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自殺

他們為什麼自殺
定價:179
NT $ 156
 

內容簡介

時代之痛和社會病態深度解剖

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嘉賓、南方周末資深記者劉志毅臥底富士康深入探訪,獨家爆料第一手內幕資料。

富士康身背“血汗工廠”之惡名久矣!今年年初,其深圳廠區又接連發生十余起員工墜樓事件,造成九死二重傷的慘劇,宛如中邪遭咒一般。一時間,輿論嘩然。富士康和郭台銘乃至整個“代工模式”“中國模式”成為國內外注目的焦點,並引起中共中央的密切關注。其中真相到底如何?對此事件我們能在何種程度上得以反思教訓?這無疑是每一位讀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

本書延請名家、記者,費盡周折,力圖為讀者提供一個公正、客觀、深入的“說法”。出版方突破利益集團設置的層層阻撓和迷霧,以人性化的國際視野,科學、全面、真實地解讀富士康頻繁跳樓事件背後的秘密和其隱藏的“符號意義”,深入解剖了富士康事件所揭示的時代之痛和社會病態。同時出版方特精選了數十幅震撼人心的新聞照片,使本書內容更加可信、易讀。讓我們一起解咒富士康、解讀我們所處的迷茫錯亂的時代!
 

目錄

序 也說話語權
第一篇 魔咒︰舉世瞠目“富士康事件”
無法破解的“N連跳”的魔咒
是天堂還是地獄?
員工眼里的“軍事戰場”
加班與不加班,痛苦中的無奈
追憶凋零的生命
理想與現實的剪刀差
自殺原因,疑雲重重
“N連跳”,員工背後的平靜
第二篇 各路媒體鏡頭齊聚焦
國內媒體的熱議
境外媒體的鼓噪
網絡越傳越倒霉
臥底記者零距離直擊
第三篇 仁者的追問
軍事化管理︰異化下的“泰羅制
“血汗工廠”︰高懸的達摩利斯之劍
人道︰無從躲閃的良知拷問
不能忘卻的企業社會責任
政府可以有更多作為
再多一點心靈關注
第四篇 智者思痛
轉型期中國的必經之痛
中國特色的轉型
失落的一代工人
“貧二代”與“富二代”,緣何如此不同?
畸形的快餐文化
應向傳統文化尋找歸宿?
富士康管理模式已經不合時宜?
被“異化”了的執行力
第五篇 解咒︰“世界工廠”的未來
本田佛山廠工人行動的啟示
富士康無法逃避的企業責任
廉價勞動力工廠如何持續?
反思經濟發展與分配模式
援手經濟轉型期的草根階層
讓“富士康現象”警醒新生代
警惕“血汗工廠”的精神礦難
總理的承諾︰讓人民生活更有尊嚴
“世界工廠”還得繼續運作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企業”
後記一 中國自殺于西方接軌
後記二 他們是另類烈士
鳴謝
 

也說話語 ■雋偉

大多數人總是喜歡追求事情光鮮的一面,而黑暗總是以乞求的姿態出現。只有當黑暗在沉默中凝聚成春夜驚雷時,人們才在沉醉中猛然一醒,若有所悟。

這樣的情況,批判人性的弱點總有一些似是而非。在一個被宣稱各種聲音都有自己話語權的社會,話語權應該得到更加廣泛的探討。

iPod是光鮮的。炫酷的設計、多樣的功能、標榜身份和品味的價格,讓多數人的眼球為之一震;同時,在跳樓事件沒有曝光之前的富士康(Fox-conn)也是光鮮的。

這個成立于1974年、以代工工廠起家的公司,自扶1988年在深圳地區建廠以來,迅速發展壯大,現已擁有8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強勁發展、逆勢成長,出口總額達556億美元,佔中國大陸出口總額的3.9%,連續7年雄居大陸出口200強榜首;2009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109位。富士康是當之無愧的“代工之王”,無數的頭餃和榮譽讓整個帝國看起來雄偉而光鮮。

作為它的擁有者,台灣地區首富郭台銘更是擁有令人羨慕的光環。祖籍大陸的他有著創建企業的光輝歷史和成就,為人們所仰視。他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富豪榜上,慈善晚會上,娛樂周刊上,企業成功案例的分析課堂里……人們樂此不疲地追逐著他的每條信息,每個舉動。

無論是追逐iPod熱賣的信息,還是追逐郭台銘在娛樂雜志上的曝光率,這些都是人們自發的行為,並沒有帶任何的意圖。

然而,人們卻似乎從來就不知道,iPod的每一個零件是用什麼樣的雙手組件安裝的,顯赫的富士康大樓是什麼樣的人在支撐著?富士康80多萬大軍到底是來自哪里,它又是一個什麼樣的隊伍?他們,在公眾眼中,是個謎。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有時候甚至是被忽略的。

他們的聲音呢?有的,南來北往的口音都聚集在這里。他們真有自己的聲音嗎?沒有,他們的話語權被剝奪了——他們就是媒體眼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喉嚨里自然的天籟之聲遇到了話語權的真空,只給我們留下一個沉默的背景。

內心中,他們跟許多的公眾一樣,追逐光鮮。只不過,他們的光鮮在喧噪的物質世界顯得有些卑微。或許是過年的時候能孝敬給父母一點的紅包,或許是一個長途的火車票,把這頭的思念和那頭的妻兒聯系起來,又或許僅僅是一個充足的睡眠、一頓可口的飯菜。

他們也爭取話語權,申請、報告、投訴,甚至是暴力,然而,他們爭取來的或許是更多的羞辱和沉默,更多的負面形象。

他們無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出身弱勢,學歷弱勢,甚至能力也可能不適應城市的高速擴張和發展。他們耕種土地的能力正在受到機械的蠶食,甚至他們中許多人正在失去土地。

正如媒介定義的他們——“80後“‘90後”,他們在各方面已經和父輩截然不同,然而,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和給予似乎卻沒有改變。在得到和付出嚴重失去平衡的時候,悲劇發生了。

他們做出了最後的反抗——放棄!

放棄似乎是懦弱的——如果再對放棄進行隱瞞和遮掩,那麼這樣的放棄可能沒有任何意義,誠如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究竟有多少礦難冤魂被無聲掩埋。

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沒有選擇權,可以用腳投票;沒有話語權,也難掩洶涌的民意。

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什麼比放棄生命所展示出來的抗議更有力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