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反省︰金融如何壓倒實業

美國的反省︰金融如何壓倒實業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美國的工業曾過多地關注于如何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但今天一個企業的成功則更多地取決于該企業的股票價格水平。甚至股票價格的略微下降就表明公司處于不利地位,這可能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抱怨、法律訴訟、大幅降薪、裁員以及維權對沖基金的入侵和公司銷售額的大幅下降。因此公司首席執行官往往更多地關注于如何盡可能地維持公司股票的高價格,而忽視了公司長期戰略規劃。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有時候甚至會通過作假賬來提升公司股票價格,比如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的丑聞事件。

這種事情是如何發生的?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股票市場開始成為美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了呢?

勞倫斯‧米歇爾在其開創性著作中提到,在20世紀的前20年,現代公司巨頭的誕生為股票市場起主導作用作了很好的鋪墊。他講述了法律、財務、經濟以及社會變革等等使得財務杠桿能夠將很多小規模的公司合並組成新的公司巨頭,從而能夠實現他們發行股票並將股票投放市場募集更多資金的目的。因此企業家們開始通過財務和制度控制來獲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通過傳統的企業實踐改進比如技術創新、管理、渠道和市場等獲取市場份額的方式來獲利。

股票的出售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1899年甚至《華爾街日報》都在不斷提醒讀者股票的風險過大,對于美國普通公民來說沒有一支合適的投資股票。但是,米歇爾發現,在之後的20年,美國人的態度卻發生了大轉彎,從以前謹慎的債券投資者變為今天的股票投機者,米歇爾在書中闡明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與此同時,米歇爾還在書中闡述了美國聯邦政府是如何堅持通過過時的經濟模式來擴大其影響力而最終失去了對金融的控制權的。但政治家們認為,金融機構開始控制工業發展,並且隨著股票所有權制度在全社會的普及和推廣,股票市場將最終控制金融機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合作原則
第二章 聖所
第三章 超凡的價值
第四章 新的繁榮
第五章 復雜的歷史
第六章 小題大做
第七章 大恐慌與進步
第八章 投機經濟
第九章 改革結束
第十章 制造的證券
尾聲
 

最近,我們對400多位美國大型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他們中幾乎80%的人都願意稍微調整一下他們的公司,從而達到分析師的季度利潤評估指標。 女口果減少研發投入,削減廣告和維護費用,延遲招聘和新項目的開展,就會對公司造成長期損害。 為什麼? 因為在現代美國公司資本主義中,無法實現季度指標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公司股價會出現大幅下跌。 女口果這種情況經常出現的話,那麼股票價格下跌會造成高級管理人員股票期權的報酬下跌,招致訴訟案件,使怒氣沖沖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提出反對管理層股東的議案,從而威脅到執行官的工作安全。 確實,200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上118%的員工流動率就證明了他們的擔心是有理由的。

問題浮出了水面。 2006年,全國兩家最顯赫的企業一一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 (Conference Board) 和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一發布了報告,譴責股票市場的短期焦點及其對美國企業行為的統治作用。 它們分別提出了很多種方案,允許執行宮以一種它們認為合適的方式管理企業,而不必時刻回應市場對于持續的股票升值的需求。 機構投資者的短視行為已經成為了—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由經理激勵和股票市場之間的關系引發的,並已經成為企業、學術和政策領域里的一個非常流行的討論話題。 它也是我在2001年的書中探討的核心問題。

毫無疑問,短期市場行為在過去25年內不斷引發令人厭煩的企業問題。 但是股市對企業和企業回應造成的壓力由來已久。 20世紀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早期的短視行為過分夸大了質量問題,而這個問題在過去100年內都滲透在美國經濟中。 我們今天所知的典型上市公司,也就是我所謂的大型現代公司,是在1897年到1903年間的兼並浪潮中誕生的,後來又產生了現代股票市場。 它將投機經濟從一個由少數專業人士和尋找刺激的業余玩家運作的、經常帶來陣陣狂熱的毀滅性游戲,轉變為美國股票市場、美國企業和資本主義的遺傳物質。

現代美國股市從根本上說還是起源于大型現代公司的誕生。 大型現代公司是毀滅性競爭的結果,這種競爭似乎威脅到了19世紀後期美國工業化的未來發展,但是大型現代公司提供了一種最初能夠穩定新企業並維持行業發展處于軌道上升階段的解決方案。 但是,它所帶來的股票市場迅速成為了企業背後的主要推動力,會議室後的力量。 股票市場最初是一種工具,幫助建立一個新的企業。 但是最後卻使企業屈服于自己的力量。

現代股票市場變成了美國管理者緊盯的目標。 股票市場的動向決定著他們的投資、經營和計劃決策以及美國經濟本身發展的道路。 市場轉型開始于通過營銷和銷售為企業家們服務的機構。 它成為一個獨立的事物,一個沒有了規則和約束的機構,它對于利潤的需求貪得無厭,甚至希望從它所創造的最強大的公司那里獲得滿足。 這些大公司也是股票市場創造的。 最終,現代股票市場落後于它的商業本源,這恰恰是它開始自我經營的根本原因。

但是,監管法規的制定者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市場發展的重要性。控制大托拉斯的專屬權利是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正是通過壟斷的觸角,大多數現代的觀察者們和幾乎所有的法律制定者們才理解了兼並浪潮的每個側面,由此創造了大型現代公司,包括其建立的原因,所采取的法律形式,運營有效性和管理的問題,或者最重要的是,新的公司組合獲得資金支持的方式。 企業家們試圖控制過去經常發生的具有毀滅性的競爭,而這種競爭曾損害了工業時代的很多新企業。 評論者們幾乎對其中兼並浪潮的隱藏起因達成了一致意見,而同樣一致的還有他們對其表象起因的意見——它為金融家們創造了機會來為自己謀利。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