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產業發展與城市空間響應

信息化、產業發展與城市空間響應
定價:234
NT $ 70
  • 作者:陳建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18171
  • ISBN13:9787509718179
  • 裝訂:平裝 / 30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信息化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與影響,以及城市空間對產業發展的響應。作者通過研究認為,在信息技術革命以後,全球經濟進入真正全球化時代,全球城市如紐約和倫敦經濟服務化趨勢愈趨明顯。與此同時,全球城市空間發生了重構現象,郊區城市化,中心城區重新發展。與發達國家全球城市不同的是,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變化兼具有工業化與後工業化城市空間變化特征,城市空間極化與城市蔓延同時存在。因此,應當實現城市空間相對均衡化發展,形成大集中與小分散的城市空間布局。


陳建華,男,1974年3月出生于福建莆田,法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宏觀經濟與空間經濟學研究,主持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我國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10CJL050)和上海市社科規劃一般課題《上海郊區新城開發模式與運作機制研究》(2008BCK002),在《學術月刊》和《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第二節 概念界定與研究框架
第三節 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特色與創新
第一章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第一節 國外相關研究進展
第二節 國內相關研究進展
第二章 信息化、產業分工協作和經濟服務化
第一節 信息結構分析與信息產業特征
第二節 信息化條件下產業分工與協作
第三節 經濟服務化
第三章 世界經濟格局與世界城市網絡體系形成
第一節 世界經濟格局形成與經濟全球化非均衡機制
第二節 世界城市網絡體系形成
第四章 全球城市產業發展與城市空間重構
第一節 全球城市的經濟服務化趨勢
第二節 全球城市空間重構的機理分析
第三節 全球城市區域的產業空間分布
第五章 我國國際化城市產業發展及其解析
第一節 上海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歷程
第二節 上海城市產業發展解析
第六章 我國國際化城市產業發展空間響應的機理分析
第一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布局的歷史起點
第二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區位的租金解析
第三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產業發展的空間分化效應
第七章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擴展與極化
第一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郊區化
第二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郊區新城建設狀況與優化之道
第三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蔓延
第四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極化
第八章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的復雜性與展望
第一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的復雜性
第二節 我國國際化城市空間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信息化、產業發展與城市空間響應》是陳建華博士在他的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並擴展的一部論著,主要研究信息化條件下我國國際化城市產業發展引致的空間變化。眾所周知, 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重要影響,並推動了產業融合,不僅極大地釋放出傳統工業經濟的潛力,而且也使服務業在模式、業態及組織形式上獲得飛躍性的發展。信啟、技術對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其作為生產協作的產業出現在城市產業結構之中,並帶動國際化城市產業結構變化、轉換與升級。由于經濟活動最終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城市空間之中,信息化推動的城市產業發展必然會體現到城市空間發展之上。

然而,長期以來,在主流經濟學研究之中,空間因素或者被當作均質的、無差別的存在,或者被完全忽略掉。這樣的研究框架使經濟學研究始終保持較為抽象的狀態,與真實的經濟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近年來,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發展較為迅速,它試圖在吸收古典的區位理論素養的基礎之上,把空間因素納入經濟理論的主體之中。目前,這種把空間整合進理論體系的努力已經擴展到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等學科領域。由于城市已經日益成為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軸心,城市空間也就成為各個學科的主要關注對象。陳建華博士在本書研究中,也是試圖把信息化與城市產業發展具體化到城市空間之中,從而使得理論研究更加逼近事實。

陳建華博士綜合多學科城市理論,通過扎實的理論演繹推理和實證研究,在對我國國際化城市與發達國家全球城市比較分析後認為,我國國際化城市的空∣日正在發生的集中與分散、蔓延與極化、同一與差異等空間矛盾,既有與發達國家全球城市的相同之處,又受到我國相關經濟、社會與制度條件約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陳建華博士更為深刻地指出,國際化城市的空間發展不僅要在總體上找到集中與分散之間的平衡點,而且要深人到城市空間結構內部找到一種合理的布局,還要在城市產業與制度供給方面找到能夠支撐城市空間合理發展的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城市空間相對均衡化發展。

陳建華博士在本書中還以上海為例,深入分析與驗證其城市空間變化的假設。目前,上海正在建設“四個中心”,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這是提升城市能級、支撐上海向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步驟。隨著服務業的就業與增加值在城市產業結構的比重越來越高,城市產業空間、居住空間及其公共空間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城市空間重新分化組合的動態狀況還會延續先前的態勢。為此,陳建華博士具體研究了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歷程、郊區化的方式與特征、郊區新城建設的狀況、城市空間擴展的方式及其途徑等,對上海的產業與空間發展作了較為完整的概括與總結,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對策與建議,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指導意義。

本書的研究既體現了理論研究的前沿性,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作者在借鑒國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並進行了分析,回答了信息化條件下我國國際化城市產業發展的方式與特征、城市空間響應及其與全球城市的異同點,信息化引致的城市空間矛盾在我國國際化城市的表現形式及其內在原因等問題。本書對于城市研究領域工作者來說,值得一讀,相信會受益良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