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文本︰建築、閱讀、音樂與記憶

人文文本︰建築、閱讀、音樂與記憶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李歐梵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20082556
  • ISBN13:9787020082551
  • 裝訂:平裝 / 27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北京奧運體育館的鳥巢設計所標榜的不全是建築物本身,而是內中擠滿的觀眾——後者才是瑞士建築師赫爾佐格的用心所在。

二十世紀以來的美國總統中有第一流文筆的恐怕只有肯尼迪一人,第二位就將是奧巴馬(台譯︰歐巴馬)了。相形之下,布什的口才和“文采”最多也只能得個C,即使有人為他“捉刀”也無濟于事。古人說︰“文如其人。”我認為奧巴馬當之而無愧。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疲勞轟炸,圍城達八百七十二天之久。列寧格勒軍民誓死抵抗,但城內補給逐漸枯竭,餓死和凍死的軍民人數逐漸增多,甚至可能有吃死人肉的現象。全城死亡人數大約一百萬,而德軍始終未能攻克。這一段二次大戰中可歌可泣的歷史也變成了俄國人的集體記憶中最珍貴的一章。
 

目錄

總序
文本建築
如何“解構”監獄?——有關香港中央警署的臆想
“形式”與“功能”
建築變遷與時代變遷
滬港台都市文化與公共空間
建築和權力
島巢屬于全民——奧運新建築探討之一
奧運建築物的對話——奧運新建築探討之二
“建築”和“建築物”——參加策劃威尼斯雙年展的感想
實驗建築只剩冰冷裝置——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觀摩之一
東亞的建築創新與文化——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觀摩之二
後現代靈感來自傳統美學——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觀摩之三
把時間具體化——談建築與文學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文本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文學傳奇
解畫的藝術——試論《我的名字叫紅》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現代文學“經曲”——大嶺南大學會
議上的發言
魯迅與世界文學
人性和自覺——再談印尼良心作家
余英時榮獲人文諾貝爾獎
閱讀吳魯芹
奧巴馬的“尋根”小說?
奧巴馬的文采
西洋戲劇的改編藝術
閱讀《奧賽羅》
從《老殘游記》到《還魂香》和《梨花夢》
“萬家之寶”——追憶曹禺
《游園驚夢》和《玫瑰騎士》
我和書的奇異約會——美國購書漫筆
我的閱讀經驗
文本電影
老電影指南
夏志清和劉別謙
神鬼無光——馬丁‧西科塞斯憑什麼獲獎?
英格瑪‧伯格曼VS安東尼奧尼——天堂的對話
漫談海盜片
重訪《蘇絲黃的世界》
《職業特工隊》追本溯源
吳宇森的《赤壁》
英雄的“本色”
文本記憶
戰爭反思錄
奧運開幕式的反思
和斯坦福與伯克萊的緣分
母校新竹中學瑣記
現代主義文學追求——外文系求學讀書記
我逃不出網絡風暴
高麗大學的人文空間
三游首爾的文化之旅
听馬英九就職演說有感
台灣‧單車‧風的味道
地震後的夢靨
西九文化區計劃,豈止是願景?
代後記(李子玉)
 

我的寫作生活不算長,至少比學術生活短得多。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赴美留學,在環境影響下用英文寫學術論文,不覺已有半個世紀,直到最近十年,才著力用中文寫作。所以我一直認為,我所有的中文作品都是習作。

有人把我的中文作品稱為“學者散文”,但沒有解釋,顧名思義,似乎指的是作為一個學者寫下來的隨意而松散的文章。然而散文其來有自,可以上溯至明末的小品文。在西方稱之為“Essay”,法文叫作“Essai”(有嘗試之意),這兩個傳統不盡相同,我的文章都配不上,只能勉強稱之為“雜文”,但又缺乏魯迅式的匕首投槍的作風。我從不用尖酸毒辣的文字去批評世界或人物——這一點“魯迅風”我完全沒有學到,雖然自己確曾研究過魯迅。也許,對我而言,“生活”這個人文文本太豐富了,它是我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如果把前人的生活和時代加上去,更像一座寶山。我每讀一本前人的著作,不論中西,都覺得如在山下掘寶,越挖越興奮,越發感到高山仰止,靈光燦爛。個人最中意的小文都與這類讀書報告有關,如《狐狸洞書話》。生活加讀書,人生的意義足夠了。

現在我的好友季進和黃育海、陳子善策劃將這些中文作品和中譯的學術著作,匯集成“作品系列”出版,作為送給我的七十歲生日禮物,我卻之不恭,只好笑納。這個作品系列不代表什麼寫作成績,只是一種生活和讀書的感受與潛思的記錄。這麼多年積少成多,竟然有將近二十卷之多,連我自己也感到詫異。

