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
定價:161
NT $ 140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影響貫穿于整個中國歷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並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現代生活。對于了解華人的社會行為而言,“人情與面子”是一組意義十分豐富的概念,它源自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又隨著華人社會的現代化變遷而不斷擁有新的內涵。本書作者運用最新的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建構出“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框架;詳細討論了丟臉、長臉、不要臉;沒臉見人、臉皮厚二體面、紿面子、留點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中國人日常使用的交際術語,並以之深入剖析中國人的社交心理,闡明了支配中國官場運作和人際關系的“潛規則”。

本書是到目前為止對中國人“面子”問題最為精彩和成功的解讀,代表了中國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最高水平。閱讀這本精彩的《人情與面子》,你將徹底明了中國人的社交游戲規則,洞悉華人立身處世的內心世界,對“厚黑學”的講述將上升到更為理性的認識。
 

目錄

新版序言︰從《人情與面子》到社會科學的革命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
中國人的面子觀
儒家社會中的道德與面子
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與溝通行動
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系的初步模式︰台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系
科舉制度下的權力游戲︰《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的社會行為分析
帝制中國官僚體系中的暗盤管理
儒家關系主義與華人企業的組織文化
發展本土心理學的知識論策略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這篇論文可以說是我學術生涯中的扛鼎之作。1983年夏天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的“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是海峽兩岸分隔三十余年後,雙方社會科學工作者首度齊聚一堂的學術研討會。開會之前,我知道大陸代表將由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領軍,所以刻意寫成這篇論文,準各和費老提出的“差序格局”對話。就我印象所及,這篇論文當時並沒有引起與會人士的熱烈討論,可是它對我個人後來學術生涯的發展卻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這篇論文經過數度修改之後,其英文版刊登在1987年出版的Americal Journal of Sociology之上。AJS是美國社會學界的頂尖期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在這份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中國學者,屈指可數。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這篇論文發表之後,便一直廣為國際社會科學界所引用。“人情與面子”的理論問世之後,我以這個理論模式為基礎,又寫了一系列論文,集結成一本名為《中國人的權力游戲》的專書,1988年由巨流圖書公司出版。到了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將這本書所收錄的論文略作調整後,改名為《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在大陸出版簡體字版,銷路相當暢旺。

在撰寫這些論文的時候,我同時投入了楊國樞教授發起的“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參與這場學術運動的經歷,使我深刻體會到︰台灣學術研究水平低落的關鍵,在于中國學者對于近代西方科學哲學的演變缺乏“相應的理解”,無法真正掌握西方文明中獨特的精神意索。在西方的文化傳統里,哲學是學術之母,學院中講求的知識,都是建立在其哲學基礎之上。在西方大學中攻讀博士學位,不管念的是哪一個學科,最後拿到的學位,都是“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道理即在于此。

為了讓國內的年輕學者了解西方科學哲學的演變,我又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撰寫了一本《社會科學的理路》。介紹20世紀里17位最重要的哲學家關于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的主張。這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討論“科學哲學”,主要是側重于“自然科學的哲學”,尤其強調由“實證主義”到“後實證主義”的轉變;後半部則在論述“社會科學的哲學”,包括結構主義、詮釋學和批判理論。由于包括心理學在內的許多門社會學科,都同時兼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格,一個年輕學者如果想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里有所創發,非得要先了解這兩種“科學”的哲學基礎不可。

從1997年暑假起,我開始參加“亞洲社會心理學會”,並在2003至2005年間,擔任該會會長。這段經歷又讓我深刻體會到︰對西方科學哲學缺乏“相應的理解”,造成學術研究水平的低落,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而是非西方國家共有的問題。因此,我下定決心,以自己的研究為例,說明突破這種困境的途徑。

從2000年元月,我開始擔任“教育部”“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劃”主持人。在執行卓越計劃的八年期間,我殫精竭慮,一面思考跟心理學本土化有關的各項問題,一面從事研究,撰寫論文,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收錄在本書中的《儒家社會中的道德與面子》,即該段時期內完成的作品之一。該項計劃于2008年初結束之後,我又以將近一年的時間,整合相關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關系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一書,並于2009年出版。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