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論‧默識錄(繁體版)

文學論‧默識錄(繁體版)
定價:360
NT $ 313
  • 作者:劉永濟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10-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71880
  • ISBN13:9787101071887
  • 裝訂:精裝 / 53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文學論》、《默識錄》兩種,另有學術論文十九篇輯為“論文拾遺”,外附“翻譯小說”四篇。

《文學論》以太平洋印刷公司一九二四年本校訂重排,《默識錄》以作者手稿整理錄排,校訂整理工作由暨南大學劉紹瑾先生擔任。《文學論》書末,附劉紹瑾先生《劉永濟撰〈文學論〉版本目錄匯編》、《編後記》二文。

“論文拾遺”、“翻譯小說”的收集整理,得到武漢大學檔案館與文學院的幫助;篇末分別注明刊載情況。
 

目錄

文學論
自序
第一章 何為文學
第一節 文化發展之概觀
第二節 文學成立及發達之原因
第三節 文學之兩大作用
第四節 屬于感化之文之性質
第五節 文學與他種學術之異同
第六節 文學之功能
第七節 我國歷來文學之觀念
第八節 近世文學之定義
第二章 文學之分類
第一節 文學的體制因其原質而異
第二節 文學的原質
第三節 文學的體制分類之歷史觀
第四節 我國文學體制構成之源
第五節 我國文學體制變遷之跡
第六節 文學體制變遷與其外形之關系
第三章 文學的工具
第一節 表現自然之工具不一
第二節 文學的工具之起源
第三節 文學的工具之種類
第四節 我國文字重形
第五節 重形文字之缺點
第六節 言語變遷之影響
第七節 歷代修正文字之概觀
第八節 文字修正後影響于文學者何在
第九節 工具之能力有限
第四章 文學與藝術
第一節 藝術之根本何在
第二節 文學之美
第三節 文學與情感
第四節 表現之法
第五節 精神
第六節 創造與摹仿
第五章 文學與人生
第一節 文學之真用在增進人生
第二節 文學與道德智慧
第三節 文學所表現者必為具體的
第四節 文學所表現之人生為揀擇的
第五節 近世文學上之兩大派
第六節 浪漫派之長短
第七節 寫實派之長短
第八節 文學寬異于常人者何在
第九節 文學作品之價值
第六章 研究我國文學應注意者何在
第一節 研究我國文化之重要及困難
第二節 我國哲學以善為本
第三節 我國文學亦以善為本
第四節 孔門以外之文學
第五節 主善的文學所長
第六節 主善的文學所短
第七節 今後之希望
附錄四種
古今論文名著選
參考表
引用人名匯考
引用篇籍備檢
劉永濟撰《文學論》版本目錄匯編
編後記
默識錄
小引
默識錄卷一
默識錄卷二
默識錄卷三
【附錄】
翻譯小說
這樣就是名譽!
一粒谷同雞蛋樣大
不當心
不能死的人
論文拾遺
對于改良文字的意見
唐樂府史綱要
說部流別
文學通變論
文鑒篇
文詣篇
六害篇
論文學中相反相成之義
舊講話
試論律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吳白屋先生遺書序
莊子天下篇校釋序
迂闊之言
貴俠篇
孔子之所以為聖
今日治學易犯之過失
觀體陵吳君龍丘書記
奠定勝利基礎論
學文初步之書目提要
《劉永濟集》後記
 

古人論文,不尚細碎。宋賢詩話,論乃稍卑,而後世謂詩亡于話。桐城文家嚴義法,而文即弊于義法。蓋文藝之妙,規矩而外,有不可言說者存,陸士衡所謂難以辭逮也。故有師友雅談,間標精義,亦皆機緘之秘,啟自無心。深造之士,自能理契象外,悟超言表。然而詞留興往,文約旨幽,末學膚聞,轉生曲解。固知一落蹄筌,便成糟粕。非言不足以盡義,殆義難于心通也。今人執筆,好詆前修,以矜新異,雖言或媚俗,而義已違真,是又士衡所謂笑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者矣。昔劉彥和有言︰“不述先哲之誥,無益後生之慮。”今茲所述,竊取斯義。其有參稽外籍,比附舊說者,以見翰藻之事,時地雖囿,心理玄同,未可是彼非此也。間亦自忘陋,妄下已意。以期引申哲誥,黜其曲解,免夫士衡之譏,而遠師彥和之意雲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