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與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政策

意識形態與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政策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張宏毅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90319
  • ISBN13:9787010090313
  • 裝訂:平裝 / 49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里奉獻于讀者的專著《意識形態與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政策》,是200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

意識形態的指導作用問題,對于任何國家都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我國幾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問題。胡錦濤同志曾經深刻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激烈爭奪的重要陣地,如果這個陣地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喪失政權。敵對勢力要搞亂一個社會、顛覆一個政權,往往總是先從意識形態領域打開突破口,先從人們的思想下手。


張宏毅,1936年2月生,江蘇丹陽人。1958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為公派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進修兩年。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世界現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土生導師;兼任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外國問題研究會人權研究中心主任、亨利‧杜南人道主義對話中心(總部設在日內瓦)基金理事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現當代史、?代國際關系史,特別是中、美、(蘇)俄三國關系史以及美國外交史,曾撰寫和主編《現代國際關系發展史(1917—1993)》、《現代國際關系發展史(1917—2000)》、《歐洲優勢‧莢蘇對峙‧多極世界》(合著)、《美國人權與人權外交》(主編)、《美國的人權問題》和《美國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編)等著作,發表各類文章百余篇。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意識形態與美國對外政策
一、意識形態概念和功能
二、美國是高度注重意識形態的國家
三、美國對外政策中意識形態因素若干特點
四、美國意識形態對外政策的根源
第二章 意識形態與美國早期對蘇聯的政策(1917—1945)
一、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傳統與1917年以前美國的俄國觀
二、美國對俄國革命的態度(1905—1920)
三、從不承認到承認︰意識形態因素與美國對蘇政策的演變(1920—1933)
四、坎坷的結盟之路(1933—1945)
第三章 意識形態與美蘇冷戰(1945—1991)
一、美蘇意識形態之爭與冷戰爆發
二、美蘇全面對抗時期的美國對蘇政策(1947.3—1953.3)
三、緩和與斗爭交織時期的美國對蘇政策(1953—1981初)
四、里根、布什意識形態進攻戰略加速蘇聯瓦解過程
五、蘇聯的最後解體與原蘇聯公民的反思
第四章 意識形態與冷戰結束前的美國對華政策
一、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特點及近代以來美國的對華政策
二、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內戰(1945—1949)
三、新中國的制度選擇與美國對華遏制政策(1949—1969)
四、美國對外政策的轉折與“和平演變”因素的提升(1969—1989)
第五章 冷戰後美國對華政策中意識形態因素、特點及走向
一、冷戰結束與美國對華意識形態政策的強化
二、21世紀初美國對華意識形態政策的新特點
三、美國對華意識形態政策的未來走向
四、從世界輿論看美國“西化”中國政策的失敗
第六章 是僵化、西化、還是創造活力?
——美國意識形態進攻在蘇、中產生不同結局引發的思考
一、美國意識形態進攻的必然性和威脅性
二、教條僵化和最終西化,是蘇聯在美國意識形態進攻面前走向解體的深層次原因
三、堅持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是永葆我國社會主義生機活力、戰勝“和平演變”的根本保證
四、幾點思考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舉要
索引
 

這里奉獻于讀者的專著《意識形態與美國對蘇聯和中國的政策》,是200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

意識形態的指導作用問題,對于任何國家都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我國幾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問題。胡錦濤同志曾經深刻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激烈爭奪的重要陣地,如果這個陣地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喪失政權。敵對勢力要搞亂一個社會、顛覆一個政權,往往總是先從意識形態領域打開突破口,先從人們的思想下手。

意識形態是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築的反映,受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築的決定和制約。它對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築的反映,並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能動的、辯證的,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動性和巨大的反作用。意識形態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佔統治地位的階級或集團為維護和發展其統治而構建的價值觀念體系和行為規範體系。作為統治階級思想觀念的意識形態實際上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是對某一社會制度合法性的基礎論證,並以思想和價值觀念形態發揮作用,目的在于使社會成員認同現存的社會制度和生活。在當今世界上,有反映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意識形態,也有反映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工人階級、廣大勞動者與人民利益的意識形態,如此等等,而恰恰不存在普世性的意識形態。各種意識形態也不會因為人們的否定而自行消失。對于意識形態的獨特的功能和生命力,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家,都有著深刻的認識,並以之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或如現在人們所稱的“軟力量”)加以認真研究和運用。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也是高度重視意識形態的國家。它不僅重視捍衛本國的核心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使“意識操縱”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還千方百計地要在世界上取得意識形態的霸權地位,並把它作為干涉別國內政特別是改變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工具,以最終達到實現其世界霸權的目的。在20世紀,其用于對付蘇聯和中國的精力最多,力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威脅性也最為明顯。正是基于這一事實,我們將本書主要內容確定為研究美國對外政策中意識形態的內容、根源和特點及其在對蘇聯和中國政策上的具體運用和產生的後果。

這些年來,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學者對于美國對蘇聯、中國意識形態政策的研究有了明顯進展,取得很大的成績。

目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論述美國意識形態及其在外交上運用的論著已大量面市,直接或間接涉及這一論題的歷史、政治著作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已譯成中文而為人們熟知的、專論美國對外政策中意識形態因素的有1960年由美國哈佛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提出的研究報告《意識形態與外交事務》(Ideology and Foreign Affairs)(世界知識出版社1960年版)、[美]邁克爾.H.亨特著《意識形態與美國外交政策》(Ideology and U.S Foreign)(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版),[美]雷迅馬著《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社會科學與美國對第三世界政策》(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Nation Building”in the Kennedy Era)(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等。未譯成中文的有愛德華‘韋斯班德著《美國外交政策中的意識形態——洛克自由主義範例》(Edward Weisband,The Ideolog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A Paradigm of Lockian Liberalism,Yew York 1973)、西爾維亞‧伍德柏著《戈爾巴喬夫與蘇聯外交政策中意識形態的衰退》(Sylvia Woodby,Gorbachev and the Decline of IDeology in Soviet Foreign Ploicy San Francisco 1989)、彼得‧柯林斯著《共產主義失敗後的意識形態——自由民主的勝利?》(Peter Collins,Ideology after the Fall of Communism,The Triumph of Liberal Democracy?London/New York 1993)和陳杰著《美國外交政策中的意識形態——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實例研究》(Chen Jie,Ideology in US Foreign Policy—Case Studies in US China Policy,Connecticut 1993)等。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