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極技擊術(附贈光盤)

武派太極技擊術(附贈光盤)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高連成
  •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7731934
  • ISBN13:9787537731935
  • 裝訂:平裝 / 16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武派太極技擊術主要介紹傳統太極拳推手與散手術。第一章《概述》,主要闡述武派太極拳推手與散手技術的發展,推手與散手的基本技術,打手中听、引、化、拿、發各種勁別解析;第二章《武派太極技擊術基本功法》,主要介紹太極拳架和推手、散手技術的基本樁功、行功、單操的具體練法;第三章《武派太極拳架賞析》,主要介紹老架與新架的特點特色以及新架四十八式太極拳圖解,拳架用法舉例;第四章《武派太極拳推手》,主要介紹定步、活步、四正、四隅推手以及各種纏手方法的練習;第五章《武派太極拳“一時短打”》,主要介紹武派太極拳“一時短打”技法的具體應用;第六章《武派太極短拳》是武禹襄古傳練習散手的短套路,主要介紹套路名稱與練習方法;第七章《武派太極十三桿》,主要介紹十三桿與拳術和技擊的關系,十三桿套路圖示解說;第八章《古典拳譜解與名家拳論》,主要介紹古典拳譜與陳固安師的解說,王宗岳、武禹襄和當代名家拳論;第九章《武派太極名家史料》,主要介紹陳固安、吳文翰二師生平事跡和武派太極前賢。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武派太極技擊術基本功法
一、樁功練習
二、行功練習
三、單操發勁練習
第三章 武派太極拳架賞析
一、武派太極拳架特點
二、武派太極拳新架四十八式概述
三、武派太極拳的身法要求
四、武派太極拳新架四十八式拳勢名稱
五、武派太極拳新架四十八式拳勢圖解
六、武派太極拳拳勢用法舉例
第四章 武派太極拳推手
一、八法五行實用解
二、四正活步推手圖解
三、四斜(隅)大捋圖解
四、各種纏手纏法圖解
五、武派太極拳推手示例
第五章 武派太極拳“一時短打”
一、“一時短打”概述
二、“一時短打”名稱
三、“一時短打”用法圖解
第六章 武派太極短拳
一、概述
二、拳勢名稱
三、拳勢動作圖解
四、短拳拳勢用法圖解
第七章 武派太極十三桿
一、概述
二、十三桿套路名稱
三、十三桿套路圖解
第八章 古拳譜解和名家拳論
一、王宗岳拳論解(陳固安)
二、武禹襄拳論解(陳固安)
三、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陳固安)
四、八字訣解(陳固安)
五、郝為真拳論
六、郝月如拳論
七、韓欽賢拳論
八、陳固安拳論
第九章 武派太極名家史料
一、郝為真
二、韓欽賢
三、郝中天
四、回族太極拳家李聖端
五、武派太極名師陳固安
六、記武派太極拳名家吳文翰先生
附錄 武派太極拳主要傳人師承表
 

弟子高連成擬出版《武派太極技擊術》,請我在書前寫幾句話。

武派太極拳為清季廣平府永年縣武禹襄先生(清嘉慶十七年二月四日生,光緒七年三月二十日逝世)首創,到現在已有160年歷史,大體上經歷了三個時期。

創始時期

武禹襄名河清,禹襄是字,廩貢生,因受時風及家庭影響,雖然習文,亦好武技,拳理遠宗王宗岳,拳技近師陳清平,並結合冀南流傳拳術、軍旅格斗武藝,歷經多年實踐,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他著存許多膾炙人口的拳論,如《十三式行功心解》、《十三式說略》、《太極拳論要解》、《四字秘訣》、《身法八要》和《打手撒放》,早已成為太極拳的經典。他創編的太極拳勢、打手以及刀、桿演習套路技法,是其拳論的具體體現,別具神韻。

武家以科舉為重,後人多不研習太極拳,得真傳者有長甥李亦畬,次甥李啟軒和門人楊班侯。李亦畬、李啟軒昆仲宗母舅武禹襄之學,光而大之。李亦畬著有《五字訣》、《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訣》、《虛實開合論》(附圖)、《身背五弓論》(附圖)、《定軍訣》、《太極拳小序》、《太極拳譜跋》等。李殷軒著有《敷字訣解》、《各勢白話歌》等,都是傳揚太極拳理的經典之作。

