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與中朝文化關系

燕行與中朝文化關系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楊雨蕾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632571
  • ISBN13:9787532632572
  • 裝訂:平裝 / 36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楊雨蕾最新著作。全書通過古代中國“華夷觀”的文化視角,探尋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初,中國與朝鮮半島文化交流的軌跡,及其文化關系的變動,以期在文化的傳播和容受、觀念的堅持和變遷,以及身份、認同等方面的討論中探尋明清中韓朝貢關系的發展和變化,並由此分析這種朝貢關系背後的文化因素。《燕行與中朝文化關系》以朝鮮使臣的入華行紀,即明朝的“朝天錄”和清朝的“燕行錄”,為文獻基礎,並參照《明實錄》、《清實錄》、《清史稿》、《大清會典》、《朝鮮王朝實錄》等官修正史,在文獻資料的運用上,可稱周詳備至。


楊雨蕾,1969年生,浙江大學歷史學碩士,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韓關系史、東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曾在《世界歷史》、《中華文史論叢》、《文獻》、《歷史地理》、《東方學志》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緒論
一、選題和史料
二、研究史的回顧
三、研究的視角和主要論點
第一章 從“朝天”到“燕行”
第一節 明代的“朝天”
1.朝鮮的對明政策
2.使行的往來
3.“朝天”的主要路線及其變?
第二節 清代的“燕行”
1.明末朝鮮與後金的關系
2.清朝前期朝鮮的對清政策
3.使行的往來
第三節 “朝天錄”、“燕行錄”和“漂海錄”
第二章 燕行使臣和明清學人
第一節 詩文之交
1.李廷龜與中國文人
2.吳大斌與海路朝天使臣
3.朝鮮後四家與清朝學人的詩文情
第二節 傾蓋筆談
1.乾淨筆談
2.鵠汀筆談
第三節 交往的形式和內容
小結
第三章 燕行使臣和漢籍東傳
第一節 明代朝天使臣與漢籍東傳
1.朝天使臣與明政府的賜書
2.朝天使臣求購和受贈漢籍
第二節 ?代燕行使臣與漢籍東傳
1.琉璃廠書肆的訪書、求書活動
2.與清朝文人的書緣
3.禁毀書的傳入
第三節 燕行使臣傳人漢籍的內容及其特點
1.燕行使臣傳入漢籍的內容
2.燕行使臣傳入漢籍的特點
3.燕行使臣傳入的漢籍對朝鮮王朝的影響
小結
第四章 燕行使臣和朝鮮西學
第一? 燕行使臣與漢譯西學書的傳人
第二節 燕行使臣與西方傳教士的交往
第三節 燕行使臣的西方認知及其影響
小結
第五章 朝鮮華夷觀的演變和北學的興起
第一節 明清鼎革前朝鮮華夷觀的形式
1.中國傳統華夷觀
2.明清鼎革前朝鮮華夷觀的形式
第二節 明清鼎革後朝鮮華夷觀的變化
第三節 ?學思想的形成
1.北學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2.清朝對朝鮮的政策
3.燕行使臣對清朝認識的變化
第四節 北學派思想的華夷觀內涵
小結
代結語︰文化理念與地緣政治
一、文化傳承和歷史記憶
二、政治利益和文化理念
三、中心、邊緣、認同
附錄
一、燕行年表(1637~1881)
二、《燕行錄全集》所收“朝天錄”一覽表
三、《燕行錄全集》所收“燕行錄”一覽表
四、燕行路程表
五、韓國學古房2006年版《燕行錄研究叢書》所收論文目錄
主要參考文獻
正文附表目錄
表一 明代朝鮮入貢使團人員構成表
表二 清代各時期朝鮮派遣入貢使團次數統計表
表三 《燕行錄選集》收錄“朝天錄”、“燕行錄”、“漂海錄”一覽表
表四 《朝天錄》收錄明代“朝天錄”一覽表
表五 《燕行錄全集︰日本所藏編》收錄“朝天錄”、“燕行錄”一覽表
表六 李德懋、樸齊家、柳得恭“燕行”交往清朝學人一覽表
表七 洪大容、金在行與嚴誠、潘庭筠、陸飛筆談一覽表
表八 “朝天錄”所載朝鮮使臣與明代學人交往一覽表
表九 “燕行錄”所載朝鮮使臣與清代學人交往一覽表
表十 朝天使臣齎回明朝廷所賜書籍情況表
表十一 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記載北京琉璃廠的“燕行錄”一覽表
表十二 傳人朝鮮清代禁毀書籍一覽表
表十三 傳人朝鮮的漢譯西學書(天主教理)一覽表
表十四 傳人朝鮮的漢譯西學書(科學技術)一覽表
表十五 記錄使臣參觀訪問北京天主教堂的“燕行錄”一覽表
後記
 

