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基萊似乎認為,像牛頓一樣,他發現了一個新的原理,這一原理指引他改變整個世界。

——《自然》(最權威的國際性自然科學綜合刊物)

總第382卷(1996年7月)

作者顯然極為廣泛地了解了科學的經濟史,但他試圖得到一個與所有其他人相反的結論。

——《科學與公共政策》(權威的國際性學術刊物)

1997年第6期


王耀德,1964年生。北京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四川大學哲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
 

目錄

譯者序
序與謝
第一章 弗朗西斯‧培根與亞當‧斯密
第二章 古代社會的“研究與發展”
第三章 所謂黑暗時代
第四章 商業革命
第五章 農業革命
第六章 工業革命
第七章 1870年以來的經濟史
第八章 20世紀的科學政策
第九章 科學研究的經濟學——為什麼線性模式是失敗的
第十章 科學研究的經濟定律
第十一章 所謂英國和美國科學的衰落
第十二章 潘格勞斯博士是對的
西漢人名對照表
 

20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削減政府科研經費,引起科學界的嚴重不滿,牛津大學因此拒絕授予其榮譽博士學位,這在英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有人甚至把撒切爾夫人視作希特勒,認為她在“扼殺英國科學”。自此時開始,原本研究生物醫學的基萊對科技政策或“科技經濟學”發生興趣,並發表了很多引起反響的文章,還獲得過由梅杰首相授予的“產業專題研究獎”。然而,作為這次削減政府科研經費的“受害者”,基萊不是像英國科學界的大多數人那樣對政府進行抱怨、抨擊,反倒對政府介入科學研究事業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其懷疑的結果是︰政府本來就沒有資格充當科學的“恩主”!他從而走向了比一般的自由主義還要徹底的自由主義。

這正是一本反映作者在科技經濟學中的自由放任主義思想——反對政府資助科學研究——的書。眾所周知,二戰以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大力資助科技活動。但是,基萊卻認為,“世界錯了”︰技術及科學的成長乃免費的午餐一就像雨後青草自然會生長一樣,在自由放任體制下,經過個體企業家及慈善家們的努力,它們總會自然出現,沒有必要讓政府插手其中;政府的介入只能使科技活動走向低效甚至腐敗,也無助于科學的“自由發展”。

作者主要從三個方面反對政府對科技活動的直接資助︰(1)科學的社會功能,這包括科學與技術、經濟的關系,科學的思想文化功能;(2)政府的社會職能,政府與“自由市場”的關系;(3)與科技相關的經濟史。而這三個方面往往交織在一起論述。

對于科學的社會功能,作者否定“培根主義”的“科學—技術一經濟”的一維“線性關系”,認為科學並非技術和經濟進步的源泉,而只是這種進步的諸多環節中的一環,科學和技術的關系不是從屬關系(技術不僅僅是科學的應用),兩者就像兩個“不同種族的神”,遠沒有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密切。作者還認為,自培根以來,科學不僅被視作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源頭,而且被視作提高人們心性修養的重要力量,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科學(活動)只不過是諸多社會分工中的一種,其思想文化功能(理性、“善”的代表)不應被過分夸大,“只要科學方法的基本原則得到廣泛傳播……科學的細微事實便不再具有中心的文化重要性”。(見本書第十二章附錄。)而且,科學活動組織中並不只住著“天使”,他們也並不能“表現出我們在天堂中得到拯救的圖畫”。總之,作者認為科學(技術)不能被視作公益事業而是一種私人性的經濟活動,政府對科學研究的資助不過是對“培根主義”的“一連串注腳”。基萊的這些看法被批評為“後現代的科學政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