李家也以科舉為重,得李氏昆仲真傳者,以郝和功力最好。

郝和(1849—1920),字為真,從李亦畬、李殷軒兩位先生習太極拳,專心職志20余年,深得李氏仲昆垂青,視為衣缽傳人,授以手書《太極拳譜》。武禹襄、李亦畬所作拳論言簡意賅,精要處非口述身演不能窮其奧妙,唯為真先生能傳其竅要,因而跟他學的人士很多。

武禹襄、李亦畬、李殷軒三位前輩教人極少,到郝為真先生時才廣為普及衍為一派,研習者稱武派太極拳。因武派太極拳強調虛實開合,民間又習稱“開合太極拳”。

發展時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各省市多組建國術館。1928年郝為真先生的弟子李聖端(1888—1948)、郝中天(1891—1968)等人組建“邢台國術研究社”,郝為真先生之子郝文桂(字月如,1877—1935)和韓欽賢(1885—1958)等組建“永年縣國術館”,1932年郝為真先生的弟子李福蔭等組建“永年太極醬園”,都培養出一大批武派太極拳研習者。1929年郝月如先生應邀到南京教拳,其子少如到上海、常州等地教拳,武派遂傳入江南。郝門弟子閻志高、霍夢魁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先後將武派太極拳普及到沈陽等地。1932年李香遠(1889—1961,郝為真先生的弟子)、郝向榮(1911—1980,郝為真之曾孫)應“山西省國術促進會”之邀到山西教拳,武派太極拳遂傳入三晉大地。

這一時期除擴大教學地區,增加教學內容外,還出版了王宗岳、武禹襄、李啟軒等人的太極拳理論著作,擴大了太極拳的影響。

普及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對太極拳的發展極為關注,武派太極拳也隨之得到更為廣泛的普及。這一時期的特點是︰(1)上海、北京、天津、沈陽、吉林、重慶、石家莊、鄭州、邢台、邯鄲、許昌等大中城市相繼成立了武派(式)太極拳的專門研究機構。(2)出版了武派太極拳專著,如郝少如的《武式太極拳》、陳固安的《武式太極拳新架》、吳文翰的《武式太極拳體用全書》、劉常春的《武派太極拳》、王善德的《沈陽武派太極拳直講》、姚繼祖的《武氏太極拳》、陳固安的《太極棍》等。(3)普及到海外,英、美、日、瑞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有人在傳授和研習武派太極拳。

武派太極拳是最早形成的文人化太極拳,其學術思想對後世習練太極拳者深有影響,使太極拳從技藝型進入學術和技藝相結合的新時期,出現了許多融太極拳和學術研究為一體的太極拳家,為拓展太極拳研究領域,提高太極拳的文化品位。使之迅速走向世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由于武派太極拳內涵極為豐富,目前已出版的武派太極拳書籍都未能包括武派太極拳的全部內容。《武派太極技擊術》的出版將著重闡述武派太極的技擊法則,適當地彌補了這一缺陷,由高連成撰寫也是較好的人選。

高連成原籍北京長辛店,是著名的摔跤之鄉,受環境影響從小就喜愛摔跤和武術。讀書時就跟隨我師兄陳固安先生學習查拳、心意拳,後來專攻武派太極拳,學會了陳固安先生創編的武派太極拳新架、長拳、纏手以及槍、棍、劍等器械。1993年陳師兄去世後,連成又跟我繼續學習太極拳史、拳理,武派太極拳傳統拳勢、打手、一時短打和刀、桿等器械,較為全面地掌握了武派太極拳的拳理功法諸般技藝,經過多年實踐、教學和參加比賽,積累了豐富的實用經驗。他曾應邀五次赴日本講學,是第一位把武派太極拳普及到東瀛的武派太極拳家。他還撰文發表于《武林》、《武魂》、《少林與太極》等專業雜志上,對普及弘揚武派太極拳作過不少貢獻。

這次由他撰寫的《武派太極技擊術》,一定能夠不負眾望,會為傳統太極拳技擊術的研習作出有益貢獻,故樂為之作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