對于歷史上東亞國際關系的研究很早就引起學者的注意。有人稱之為朝貢關系,有人稱之為天朝禮治體系,有人稱之為漢字文化圈。這是分別從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角度來進行觀察與描述的簡練的提法。由費正清首倡的以朝貢制度來理解東亞諸國關系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不過這一提法于文化方面還需要作重大的補充。近年以來,對域外漢籍所作的大規模發掘與研究,已使東亞文化的面貌顯得更加明晰,一方面是朝、日、越歷史上大量進口中國出版的典籍,作為學習中國文化的基礎,另一方面是這些國家的知識分子直接以漢文寫下大量著述,這兩類文獻是揭示中國與東亞諸國的各種關系的最好鏡子,尤其是文化轉移現象的最佳實證,而域外的漢文著作更是認識中國自身的重要補充,因此這兩類書籍引起了東亞知識界的極大關注,其中對《燕行錄》的研究在近年來最先受到重視。

朝鮮地理上密邇中國,其立國的歷史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立國以後朝鮮半島上前後與同時並建的國家與中國歷代王朝關系也十分特殊,延至元朝,名義上成為征東行省,實際上是依附于中國的國家,至于在明清兩代,李氏朝鮮是實行事大主義的政治實體,雖名為藩屬,但形式上仍為獨立。在政治關系以外,朝鮮幾乎全盤接受了中國文化,盡管語言與中國不同,但卻不但使用漢字,而且使用漢文來記載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由于朝鮮文化是全盤的漢化,所以至今仍表現出禮失求諸野的文化傳播規律,也就是說,在中國已經淡薄或失傳的文化生態,可以在朝鮮半島,尤其在t韓國見到。即在明朝,這種情況已經相當明顯。明代中後期,王陽明心學已經相當流行,成為一種新思潮,而在同時的朝鮮卻仍然固守朱子學說,視工學為邪僻之學。于是竟出現了朝鮮文人在中國宣揚朱子學說,而中國學者卻想在朝鮮推介陽明學的有趣文化景觀。當然9清代康熙之後,朱子學被官方定為學術正統,所以陽明學在朝鮮來不及落腳生根,否則按照上述的文化傳播規律,很難說朝鮮不會出現保存陽明學的現象。

由于朝鮮對中國文化的全盤接受,使得朝鮮在政治上事大主的委曲求全之外,復有文化方面作為“小中華”的得意自滿,而在被視為夷虜的清王朝建立之後,朝鮮文化就完全自認為中華文化的正統代表了。這種思維與認識在朝鮮來華佛節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與直接,透過這些使節所寫的《燕行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雖然古代日本與古代越南對中華文化也同樣有過極其傾慕的現象,但相對而言,李氏朝鮮更顯極端,為了全面認識這一文化過程及其內在意義,對朝鮮漢文文獻尤其是對中朝關系材料更為集中的《燕行錄》進行深人的研究與利用顯然是非常必要的。在這方面雖然有許多學者已著先鞭,但仍留有許多的空間等待後來者的努力。

楊雨蕾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在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工作,已經在黃時鑒先生的指導下,就《燕行錄》及其他有關材料進行過專題的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更是潛心研讀已經出版的全部《燕行錄》,以期從中理出燕行過程與燕行使臣在中朝文化交涉中所起作用的全景圖像。當然要完全達到這個目的不是一篇博士論文所能做到的,但從該論文的章節所體現出來的知識結構,可以說這個目的是基本達到了。本書是在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我們通過此書不但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16世紀至19世紀之間中朝文化關系的輪廓,有些側面的研究則十分深人,例如“燕行使節與漢籍東傳”一章,就足見作者的匠心。法國學者埃斯帕涅說︰“所謂文化轉移,是說歷史研究的一種方法定向,其目的在于強調民族範疇之間或更廣泛地說是文化範疇之內的密切聯系、相互交融,以及試圖理解通過何種機制,民族文化認同借助外來引進的文化獲得自身的發展。書籍是尤為便于移動的物體,同時具有文化底蘊和經濟價值,是腦力創作和物質生產的成果,它特別值得從這個角度予以思考。”楊雨蕾寫此章時不一定有這麼深的自覺意識,但在客觀效果上卻達到了這個目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