當代著名畫家範曾先生講,“中國畫是哲學,學哲學出智慧,用智慧作畫體現‘大美’”。推而廣之,西方科學來自實驗,以邏輯思維為主體,體現二元論、還原論的方法學;東方科學觀察自然,重視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相結合,體現一元論、系統論的方法學。當下中醫藥的科學研究是從整體出發的拆分,拆分後的微觀分析,再做實驗數據的整合,可稱作系統論引導下的還原分析。誠然時代進步了,牛頓力學賦予科學的概念,到量子力學的時代不可測量也涵蓋在“科學”之中了。同樣中醫|臨證診斷治療的個體化,理法方藥屬性的不確定性,正是今天創新方法學研究的課題。中醫學人必須樹立信心,弘揚原創的思維。顯而易見,既往籠罩在中醫學人頭上“不科學”的陰霾今天正在消散,中醫藥學的特色優勢漸成為科技界的共識,政府積極扶持,百姓企盼愛戴,在全民醫療衛生保健事業中,中醫藥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亞健康專業系列教材》編委會致力于亞健康領域學術體系的深化研究,從理念到技術,從基礎到臨床,從預防干預到治療措施,從學術研究到產業管理等不同層面進行全方位的設計,突出人才培養,編寫了本套系列教材。叢書即將付梓,邀我作序實為對我的信任。感佩編著者群體辛勤耕耘,開拓創新的精神,讓中醫學人互相勉勵,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謹志數語,爰為之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