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的“後博物館”概念與今天的“泛博物館”現象為背景,主要關注博物館展覽在今天發展中的兩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變化:敘事性的增強以及與世俗社會的交融關係,而論述的重點則集中在與這兩種變化相適應的展覽敘事的結構與形態上。
該書共有八章,以通俗的語言由淺入深地向讀者介紹分析了博物館在形態、功能、主題、內容等方面的變化,並以專業理論為支撐,探索當代與未來博物館多元的可能性。
-
壺里春秋(二集)
$355 -
日本的人神信仰
$668 -
消逝的日本:美麗景象的遺失
$219 -
芬蘭人幸福的藝術:SISU創造嚮往的生活
$308 -
跨文化交際與英漢翻譯策略研究
$271 -
學做視覺民族志(原書第3版)
$303 -
《詩經》邶風、鄘風、衛風地域文化生態考論
$235 -
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
$183 -
近代日本的亞洲觀
$294 -
花間物事
$271 -
跨文化交際與禮儀
$183 -
人:遊戲者
$292 -
皇帝的小玩具:清代宮廷的娛樂文化
$260 -
鶴與鷹——中西文化的大碰撞
$240 -
正倉院
$512 -
唐人時代:一部富有煙火氣息的唐代生活史
$303 -
何謂美國?
$280 -
文化創意產業與產品傳播的媒介發展路徑研究
$287 -
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
$299 -
禪與飲茶的藝術:安然度日的哲學
$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