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命門︰企業流程管理的誤區與對策

流程命門︰企業流程管理的誤區與對策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楊興文
  •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2307144
  • ISBN13:9787512307148
  • 裝訂:平裝 / 26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企業流程管理中流程觀念缺失、將流程空置于業務之上、局限于生產現場等多種錯誤做法,結合實踐案例總結了十項關鍵原則,鮮明地指出了企業流程管理中廣泛存在的誤區,並提出了系統化解決的對策。

本書可以指導管理者全面深入地剖析企業流程管理的得與失,有效規避相關問題的發生,真正發揮優化企業效益的作用,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于企業領導、流程管理者、管理培訓師等人士都是難得的實用讀本。


楊興文,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培訓師,多年擔任外資企業工程、生產、品質等方面中高層管理職務。長期為廣東移動、廣東電信、四川電信、中海油、蘇泊爾電器、志豐電子、展勝電子科技等企業提供專項的高端體系及流程優化咨詢和培訓服務。主要咨詢方向包括ISO體系、7S推行、精益生產、TQM、SPC/MSA/FMEA工具、執行力等,具有很強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目錄

叢書序 在動蕩中前行
前言 流程管理的十項關鍵原則及其實踐
第一章 無所謂流程——植入流程管理的正確觀念
為什麼關注流程
經驗主義的短板
重在程序公正
無所作為的流程記錄
流程圖豈是紙張工程
學什麼,怎麼學
認準流程管理的關鍵指標
用流程創造價值
讓流程落地生根
從形式,到精神
第二章 路在何方——找準流程管理的正確路徑
縱橫交錯的入口
一個節點影響一條線
瓶頸限制了什麼
受累于冗余環節
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織就端對端的流程網
篩選關鍵的業務流程
路徑中隱含的角色定位
崗位標準化、可視化
排除流程執行的干擾項
讓節點動起來
第三章 業務繞道走——加強以業務為中心的流程建設
流程到底是什麼
被忽視的作業線
管理,還是業務?
被夸大的流程管理
一切以業務為中心
為業務建立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的業務原則
這樣解讀流程
讓流程和業務一起發展
資源整合下的流程新模式
第四章 一切在現場?——實現流程管理一體化
游離于外的供應商
我們所看到的生產
被忽視的隱性流程
各自為戰的個體競爭
形同虛設的流程管理小組
流程一體化
一體化與信息共享
改進無效率的流程節點
目光不再被困于現場
第五章 先破壞,再建設?——準確把脈流程管理現狀
破釜沉舟的大換血
被迫中斷的流水線
可怕的鄰避效應
迷路的流程改進
不容忽視的再造願景
理順流程的來龍去脈
流程合理化報告書
精益化流程布局
流程變革要眼光長遠
第六章 被忽略的節奏感——讓流程與作業節拍充分匹配
難以調控的進度
非理性節拍提速
等待中的浪費
節拍與流程
是什麼影響了節拍
化解最慢的節拍——瓶頸
算一算還有多少空閑時間
控制理想的節拍
第七章 脆弱的過程控制——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應悉心維護
流動不等于最好的流程
流程中的交接點
防不勝防的過程中斷
要行走,不要跳躍
達標率90%意味著什麼
嚴陣以待的流程運作系統
緊密餃接,絲絲入扣
給流程運行一個合理的速度
每個環節都需要控制
第八章 缺失的應變力——確保流程改進的持續進行
措手不及的流程問題
一步豈能到位
之改不進困擾
僵化的流程管理方案
一項長期的工程
瞄準持續改進的方向
勝利成果需要及時鞏固
一步一步提高
堅持到底
第九章 高效作業的陷阱——讓高效流程與增值同步
高效流程的制造陷阱
需要的四價值
揭示價值流失之謎
深入挖掘能力需求層
制定有價值的流程方案
流程能力規劃工具箱
讓規模經濟帶來流程優勢
約束也是一種價值提升
第十章 信息化迷局——推進流程管理信息化進程
頻頻夭折的ERP
信息化“加速”下的效率下滑
信息化不是辦公軟件系統
標準流程與個性流程難以匹配
信息化的價值極端化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流程本身就是信息化的關鍵
多態化與統一化的完美結合
推進以流程為導向的信息化建設
後記
 

這套書關注的是“基本要素”的有效性管理“誤區”。

所謂“基本要素”,即企業成長、發展必須具備的或者必須管理好的某些事項,包括企業成功經營所需要的戰略導向、資源支持、生產效能、成本、團隊等,這些都是事實上的關鍵元素。包括你手上翻閱的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也是基本要素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這些要素必須分別得到不同的、有效的管理。

所謂“誤區”,是管理經常犯下的錯誤,是原本不應該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我們不打算重復過去的老論調,告訴你這些基本要素怎麼管理。我們想告訴你的是,在基本要素的哪些關鍵點上你最容易犯什麼樣的錯誤,並導致管理成效的惡化,以及怎樣避免這些錯誤的發生。

當下企業中的大多數管理者從事的都是基本要素的管理丁作。但是迄今為止,管理者對于基本要素的管理意識和行為,仍然極不理想。大部分管理者甚至經營者都普遍認為基本要素是自然而然具備的。所以,他們在日復一日的管理中對基本要素的意識差距和行為懈怠,就會逐漸演化成為企業經營中潛在的、巨大的風險。

事實上,企業成長最大的挑戰也許不是社會經濟的動蕩、政策的變遷、競爭的威脅,甚至也不是行業經濟發展水平的下降,更大的可能是基本要素中隱藏的惡化——管理結構不自覺地臃腫,成本無意識地上升,資金鏈越來越脆弱,生產秩序逐漸變得混亂,某些過去引以為傲的能力優勢逐步喪失,並危及原來的競爭地位。當一家企業經歷一段長期的相對平靜之後,基本要素總是會在常規活動中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並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危險。

因此,只有企業的基本要素自始至終得到一貫的、指向統一而且有效的管理,企業才談得上健康、持久的發展。如果踫巧,企業處在一個經濟前景難以確定的動蕩環境下,就會變得極端脆弱而不堪一擊,而我們眼下和未來都可能面臨類似的環境考驗。

衰敗的先兆︰基本要素惡化

反思不同企業在經濟危機中的表現和原因,是中國企業經營實踐者應該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情。但今天,我們對這場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的認識還遠遠不足,更不用說明白企業在危機中應該學到什麼,或者認識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了。

人們說,邁向成功道路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存在問題,並對此進行糾正。我們這套書想明確傳達的一個信息是︰任何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都不是企業消亡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企業基本要素的惡化,以至于無法承受打擊——這場危機中或成功或失敗的企業可以作為這一觀點的正反例證。把原因僅僅歸結于外部環境的影響,對于我們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是不利的,也是不全面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