除了某種紀念意義外,“作品系列”的面世,自有其公共的意義︰這些參差不齊的文章,都要再度呈現在讀者面前,成為一個文本的“整體”,有點太“重”了,似乎當年的“狐狸”變成了一個大“刺蝟”。然而,我曾屢次提過,自己的文章絕對成不了系統,因為我的興趣太廣,在人文領域幾乎無所不包,也從來沒有為自己設立一個目標,豈能成為刺蝟式的思想大師?我愧不敢當,只能說,這個系列所代表的是一種積累,猶如重新發行的一套唱碟,希望價廉物美,消費者喜歡就好。

這個系列也代表了我日趨多元的興趣。回顧起來,糟雜之中也自有脈絡可尋,總而言之,可以用文學、歷史、音樂、藝術、電影和建築這幾項人文科目來概括。我學的是歷史和文學,但興趣遍及其他各項,加起來看,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文主義者。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現代性”文化的各種吊詭層面。我的時間範疇是近現代——特別是二十世紀,我游移的文化空間也遍及東西方。不知何故,近年來反而對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文學和文化興趣日增。別人可以在文化上落葉歸根,我卻不自覺地飄零四海,其樂也融融,所以我也自認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國際主義者,甚至把雙語寫作和閱讀作為一種常態。

這個系列中的各書出版次序可能不會以寫作先後為序,因此我必須略作交待。如果把學術著作和雜文寫作放在一起,很明顯地可以歸納出一個輪廓:我是先從“五四’’時期的浪漫精神出發,逐漸向不同的文化時空探索和投射。在中國現代文學方面,從“五四”走向一九三0年代,而魯迅研究則成為一個中介,他晚年住在上海,我也不覺對上海的都市文化產生興趣,甚至為了擺脫魯迅的“魔障”,故意去研究他最不喜歡的東西——十里洋場的摩登上海。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年的一股“反動”和好奇,竟然使得拙作《上海摩登》一度成為上海懷舊浪潮的標志之一,這更激發了我對“現代性”的批判和反思。

我作品中的另一條空間脈絡是香港和台灣。我生在大陸,長在台灣,在美任教三十多年後,退休到了香港,目前則在港台兩地游走。從地緣政治而言,我似乎地處邊緣,我也故意采用一種“邊緣視角”,別人——特別是自覺或不自覺的“中心主義”知識分子—一可能嗤之以鼻,我卻甘之如飴,甚至以此自我定位。對我而言,邊緣才是真正自由的,因為我不受“中心”情結的牽制,可以隨意轉變視角,擴展視野,由中而西,由美而歐,甚至指向西歐的邊緣小國如捷克(當然這也拜昆德拉所賜),近日興趣又轉向南美和南亞(如印度)文學,下一步可能是解放後的南非。總而言之,我認為只有處在邊緣才能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國際主義者。邊緣視角也影響了我的思想內容。我的不少想法往往和“主流意識”不同,不見得是“對著干”,而是不自覺地另闢蹊徑,走個人的道路。我不敢說自己的看法是“灼見”(Insight),或創見,只能自嘲是“不按理出牌”的結果,對于學術理論尤其如此。這一方面,我在和季進、陳建華的兩本對話錄中都曾仔細地自我分析過,此處不贅。

我的另一面“不按理出牌”的表現是感情。一般受過學術訓練的學者,往往把自己藏在“客觀”之中或隱于文本之外,我恰好相反,從第一本學術著作《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開始,就感情外露,侵入研究的對象,甚至自覺地另用散文形式去踏尋徐志摩的蹤跡。這一股浪漫情緒,見諸我早年在台灣出版的‘兩本散文集《西潮的彼岸》和《浪漫之余》。多年來這股“余緒”一直支持著我的內心生活,終于在十年前我和子玉結婚後一發而不可收拾,不但我們夫婦合寫了三本書,而且我在人生進入老年之際,從子玉身上學到一個“真”字,因此也把一股真情用在我的散文和雜文之中,筆鋒常帶情感,文章到處可以看見主觀的“我”,這也是一種風格和立場。當然,有時主觀會導致偏見,我也在所不顧了。從“浪漫”到“偏見”——但並不偏激——這也許可以總結我的心路歷程吧。

以上的這些自剖,其實都是多余的話,文章寫完發表,有它獨立的生命,應該听由其自生自滅,這是我一貫的主張。這個作品系列,除了獻給支持我寫作的妻子外(連這篇小序也是今早她給我的靈感),也願意獻給所有偏愛我的作品的讀者朋友。

李歐梵 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于九龍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