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監管改革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監管改革
定價:294
NT $ 256
 

內容簡介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世界主要國家、經濟體以及國際組織對當前的金融監管體系進行了反思,並針對其弊病提出了各種改革方案。本書從金融監管與金融危機的內在關系出發,基于對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的歷史源流及其相互關系的深入分析,及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金融監管體系演變的系統梳理,對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趨勢進行了總結,並給出了它們對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建設的重要啟示。

本書共分十章。第一章通過對不同金融發展階段歷次典型危機及其監管誘因的追溯,展現了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歷史過程,並為之後關于本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分析提供一個歷史線索。第二至第七章總結了美國、英國、歐盟、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和經濟體的金融監管體系演化的過程,並著重討論了危機爆發後的金融監管改革與發展。第八章對世界銀行、IMF等國際組織在金融監管改革方面的觀點與建議進行了歸納和梳理。第九章基于前面的分析對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趨勢進行了總結,並討論了後危機時代中國監管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可能從國際經驗中獲得的啟示。第十章對金融監管體系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指出經濟與金融體系的新變化要求更為綜合性的金融監管體系,而宏觀審慎監管將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目錄


第一章 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歷史與現實
第一節 金融監管缺失所引致的金融危機
第二節 大蕭條與金融監管的強化
第三節 金融自由化潮流及其後果
第二章 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美國金融監管的歷史演變與現狀
第二節 危機後對美國金融監管模式的反思
第三節 金融監管改革歷程及新金融監管法案的出台
第三章 英國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危機前的英國金融監管體系
第二節 英國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改革法案出台後各方反應
第四章 歐盟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危機前的歐盟金融監管體系
第二節 危機後歐盟對于金融監管的反思
第三節 歐盟金融監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歐盟金融監管改革的深遠影響
第五節 歐盟金融監管改革時間表與未來設想
第五章 德國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德國金融監管體系發展歷程
第二節 德國現行金融監管體系概況及其特征
第三節 德國經濟金融體系特征及其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第四節 危機後德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發展方向
第六章 法國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危機前的法國金融監管體系
第二節 原有金融監管體系的弊端
第三節 法國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對法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相關評價
第七章 日本金融監管體系及其改革發展
第一節 日本金融監管體系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日本金融監管體系現狀
第三節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金融監管改革及發展
第八章 國際組織關于全球金融監管的改革建議
第一節 國際組織監管改革方略及特點
第二節 國際組織關于建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觀點
第三節 系統性風險的研究
第四節 國際組織關于逆周期監管的改革行動
第五節 監管改革的其他重要問題
第六節 關于國際組織監管改革的爭論和實施障礙
第九章 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趨勢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第一節 全球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趨勢
第二節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面臨的現實問題
第三節 後危機時代全球金融監管改革對中國的啟示
第十章 走向未來的金融監管
第一節 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 金融監管體系及其變遷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經濟金融體系的新變化與宏觀審慎監管的興起
第四節 中國金融體系的長期系統性風險
第五節 著眼于宏觀審慎監管的未來金融監管框架
參考文獻
 

本次全球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在諸多針對危機動因和引發根源的分析結論中,一個基本共識是︰金融監管體系嚴重滯後于金融發展是此次危機產生和蔓延的關鍵性因素。鑒于此,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在積極救助金融市場和問題機構、促進經濟復蘇的同時,也紛紛提出了各自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例如,2010年4月8日,英國議會批準了《2010年金融服務法》(Financial Services Act 2010);2010年7月21日,美國自大蕭條以來改革力度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金融監管改革議案——《多德一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2010》最終簽署實施。這些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反映的不僅是監管者,更是各國學界、業界乃至普通民眾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全面反思。它們不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監管理念與措施,也揭示了危機後國際金融結構與金融監管模式發展的基本趨勢,因此,對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金融監管體系建設和國際金融監管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基于上述原因,2009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成立“全球金融監管改革”課題組,對危機爆發後的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及其對于我國金融發展的影響與借鑒意義進行跟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並召開了多次專題研討會,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本書就是在上述課題研究報告的基礎上,經過擴展和深化而形成的。全書共分十章,在對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的歷史源流及其相互關系進行闡述之後,就世界各主要國家、經濟體和國際組織在危機發生後對金融監管的主要觀點和實踐進行了深入分析,總結出上述改革的共同趨勢及其對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建設的啟示意義,最後對金融監管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自2007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到現在,已有三年時間,然而危機的經濟與社會效應還遠未完全釋放出來。就在數月之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又讓世界陷人了對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懼之中。在這三年中,我們親歷了市場人士、普羅大眾乃至政策當局由最初的驚愕、恐慌、憤怒而最終恢復平靜的過程,人們對金融市場與監管體系的態度也由最初的強烈質疑甚至全盤否定轉為客觀、理性的反思。正如讀者將從書中看到的,各國在危機爆發時提出的監管改革思路,真正成為最終實施的法案時,其內容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很顯然,無論社會情緒或思想都需要一個沉澱與深化的過程,這也是本書到現在才得以推出的原因。事實上,即使是對當前已經塵埃落定的那些改革方案,我們也很難確信它們真的能夠如其設計者所願,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不損傷金融市場的活力,這些都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就會看到危機與監管是人類金融史上相生相克的永恆主題。考慮到市場失靈和人們的非理性決策永遠都會存在,金融危機在概率意義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被危機嚇倒,而是需要冷靜地反思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例如,如何通過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來抑制系統性風險,從而讓未來的金融體系變得更為健康和穩定,這也是本書出版的意義所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全球金融監管改革”課題組成員包括︰李揚、王國剛、胡濱、程煉、全先銀、胡志浩、湯柳、尹振濤、問小娜、宣曉影、孫愛林、王娜、周莉萍。本書初稿的各章主要執筆者如下︰第一章為尹振濤、程煉,第二章為閆小娜、全先銀,第三章為王娜、胡濱,第四、五章為湯柳,第六章為孫愛林、尹振濤,第七章為宣曉影,第八章為湯柳,第九章為胡濱、全先銀,第十章為程煉、周莉萍。全書最終由李揚、胡濱審校。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本書各章由不同課題組成員分別撰寫,其中的思路和內容是經過課題組集體研究,並且經過了大家的多次討論和修改的,因此其存在的疏漏之處也理應由我們共同承擔,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