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石井四郎及細菌戰部隊揭秘

731︰石井四郎及細菌戰部隊揭秘
定價:180
NT $ 157
 

內容簡介

據說,1945年8月30日下午2點05分,美國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飛抵日本厚木機場,一下飛機就問︰石井中將在哪里?

石井中將何許人也。他就是石井四郎,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隊長官,一手掌握著日本細菌武器研制的所有資料和細菌標本。麥克阿瑟急著要找到石井四郎,是想拿到他手中的資料和細菌標本。

作者以石井四郎兩本親筆日記為線索,采訪許多美國當時參與調查日本731部隊的當事人,查閱了美國新公布的相關原始資料,並采訪調查了日本731部隊的一些當事人和該問題研究專家,層層解析,將錯綜復雜的美國軍方與日本軍部的內部交易黑幕清晰地展現給讀者。


青木富貴子,日本作家,1948年出生于日本東京,曾在出版社工作數年,後成功自由新聞工作者。1984年移居美國,在《新聞周刊》(日語版)紐約分社擔任3年社長。1987年與美國作家彼得‧哈米爾(Pete Hamill)結婚。
 

目錄

序言 黑幕重重,深霧緊鎖
第一編 從加茂到中國東北
第一章 加茂
第二章 東鄉部隊
第三章 平房的少年隊
第四章 哈爾濱之旅
第二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部
第五章 《1945年終戰時日記》
第六章 佔領軍的進駐與桑德斯中校
第七章 湯普森中校對石井四郎的審問
第八章 “服部公館”的檢察官們
第三編 石井日記的解讀
第九章 《終戰日記,1946年》
第十章 鐮倉會議
第十一章 若松町
第十二章 軍醫們的結局
後記
 

飛離紐約肯尼迪機場,客機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後臨近成田機場。機身逐漸下降,綠色覆蓋的平緩丘陵映人眼簾,丘陵四周旱田和水田環抱,露出一派恬靜景色。

每當遠眺這一風景,我總會沉浸在輕微的感傷之中,也為平安返回日本感到舒心,如釋重負。濃綠的原野綿延伸展,仿佛張開雙臂,熱情地歡迎我歸來。9‧11事件以後,在我所居住的紐約,傳聞有人將炸毀曼哈頓大橋和連接紐約與新澤西州的荷蘭隧道,利用炭疽菌和鼠疫菌發動攻擊或進行自殺式恐怖襲擊等。各種警報頻發,居民都恐懼不安,深受驚擾。如今,我回到了日本,內心充滿了從那種日夜不安中解放出來的安心感。

然而,往昔每次都能給我慰藉的綠色風景,這次看起來也略顯不同。如今,這一帶是千葉縣山武郡芝山町,與成田機場的東南面相毗鄰,零星分布著一些高爾夫球場。我回日本後要去造訪的是一個小村落,地名叫芝山町大字大里,小字叫“加茂”。它位于芝山千代田車站東南方約2.7公里處,而這條芝山鐵路于2002年秋天才開通。

“加茂”,這個名稱幾乎遭人遺忘,仿佛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的那樣。然而,卻無法抹去這樣一個事實︰這個小村落是關東軍731部隊的長官石井四郎的故鄉,而此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千里迢迢地在中國東北地區北方一個叫平房的偏僻村落里建起了龐大的細菌(生物)戰設施,一個名副其實的“黑暗帝國”,加茂也有許多村民被送赴該設施工作。

石井四郎出生于加茂村最為富裕的大地主家庭,在日本內地招募一些優秀的醫師和科研者,來到中國東北從事細菌武器的研制和大量生產。用石井自己的話來說,這個設施規模龐大,有東京丸之內大廈的14.5倍,簡直可以稱為一個新興城鎮。除了建有大型研究室、機場、農場、馬場以外,甚至配備了稱之為東鄉村的機關宿舍,以及戰時國民學校、大浴場、酒家、郵局、醫院等。

為了防止泄密,該部隊使用過多種名稱,先是叫東鄉部隊,接下來是加茂部隊和石井部隊,後又被稱為關東軍731部隊。被送至該部隊服役的村民,從15歲的少年到木匠、泥瓦匠、瓷磚工匠、司機、中餐店廚師等,形形色色,應有盡有,可以說是當地勞動力的總動員。毋庸贅述,貧窮佃農的次子和三兒子是最多的。據說人數多達一百幾十人,他們領取比日本內地人多二三倍的工資,並把錢款匯到自己老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的那年夏天,蘇聯紅軍席卷中國東北大地,在731部隊服役的加茂村民們死里逃生,僥幸回到日本內地。自那以後,他們就三緘其口,一直在為石井四郎保守著“黑暗帝國”的秘密。據說,石井四郎曾嚴命他們摧毀掉平房,“把731部隊的秘密帶進墳墓里”,而他們也遵從了石井四郎的命令,自匿其蹤,過著隱居般的生活,有的人連養老金也不能領取,生活窘迫潦倒。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